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怎样抓住中年教师群体,实现他们的后续发展?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_zhuang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被动为
  自觉
  西峡县城区第三小学于德明
  在学校管理中,存在一种怪现象——正处于专业发展旺盛期的中年教师,却时常陷入成长的停滞状态,止步不前。怎样破解这一僵局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用力。
  其一,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学校多会安排青年教师前往,较少考虑中年教师。这主要因为从惯常的思维来看,相对于中年教师而言,青年教师往往具有学习热情高、成长欲望强的特点,培训学习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其积极成长的动力,点燃他们主动发展的热情,而且能够快速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实现青年教师角色转变、独当一面的目的。其实,这是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作为教师,中年人和青年人一样,也具有强烈的上进心,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同样渴望能够外出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因此,调动中年教师成长的积极性,首要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给他们以二次成长的刺激,通过培训让他们看到外面世界的精彩,在“学然后知不足”的感悟中,自然萌发成长的欲望,产生学习的动力,顺理成章地走上成长的道路。
  其二,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其实,每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需要,都有被欣赏的渴望,不仅青年教师如此,中年教师也是如此。但在实际工作中,多数舞台都是为青年教师搭建的,不管是竞赛、公开课,还是演讲、经验交流等活动,大多是为了让青年教师展示风采。所以,舞台的缺失,就成为制约中年教师成长的因素之一。从表面上看,中年教师成熟、内敛、沉稳,似乎不事张扬、不爱表现,但深入了看,就不难发现其实他们内心也燃烧着一团火,也有一展风采的心理需要。一旦有适合的舞台,他们必然会给大家露一手,展现自己不被人熟知的一面。因此,要想推动中年教师的二次发展,必须得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使他们重新回到大家的视线中,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充分地展现自我的风采。这样,有了舞台,就等于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重生之门,再加上鲜花和掌声的激励、鼓舞作用,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推动他们“更上一层楼”。
  其三,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新枝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这是郑板桥《咏竹》中的诗句。意思是说后来者能够超过老师或前辈,倚仗的是老师或前辈的培养。作为过来人,中年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储备、积淀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引领青年教师的成长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学校在教师管理过程中,能够发挥这种潜在资源的积极作用,将新老教师、中青年教师结成对子,让中年教师成为传帮带的主体,承担师傅的角色,与青年教师抱团发展,那么不仅有利于推动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飞速发展,而且还能够激发中年教师再发展、再提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毕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作为师傅却学艺不精、修养不高,那又如何引领徒弟呢?在这种心理效应的刺激下,作为师傅的中年教师必然会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研究工作中,燃烧激情,重新散发光和热。
  把自己酿成
  特色好酒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中学黄文涛
  最近,不少老师都在议论关于延迟退休的消息,一些中年教师抱怨说:“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好不容易可以退休享受生活了,如果延迟退休可能要多干5年或10年,到时候都老得掉渣了,这不是误人子弟嘛!”还有的老师羡慕说:“还是人家医生好,越老越值钱。”的确,教师和医生都是专业性较强的职业,为什么教师的专业发展会缺乏持续性呢?怎样才能将教师酿成一坛特色的陈年好酒?
  实事求是地讲,不少中年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减退,已经陷入职业停滞和职业倦怠。导致中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失去持续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教学工作已经是轻车熟路,上课就是“重复昨日的故事”;不少人已经晋升高级职称,缺少挑战,高枕无忧;有部分中年教师转入了教学管理的岗位,应对各种繁杂的琐事,已无心研究教学。人到中年,这也许正是教师和医生分化的关键时期。医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前行,日积月累,终成名医;而教师在专业领域则简单重复,裹足不前,等待退休。可见,制约中年教师成长的最重要原因是缺少终身从教的志向和毅力。教师完全可以像医生一样变得 “越老越值钱”。
  首先,教师要明确专业方向,下定决心用一辈子的精力去做一件事,明确要酿什么品种的酒。茅台、花雕各有其特色,每个人亦是如此。通过专业发展规划,引导中年教师这个群体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发现每个人的特点,发挥其特长。让教师人尽其才、各尽所能,鼓励中年教师的独创精神。
  其次,引导教师形成自己的研究目标和体系,解决“酿酒”的工艺问题。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创新工作,它只有底线没有上限,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有若干种教学方法。如果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如果教师把教学工作当成一项科学研究活动,就不会再觉得单调乏味,就会像那些昆虫学家一辈子与各种虫子打交道一样感觉其乐无穷。苏霍姆林斯基终生研究学生心智发展规律,并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体系。教师要成为学科专家,必须及早确立科研意识和方向。
  最后,提升教师反思力,这是“酿酒”的发酵过程。引导教师多进行教学反思,并指导他们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对课前、课中、课后的情况进行不同层面的反思,加大反思力度;还可以引导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记录当天在教学中的所感所悟,与同事进行交流,碰撞教学的火花。
  总之,教师的生涯不是轮回往复,通过坚定专业志向,形成研究目标和体系,不断提升反思力,教师完全可以把自己酿成一坛馥郁的陈年老酒。
  让每个中年教师
  发现自己的价值
  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熊纪涛
  在中小学,中年教师是一个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群体,这是颇为大众性的看法。但是,细分之下也会发现中年教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热情如初的骨干型教师,有袖手旁观的看客型教师,有混世度日的消极型教师,也有冷嘲热讽的愤青型教师……怎样调动中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促进其发展呢?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学说,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价值的需要。所以,让每个中年教师发现自己在学校内的价值,他就不会把心思放在校园外;让每个中年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强烈的价值感,他自然就会钻研业务并成就自己。
  首先,帮助中年教师找准定位,变人力为人才。中年教师是一个复杂的群体,特长各异,有的擅长课堂教学,有的擅长教育科研,有的擅长做学生工作,有的擅长读书讨论,有的擅长技术操作;个性也大不相同,有的秉性耿直,有的性格随和,有的为人风趣,有的持重内向。应当找准每个中年教师的特长和个性,为他们量身定做一些事情并寄予厚望,促进他们有一技之长,从人力成长为人才,变成一个专家。秉性耿直的人去督察,性格内向的做科研,风趣幽默的去做心理咨询,爱好读书的主持讨论会,做到人尽其能、人尽其用。有句话说得好,人才放错了地方也是垃圾。可以说,找准定位,人人都是人才。
  其次,给中年教师提供空间,变无为为有为。让每个中年教师明确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后,还应该给这些中年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例如成立校园卫生委员会,聘请中年教师担任成员,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以便让其把心思放在校园里。其他如成立德育委员会、读书会、课堂教学研讨会等,不必全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和班主任兼任,应让中年教师“有位”,以便其“有为”。根据管理学的“二八定律”,领导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以提高企业效率;在决策中抓住单位普遍问题中的最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决策,以发挥纲举目张的效应。按照这个定律,只要中年教师有一技之长,学校就要为其提供发挥作用的空间,为学生服务、为校园服务、为青年教师服务,变成一个为领导“独当一面”的左右手,当好青年教师的“导师”。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之中才能深刻地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现在的中年教师,不少人之所以袖手旁观、消极度日,就是因为一些领导事必躬亲而使别人无事可做,严重地失去了在集体中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中年教师在学校缺乏发展的空间,势必会在校园之外寻求更大的空间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置身学校事务之外。
  最后,要引导中年教师更新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很多中年教师经验虽然很丰富,但也存在更新观念的需要。这就需要学校下工夫培养中年教师的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和积极心态。不少中小学动辄都是校长带队参加比赛、考察或培训,这在无形中剥夺了很多中年教师外出开阔眼界的机会,也给自身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不少学校一年到头只见领导走出去学习,思路很新颖,但是不见把专家请进来培训,中年教师的思想观念长期得不到更新,缺乏眼界、主动和自信。这时,一些领导不但不反思自身的问题,还反过来责怪中年教师不读书、不上进、不学习、没见识,很伤中年教师的心,最终严重损毁其自尊心和价值感。引导中年教师更新观念,让中年教师都动起来,这样领导自己才会变得“闲”起来。唯有如此,中年教师才能变成具有发展性的教师,才能更有成长力、责任感和主动性。
  我深信,每个中年教师都有自尊、归属和价值的心理需要,学校只要充分发掘中年教师的存在感、价值感和发展感并给予实现的空间和机会,中年教师群体就会成为一个能发挥巨大潜能的群体。
  中年教师专业
  持续发展的
  源头活水
  河北省临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王恩惠
  毋庸置疑,中年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一群体教学技能娴熟、经验丰富,已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抓好他们的专业后续发展,不但有助于他们自身的专业成长,更关乎学校的持续发展。
  一、专业学习,修炼深厚教育底蕴
  中年教师对教材驾轻就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他们面对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教学过分倚重经验,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职业倦怠、教学低效等问题突出,专业成长处于乏力状态。专业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专业学习能让中年教师开阔视野、审视教学、突破经验,进而稳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实现 “专业地位”提升、“专业自我”形成及“专业尊严”保持。学校要指导、引领教师阅读专业或人文杂志书籍,关注学科教学的前沿思想、理念、方法,在名师、专家的观点启发下,主动寻找自身教学思想的创新点、生长点。学科教研组要定期召开交流会,分享彼此阅读心得及给教学带来的变化,利用教师专业阅读记录卡记录并规范教师的阅读过程,以此培养中年教师的阅读习惯,激发专业学习兴趣,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提供源头活水。
  二、反思创新,磨砺教学实践智慧
  反思是架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双向桥梁,而创新就是在教育理论的引领下,通过反思对现有经验有所突破、有所建树。教研组组织开展磨课活动,在鲜活的教学案例中引导他们常问“为什么”,常思“怎么办”,以及“为什么这样办” “还能怎么办”,促使这一教师群体逐渐形成深入思考的习惯。要鼓励中年教师坚持写反思日记,让他们逐步养成对个人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剖析的习惯。如此,他们懂得教学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伴随着旧问题的解决,新的教学问题也随之而来,进而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精力拾“问题”之级而上,螺旋式问题的分析、探究与解决自然渗透着中年教师的反思与创新,并生发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进而促进教学风格的形成。学校可聘请专家举办课题研究及论文写作讲座,帮助他们将问题提升为课题进行研究或写成论文发表,使教学中零散的、感性的经验理论化、系统化、成果化。反过来,这些成果能更有效地指导他们进行更深刻、更细致、更理性的思考,引发教学行为的改善,并积淀为丰厚的教学智慧。
  三、交流展示,在历练中持续成长
  中年教师大多是学校的骨干教师甚至名师,学校应发挥好他们的标杆作用,在校内或更大范围内为他们搭建交流展示的舞台。交流展示的主要方式有开设博客、上示范课、进行学术交流等。让中年教师以学之所得、心之所悟、悟中所成去启迪年轻教师群体,引领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彰显他们对学校发展的价值。此时,他人的敬仰和学校的尊重就可转化为推动中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如,在校本研修活动中,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带徒弟,驱动他们不断学习和创新,面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他们既会有神圣感和自豪感,更会有 “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危机感。如此,中年教师自会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姿态,不断完善自我,实现专业的持续成长。
  (本栏责编 再 澜)
  2014年第9期讨论的话题是:一线教师最欢迎什么样的教师培训?
  截稿时间:2014年7月10日
  欢迎各位老师参与话题讨论,欢迎提供讨论话题。
  来稿要求:1.文章立意新颖、观点鲜明、语句通顺,篇幅以1000字左右为宜。2.请在文稿标题下方写清作者的工作单位、姓名、邮编及联系电话。3.来稿尽量用电子邮件发送,也可使用打印稿。
  投稿地址:郑州市顺河路11号河南教育编辑部 刘波 收(450004)
  电子信箱:lbxw666@163.com,也可登录树人网(www.shuren100.com)在线投稿。
  联系电话:0371-66365831
   13838078922
其他文献
高质量的教育取决于优秀的师资队伍。在基础教育阶段,广大一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如果教师疲于应对各种评比和检查,是很难全身心投入教学教研活动的。  2019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许多地方根据《意见》要求,结合各自实际,陆续出台了教师的减负清单。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
洛阳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常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年轻,浑身上下充满了朝气。她说,幼儿教师是一个纯真和美好的职业,当你面对幼儿清澈的眼睛时,当你聆听幼儿银铃般的笑声时,每个人都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光。这可能就是无数幼教人能扎根并真心热爱这一行业的缘由。采访的当天,常明要主持全市幼教名师工作室联盟会议。在午间,我们边参观幼儿园边聊天,我得以一窥这所省级示范幼儿园的风采。  让教师在身心愉悦中快乐育人  记者:随
9月7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省第35个教师节表彰大会在郑州召开。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陈润儿会前接见了优秀教师代表。省委副书记、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喻红秋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国生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向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他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來,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战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
编者按:  夯实义务教育根基,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既是国家战略,又是全国教育大会确定的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区域内的均衡,县级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期刊发的这篇文章,从县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职能定位、作用分析、困难和不足及对策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有助于我们科学审视均衡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各方形成合力,使这一国家战略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现代社会中,提供教育不仅仅是教育
迷失在浮华世界里的间谍们    一种说法认为,间谍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职业。《圣经》中记载,摩西曾派遣间谍侦察古老的伽南以获取情报,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也早有“兵者诡道也”之论。为了获取情报,尤利乌斯一恺撒、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等英雄豪杰都曾使用过间谍并精心设计过密码。  情报是什么?美国间谍博物馆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情报——提供了世界的本来面目,而非我们以为的样子,这就是真相。  当科技进步催
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指出:“组织的目的是解放和动员人的能力,而不是取得对称、和谐或一致。”对于名列全球500强的跨国公司而言,这一点尤为致命。    进入全球财富500强的企业,往往都是超大型的跨国公司,其规模庞大、业务复杂,经过长期的经营不断发展壮大,它们经历了时间和环境的考验。其企业组织形式成熟、有效目先进。  全球500强组织结构首先遵循公司基本组织形式。公司的基本要素通常包括职能、产
在互联网时代,各国是如何在网上“晒犯罪前科”的?  在德国,关于“互联网耻辱柱”的争论正在进行中。事件的起因是德国联邦警察总局局长海纳·温特(RainerWendt)提议设立一个网站,将因暴力或性犯罪入狱但已获释放的前服刑人员的个人信息公之于众,这些信息包括他们的姓名、地址和照片。温特认为,重返社会的重刑犯对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样可以让公众提高警惕。  这个提议引起了巨大的争论。  无独有
2020年年底,河南省政府召开全省基础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基础教育一系列重要文件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新时代基础教育重点任务和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加快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省长尹弘作出批示,副省长霍金花,教育部原副部长、中
谈到教育,有句出自《管子》的名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培养学生是这样,对于教育工作者本身的成长,也是一样。  初见李丹,性格活泼,娃娃脸,不太容易与教体局办公室的副主任联系起来。“我已经沉稳多啦!可能性格就这样,笑得多,显小。”李丹是周口本地人,1987年出生,2009年从河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她的母亲是一位老民师,这让她对教育从小有一份亲近感
朱柏庐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以教书课徒为业,《治家格言》是其课业训子的“教本”。《治家格言》虽然只有五百多字,但自问世以来便不胫而走。“篇幅无多”却“家弦户诵”,“且先生之文,词旨浑厚,即用规诫语,不肯字字显露”(清·金吴澜)。像“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生活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