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的蛋白含量

来源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onderful_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一种测定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蛋白含量的方法。方法 在天然折叠状态和非折叠状态(CRM197蛋白经盐酸胍变性)下,分别测定相同含量的CRM197蛋白A280 nm值,再根据朗伯-比尔定律c=A/εL计算其折叠状态消光系数。同时,使用当前建立的方法与BCA法分别测定CRM197蛋白的含量,并对2种方法的差异和检测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根据CRM197蛋白的氨基酸一级序列与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出其理论消光系数为0.934 mL/(mg·cm),在280 nm处的实验消光系数为(0.959±0.006)mL/(mg·cm)。2种方法测定同一蛋白样本的结果一致,分别为(2.17±0.02) mg/mL和(2.14±0.09)mg/mL;本方法检测值的CV为0.70%,BCA法检测值的CV为4.1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CRM197蛋白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性高、线性范围宽、获取数据快,可用于CRM197蛋白含量的测定,同时为其他载体蛋白的含量测定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岁末年初之际,《半月谈》杂志再度组织记者分赴全国各地调研采访,围绕近几年《半月谈》报道的基层治理主要靶点,展开新一轮近距离观察。哪些方面有好转?哪些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本刊将他们的主要访谈内容予以转载,希望通过持续反映基层治理的最新动态、基层干部的呼声建言,进一步推动城乡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报纸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刻,回望春节以来,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工作,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广大会员企业作为电力行业的一员,紧密依靠党的领导,在确保全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加强重点部位电力精准保障,发挥企业专业资源优势支援抗疫一线,加快推进复工复产等各方面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电力"铁军",连续奋战、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和精神风貌。
期刊
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加大了能源消耗,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类社会发展,故强化节能降耗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火力发电厂锅炉的前提下来说,其是电厂的重要构成部分,落实节能降耗主要是指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降低火电厂的日常能源消耗,对于推动电力行业的长久发展起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围绕火力发电厂锅炉节能降耗的对策与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会议
竞争的本质要素是人才,国际化人才是国际化项目推进的原动力,同样地,加快国际化人才储备是“核电走出去”的关键。为实现课题目标,本研究基于复杂性科学的思想,采用耗散结构理论作为本文的指导思想,从系统的元素、元素之间的联系的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管理熵流的视角,以部分世界五百强跨国企业的组织设计及人才管理方法作为标杆类比,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围绕“核电走出去”战略人才储备
学位
提出一种教室场景下人脸检测与识别的算法,基于RetinaFace人脸检测框架进行改进,在主干网络中引入可变形卷积以适应人脸遮挡以及人脸变形,调整预设Anchor并在上下文敏感模块中引入残差结构以适应教室场景下尺度变化的特点。在公开数据集WIDER FACE上训练基础权重,然后在教室场景下自标注的数据集中进行迁移学习以适应教室场景,最后通过ArcFace人脸识别网络进行人脸识别。本算法在公开数据集W
期刊
由于目前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在进行优化调度的过程中,没有分布式构建模块,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量,花费的成本较多。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云边协同计算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首先,通过分布式特征构建云边协同模块;其次,根据模块中获取的数据和配电网的电压偏差量来设计配电网的优化调度目标;最后,将设计的配电网调度目标作为配电网调度函数的输入,完成配电网优化调度函数的设计。在实验中,借助MATLAB平台对提出的
期刊
为探究微波冷冻干燥对预制面条品质的影响,该文以热风干燥作为对照试验,对比分析了2种干燥方式下面条的干燥特性,干燥后面条的复水性能、色泽、煮制特性和微观结构以及复水后面条的质构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冷冻干燥速率曲线更加平缓,主要为恒速和降速干燥阶段;微波冷冻干燥预制面条微观结构具有明显的孔隙,比热风干燥产品复水率更高。微波冷冻干燥预制面条色泽优于热风干燥产品,但微波冷冻干燥预制面条煮制损失率高于热风干
期刊
报纸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脸识别技术作为目标检测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并且在识别准确率和应用效率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本论文对国内外人脸检测和识别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学习,选择了适合本论文的人脸检测和识别模型,并基于教室场景下的突出特点对选定的RetinaFace人脸检测网络进行算法改进,同时对人脸识别网络进行建模改进,最终将两者串联整合得到教室场景下人脸检测与识别系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