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iya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宫肌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子宫肌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临床资料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术后镇痛率、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保留器官,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有效方法,此种剔除术效果好,它具有美观、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治疗效果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自身对子宫的生理功能以及生殖器官完整性的要求提高,很多妇女在治疗时要求保留子宫,并且尽量减少手术创伤,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发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成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融合诊断与治疗为一体,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臨床。本文探讨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5.62±5.13)岁,全部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子宫肌瘤,其中单发肌瘤28例,包括肌壁间肌瘤20例,浆膜下肌瘤8例;多发肌瘤22例,均为肌壁间合并浆膜下肌瘤。
  1.2治疗方法:术前准备为用碘伏溶液消毒清洁阴道、排空肠道、清洁灌肠、术中持续导尿。体位采用平卧位,术中取头低臀高仰卧位。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常规开腹进入腹腔,肌瘤突出处切开肌层并剔除子宫肌瘤缝合关腹。腹腔镜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阴道置举宫器(便于视野暴、手术操作)、导尿,脐周作一切口,腹针穿刺,选取合适腹腔镜进行探查,明确诊断后,在下腹部左右两侧作两个操作孔,根据肌瘤生长部位采用不同手术方式。
  2结果
  2.1组的平均肌瘤数目、平均肌壁间肌瘤数及浆膜下肌瘤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取得满意效果,无死亡病例,两组均未发生邻近器官组织损伤、术后出血、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切口均为甲级良好愈合。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比较见表2。
  


  3讨论
  子宫肌瘤多发生于生育年龄,以往传统开腹式手术创伤大,术后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大大改善上述弊端。它可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对腹腔干扰少、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随着近几年腹腔镜设备不断更新,腹腔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要仔细评估肌瘤的位置、大小,并根据医师的手术经验及患者的要求审慎选择手术路径。
  在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治疗中需注意: 1. 掌握手术适应证。肌瘤过大、过小、过深或者严重盆腔粘连的患者均应慎重选择,术前行超声检查了解肌瘤的部位、大小、数量,结合医师的经验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手术中应仔细探查,以免遗漏小的肌瘤。2. 肌瘤剔除前合理应用宫缩剂,因为缩宫剂对妊娠期子宫收缩具有良好效果。 3.操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腹腔镜下技巧,关键是镜下缝合技巧。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高手术技巧,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最大的困难之处就在于肌瘤剔除后肌瘤床的止血和子宫切口的缝合。4.利用电动子宫旋切器取出肌瘤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操作过程完全暴露在视野中,以免损伤正常组织。5.手术剔除肌瘤后应尽快止血再缝合瘤腔,防止术后出血、感染。6.手术一旦出现手术困难或者出现并发症应立即中转开腹。切忌勉强镜下手术而致严重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可能出现的情况:手术医生技术不够熟练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失血量增加,加大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缝合不良导致子宫肌层愈合不佳,使孕期子宫破裂风险增加;子宫肌瘤残留或复发导致2次手术概率增加;腹腔镜手术由于缺乏触摸感,术时容易遗漏一些小肌瘤。
  4结语
  随着临床操作技术的日益完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成为临床保留子宫的理想术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则可以大大改善传统药物治疗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弊端。已逐渐成为现阶段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常用手段。
  
  
  参考文献
  [1]边爱平,赵倩,周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效果评估[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1 I 24):65—66.
  [2] 彭国兰,方荣娣,曾小红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9):69—70.
  [3] 赵玲,江道龙,熊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54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9,30(12):1919-1921
其他文献
【摘要】 阿莫西林是半合成的广谱类青霉素类药,主要适用于敏感菌而造成的一些感染。本文分析了阿莫西林的临床适应症,指出了阿莫西林主要的临床不良反应,并进一步探讨了阿莫西林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希望能为阿莫西林药物的临床应用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 阿莫西林;临床应用;适应症;不良反应;联合用药   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药物,其化学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带有氨基侧链;在侧链苯环上多了一个羟基。
中药是我国长久以来的特色产业,也是世界医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对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分为五种:专利保护、商标保护、行政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和新药保护。
【真题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命题解析】  本作文题的形式仍是材料作文。材料从日常生活切入,经反复锤炼成材。这样的命题思路,为考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材料共三句话。第
近年来,"语文核心素养"已成为语文界的热词,其中,"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难度较大的一个板块,研究的专家较少,相关著作也较少。在理论和案例指导并不充分的情况下,一线教师很难将其
臂丛和锁骨下动静脉在胸廓出口处受压而产生的症候群称为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TOS影响人类的临床表现在圣经创世纪22章第一节中就有记录。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致病因素包括骨性因素(如颈肋)、肌(腱)性因素等,以及颈肋、C7横突过长、小斜角肌及斜角肌与神经血管束结构间的关系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渐渐走进大众家庭,成为人们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目前大部分车主都是拥有人生中的第一辆汽车,在成为有车一族,享受汽车带来的夏季清凉和各种驾驶乐趣
笔者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多年,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疾病临床应用较多,现将经验作一小结,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规治疗与加用依达拉奉间治疗效果的差别。方法把入选的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进行2周的必存治疗,后者除了不加用必存治
【摘要】目的:了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所涉及的不良反应进行汇总。结果:随着临床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也随着上升,其不良反应发生率<2.0%,肾损害的发生率为0.9%—4.3%。结论:在广泛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其安全性。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安全合理;使用    在众多抗
【摘要】 高压氧作为现代医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而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高压氧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压氧治疗是在高气压密闭的环境下进行,接受治疗的患者往往会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容易出现担忧、不安心理,从而产生恐惧、焦虑反应,对治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予耐心的心理护理,对提高高压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