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天体的声音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rs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8月14日,人类再次探测到引力波。
   对引力波的直接观测开始于4年前,截至今天的每一次发现,都是新颖的,都是令人兴奋的新闻,至少值得科学家兴奋。以前探测到的引力波要么来自两个黑洞的并合,要么来自两个中子星的并合,但2019年8月14日这次不一样,这次引力波来自一个黑洞和一个中子星的并合。这三种引力波事件,构成了一种新型的观测天文学——引力波天文学。
   观测天体新手段
   2016年,我们欢度春节的时候,地球另一边的美国发布了一条重磅新闻——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这次的引力波事件是在2015年9月14日探测到的,来自两个黑洞的并合。
   这是物理学上的大事件!这也是天文学上的大事件,但没有为天文观测带来展现身手的机会。黑洞剧烈并合辐射引力波,但是黑洞不发光,这让全世界的望远镜干瞪眼。引力波盛宴,只是引力波探测装置的独食。
   2017年10月16日,3位科学家因引力波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十余天,美国正式宣告了第6次引力波事件。这次事件不同于以前公布的5次引力波事件,之前的5次都来自两个黑洞的并合,而这次的信号则来自两个中子星的并合。这次事件中辐射出各波段的电磁波,给了全球和太空中70多座望远镜大显身手的机会。我国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望远镜也都参与其中。
   就这次引力波事件刊发的论文,最后署名作者近4000人,署名单位超过900家。新闻发布会当天,相关论文喷涌而出,包括近100篇预印本文章,8篇Science,6篇Nature,《天体物理杂志快报》(TheAstrophysicalJournalLetters)则出了一期专刊,发表了32篇相关论文。大家都有肉吃,这才是盛宴该有的样子。
   这便是引力波天文学的开山之作。
   这次引力波事件于2017年8月17日被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与欧洲的室女座引力波探测器(Virgo)检测到。信号特征显示,这次接收到的是一个全新的引力波——以前检测到的引力波持续时间最长也就一两秒钟,这次持续了约100秒。而且,这次引力波的能量明显更低。种种迹象显示,这次引力波并不像以前的引力波一样源自黑洞并合,它很可能来自中子星并合。
   这个全新的引力波信号被接收到约1.7秒后,两家空间望远竟一NASA的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和欧洲宇航局的国际伽马射线天体物理实验室,便相继探测到同一个伽马射线暴,持续时间约两秒。
   引力波和伽马射线暴,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一致,应具有相关性。全球的天文学家们闻风而动,世界各地的望远镜开始了忙碌的观测,各波段的望远镜都得以大显身手。综合各种观测数据,最终确认,这次引力波事件源自距离地球1.3亿光年处的两个中子星的碰撞和并合。也就是说,这个事件发生在1.3亿年前,当时统治地球的还是恐龙。
   这两颗中子星的碰撞成了天文学家的金矿,不仅是修辞意义上的金矿,还是字面意义上的金矿。天文学家发现,这两颗中子星的并合生成了金、铂(俗称白金)等重元素,这是“重元素形成于中子星并合”这一假说的第一个坚实证据。
   这是全球天文学家的完美合作,是多种天文观测手段的完美合作,是所謂“多信使天文学”的重大突破。这里的信使是指天文观测的信号,以往有电磁波、中微子、宇宙射线,现在引功波成为这个列表的新成员。
   2017年的引力波事件中,多信使天文学让人欣赏到了两颗中子星共舞的终曲,而2019年的引力波事件,则给天文学家带来一个一窥中子星内部结构的机会。
   中子星内部是什么样的?没有人知道。科学家猜想,中子星内部是一锅面食——紧挨着壳层是球形的原子核,像面疙瘩;再往里,压强增大,面疙瘩被压成长管状结构,像意大利面;再往中子星内部,面条也被压扁,成了千层面一样的结构。这就是中子星结构的主流理论,如果这个理论出自陕西科学家之手,以上结构或许会被称为麻食、手擀面和肉夹馍。不过中子星面食我们可吃不动,它比钢还要硬100亿倍。想要检验中子星内部是不是锅面食,我们不可能在地球上做一个中子星出来细细研究。那该怎么办呢?
   黑洞和中子星并合发出的引力波,为我们检验中子星面食理论带来了可能。中子星可能會被扭曲,这种扭曲会体现在引力波信号中。分析引力波信号,就能推断出中子星面食理论的合理程度。
   中子星和黑洞之间三种并合方式辐射的引力波都已经被检测到,这极大地丰富了天文学家对天体的理解和认识。不过,天文学家翘首以盼的第四种可能的引力波还没有被检测到,那就是超新星爆发所产生的引力波。
   超新星是某些恒星在寿命接近终结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
   超新星所产生的引力波比较弱,但如果发生在银河系内,还是有可能被检测到的。电磁波天文学和中微子天文学只能让天文学家了解恒星爆炸初始阶段的样子,且主要是静态的信息,而引力波信号可以向天文学家呈现的则是恒星爆炸全过程录像。
   观测天体,引力波天文学一出山就立下大功,未来更是值得期待。
   天文技术新跨越
   要使引力波天文学发挥以上提到的威力,需要营建更尖端的引力波观测设施。很多设施已经在推进中。
   目前正在工作的引力波探测装置有3个,其中两个是属于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LIGO),另一个是属于欧洲的室女座引力波探测器(Virgo)。LIGO将在未来几年内再次升级改造,将灵敏度再提高一倍。
   不过,LIGO和Virgo继续改进的空间很有限了,下一代更大更精密的引力波探测器已经在建设和计划中了。
   2019年末投入运行的日本神冈引力波探测器(KAGRA),是世界上第一个位于地下的引力波探测器,屏蔽噪音和振动的能力空前提高,这个装置另一改进之处在于,反射镜置于超低温条件下,可以进一步增强灵敏度和信噪比。
   欧洲正在建设世界上第一座位于太空中的引力波探测器——激光干涉空间天线(LISA),计划在2034年发射升空。在太空探测引力波,可以彻底消除地面震动噪声的干扰,便于探测低频引力波。
   中国大手笔推进引力波研究,同时启动三个大的项目:阿里計划、天琴计划和太极计划,地面和太空两路并进。
   引力波天文学已经是一门成熟的天文学,在天体观测方面,已经小试牛刀,锋芒毕露则需待将来世界各大引力波探测装置投入运行之后。引力波天文学或许会为提出超越广义相对论的引力理论提供线索。
其他文献
一位名为诺亚的男子自称是从2030年穿越过来的“时空旅行者”,并且对人类世界的未来做出了一系列预测,其中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再次当选;人工智能的技术将繁荣发展;谷歌的玻璃机器人将遍布全球;比特币将广泛使用;2030年的美国总统是一位名为伊拉娜(Ilana)的神秘人物;全球变暖将导致北美温度上升而欧洲温度降低;人类将在2028年到达火星,同年,时空旅行技术将开始应用;电动车的驾驶速度将与汽油车一样
明朝文学家解缙有一副气势磅礴的对诗:“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做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他一定没想到,六百年后的今天,人类竟然真的让“路”自己“弹”奏出美妙的音乐了。   一年一度层林尽染,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西庄店村的千灵山景区迎来大量游客驾车进山看红叶。距离千灵山怪坡不远处的后甫营路,是进入千灵山景区的必经之路,当车行驶至此,一块特别显眼的路牌闯入眼帘——“音乐之路·歌唱祖国”,提示100
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倒霉的一天,我刚刚从法庭出来,为了争夺女儿的抚养权,我与前夫对簿公堂。开车上路不久,我忽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我知道爆胎了。天差不多快要全黑了,我从后备厢里取出备用轮胎,准备用千斤顶把汽车顶起来,可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千斤顶竟然倒下来。我咒骂了一句,转身打开车门坐到车上。这时候,天空还下起了雨,我坐在那里一个劲儿地胡思乱想。忽然,有人敲我的车窗玻璃。我吓了一跳,外面漆黑一片,只能
失踪的大行星      在幼年的太阳周围有一些尘埃气体,它们是太阳形成后的残留物。这些尘埃环绕在太阳的周围,成为一个巨大的圆环,这个圆环就是未来形成大行星的原料。在这个圆环中,挥发性的物质变成了气体,只留下坚硬的岩石成为较小的行星。还有另一些挥发性的气体,在更远的地方变成了冰冷的物质,它们组成了体积庞大的木星、土星、海王星和天王星。   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现在人们才发现,这其中存在的矛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只要是稍高一点的楼层都会安装电梯,电梯在城市中随处可见,节省了我们上下楼梯的时间和体力。  随着人们对太空探索需求的加大,我们经常使用运载火箭。不过,运载火箭的花销巨大,费时费力。如果在太空建造一个电梯,就会方便得多了,而且太空电梯不仅可以运输货物,说不定还可以带人类去太空观光。  实际上,早在19世纪末期,前苏联的科学家康斯坦丁·齐
由古至今,无论是东方的皇帝,还是西方的炼金术士,还是现代的科学家,人们一直追求生命的不朽。为了让自己更加年轻,更加长寿,一些亿万富翁们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人体和基因实验中。与此同时,他们服用各种药品,接受激素治疗,甚至把年轻人的血液注入血管。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细胞终将停止分裂,基因变异,器官衰竭,所有的一切都将走向终点。如何将终点延后、以什么样的方式将终点延后,成为了许多科学家如今思
梁宗安(中)、肖宁(右)和专家组成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小儿ICU护士长唐梦琳在线宣传防疫知识  当地时间3月23日,据意大利卫生部公布的最新数据,当地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0000例,死亡超6000例。意大利目前已成为海外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  北京时间3月12日,中国第一批援意医疗专家组携带救援物资飞赴罗马,支援意大利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家组由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红十字会组建,成员来
1.平行宇宙的存在  有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只是无数个宇宙中的一员,每个宇宙都有自己的物理定律。2013年,欧洲航天局通过普朗克望远镜进行卫星观测时,发现的一些辐射数据,也暗示了平行宇宙的存在。  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宇宙大爆炸后期残留的辐射会均匀分布于宇宙空间中,然而在普朗克望远镜绘制的地图上,他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冷斑,里面完全是空的,没有任何正常的物质或暗物质,也没有辐射信号。因此科学家推断,很
怒烧了5个月的澳大利亚大火,终于在2020年2月13日被扑灭。   在这场大火中,一种神奇的植物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它就是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桉树。   大火还没被彻底扑灭前,在曾被火焰席卷过的土地上,桉树就已经“浴火重生”了。在之前被烧得焦黑的桉树树干上,嫩芽“破皮而出”,充满了生机。   不过,不少人也从快速恢复生机的桉树身上读出了一种“阴谋论”的感觉,认为桉树有“故意”纵火之嫌。而当我们真
日本:戴身上就能杀毒除菌的卡片   有商家推出了一款神奇的卡片,号称只要戴在身上,就可以杀毒除菌!据商家说它的原理是这样的:抑菌卡散发的气体,能够和空气中的水分、二氧化碳产生反应,生成次氯酸。于是,一旦戴上卡片,在人的周围就能够形成一个1米左右的隔离保护层!   商家还说,只要开封一个,就能用30天,挂在脖子上就行了。而且,商家就这个原理推出了一个系列,放着的、挂着的、摆着的、喷的,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