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新高考

来源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chl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的“新高考”始于2014年7月进入高中学习的这一届学生。此前的十年,浙江省的高考是“语数外+文综”和“语数外+理综”模式。2014学年和2015学年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即针对当时在校的高二、高三学生,教师可按老高考来组织教学和备考,2014级新生按新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教学,下面笔者从一个基层学校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向大家介绍我们是怎么实施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和教学工作的。
  对于新高考的目的和意义、方案的好坏优劣,笔者不参与评价和讨论,新高考的“七选三”方案,网上随处可查,笔者也不作介绍了。本文力求对我们基层学校的应对和操作进行客观描述,至于我们所做的一切对不对、恰当与否,也不评价。本文总体上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把我们的所思所想、做法与应对一一道出,个别地方穿插介绍推进“新高考”过程中所做的政策调整和“补钉”。反思这一路走来,没有鲜花和掌声,却有不少质疑和犹豫,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执行者,感觉都十分不易。为此,笔者决定写出这一段教学和管理经历,不求给别人多大帮助,但愿能让基层教育工作者有一些启发。
  暑假,做好“新高考”年级的起始工作
  杭州学军中学是位于中心城区的一所普通高中,一个年级有十二个班,共计五百七十多人,全校三十六个班,一百五十多位教师。按传统的高考模式组织教学工作,一般来说,一个年级安排四十至四十五位专任教师就足够了。2014年的整个暑假,我们都在做准备,按照“新高考”模式做好组织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开几门课,怎样开课。语数外是基础学科,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虽然到高三才考,但高一时这三门课必须开,体音美和心理课是必修课也得开,另外,按照每天运动一小时的标准,还得安排“体锻”课。理化生、政史地、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八门课,高一年级结束时总要定出部分学科为“学考”科目,以便高一结束时先参加“学考”。根据传统高考模式的经验,合格性考试考得越早,学生的包袱就丢得越早,高二、高三时就可以集中精力准备“选考”和高考。为了方便学生日后做出理性的选择,这八门课(技术,其实信息和通用是两门课,无法整合到一起)也必须开!为了开齐所有的课程,学校要先把所有学科的教师配齐,传统高考中,生物和技术放在高二年级开课,现在这两科的教师必须都在高一兼课。要开齐各门课程,时间是一个常数,课时不足咋办?学校决定把每节课的45分钟调整为40分钟,每天九节课,还不够,语数外每周开三节课,再把原先的校本选修课程暂时砍掉,自修课砍掉,仅保留一节班会课,一节大扫除课,其余四十三节课全部塞满!(2017年调整后的新高考方案開始实施后,虽然上级要求高一年级高考科目并开不能超过八门,但绝大多数有师资条件的学校还是把课程开齐了)
  其次,学校要组织高一教师集中学习,调整教学的难度和节奏。语数外学科,降低难度,不搞一次到位。“七选三”学科第一学期按照“选考”要求进行教学,之所以按较高的难度要求进行教学,根本原因是希望通过“赛马”来“选马”,尽可能让学生早一点明确,哪几门课学起来吃力,要早一点将这几门定为“学考”科目,以便学生能早一点通过学考,丢掉包袱。学校通过反复召开学生大会和家长大会,让大家了解“新高考”的高考模式和教学模式,知道学校将对高一年级的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重中之重是要让学生和家长学会选择,早选择早规划早收益!此外,在教学内容上,高一年级的心理健康课程应侧重于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大学学科,认识和体验职业。
  第三,抱团取暖,寻找民间联考学校。根据“选考”学科赋分制的规定,一所学校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只能说明该生在校内的名次,以此来判断学生成绩的优劣太过草率,必须有一个较大的、较为稳定、成熟的样本。所以,每一所学校都要在全省范围内跨地区寻找“联盟校”,日后抱团取暖,用联考成绩做教学研究,彼此之间互相信任,确定联考的日期、进度和难度,并彼此交换联考数据,以便准确、科学地了解学生在省内的位次,增加选择的科学性和教学的针对性!我们和宁波镇海中学牵头做一个“G12”联盟,在全省每个地区选择联系一所有代表性的学校入盟,选好参照系,准备每学期安排一次联考。万事俱备,草草休息了几天,新高一的同学就要准备上课了!
  高一,上学期平顺,下学期困难
  实行“新高考”的首届(2014级)学生终于开学了,由于我们在暑期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在高一年级上学期,既不选班也不走班,基本上还是按照原来的行政班进行教学,各项工作按部就班。与其他学校相比,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语数外三科每周只能安排三节课,顾得了进度顾不了难度,配套练习做不完,需要教师重新订资料或自编练习。二是,有的学校“抢跑”,即有的学校中考录取后就提前一个月学习了四门只学考不选考的学科,开学后直接准备这四门课程的学考复习,美其名曰“能量定向释放”,搅乱了秩序。三是,学生上课的时间太多,教师每节课后都会布置作业,使得学生负担太重。针对第一、第三个问题,学校内部自主调整,针对第二个问题,这种明显不符合教育政策、违反规律的做法,我们不为所动。学校通过开学、期中、期末开三次家长会,把新高考的政策和学校的应对策略告诉学生和家长,先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如此,高一新生顺利地走完了第一个学期,与兄弟学校的联考也顺利进行,没有出现异常。
  高一年级,我们还认真做好了生涯规划和职涯领路人教育。很多学校都关注生涯规划教育怎么做,我们的做法:第一,将原来的心理健康课调整为生涯规划指导课,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生涯(学涯)档案;第二,认识职业(各行业的杰出校友讲座);第三,利用高一年级的每一次长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职业。高一年级一整年我们都将这一工作坚持不懈地抓起来。
  进入高一下学期,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三月份开学,十月份将迎来首考,虽然中间要跨过一个暑假,但下学期一开学,大家就为教学进度争论不休,因为学考和选考是同一份卷子,前70分为学考考卷,是必修课的内容,要求学生一个小时内完成试卷。由前面70分学考的内容再加上后面30分选修模块的内容构成选考试卷,选考共计100分。只参加学考的同学考试时间为一个小时,参加选考的同学考试时间为90分钟。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确定一门课是学考还是选考,自然得经历一番纠结,我们动员和指导学生进行“七选三”的原则是“两个坚持”,即“坚持选择自己学得好的学科”“坚持选择与自己的生涯规划相一致的科目”。对于教师来说,学校安排他教“学考班”还是“选考班”,自然也要进行多方考虑,但一旦安排妥了,教师只需针对学科的进度、难度、题型和备考节奏去教书就是了。所以说,在这种制度下,最大的和最主要的困难和矛盾实际上都压在学校的管理层身上了。为了化解压力,许多县城及县城以下的高中开始自减压力,他们把“七选三”简化成了“套餐制”,全校安排四到六个组合,让学生自选。学生一旦确定了套餐,考试时间也就随之确定了,可以有清晰的教学和应考路线图。没多久,上级下文,要求学校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不准采用“套餐制”。   在教学方面,学校如何化解矛盾呢?第一,调整教学的难度和进度,从高一下学期开始,一方面,学校要求各学科的教师在安排教学进度时,无论学生将来怎么选,现阶段各学科按十月份参加学考的节奏去安排进度、组织教学,并按学考的难度要求施教。另一方面,模拟“七选三”的选考报名,并及时向家长公布报名情况,让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尽早知道自己的“同类项”。第三,告知学生学校不提前组织选考,并提出“慎重首考,首先必胜,淡化博弈,加强基础”的教学思路。
  为了避免混乱,真正的“七选三”分班还是拖到了高一下学期期末,因为暑假要安排分班,针对十月底的首次学考和选考,教师要留足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模拟练习。
  六月份选科分班时,我们制定了以下几个原则:第一,选类不选班不选师,即学生个体自主选择三门学科为自己的选考学科,然后由学校安排进入相应的班级,并指派老师;第二,根据学生的报名情况进行“合并同类项”,即同一类科目的选考人数达到40~50人,我们就将他们编入一个行政班,该班就不用走班了。例如,我们有近200个学生报名“理化生”类,我们就把这200个同学分为四个平行班,如果同一类科目的学生不超过40人,那就要实行走班,例如,“政史地”类仅20人报名,所以,不能单独组班,但是,同时选择“政史”的同学有89个,尽管这些同学第三门选考科目各不相同,我们仍然把 “语数外+政史”的同学编成两个班,这两个班仅有一门课程需要走班,即定二走一。
  按照上述原则,最终的分班结果如下:我们把12个班分成了13个班。其中,七个班是固定班,四个班定二走一,最后两个班选出来的三科都是五花八门的,所以,需要实行走班教学。
  高二年级开始实施走班教学
  高二伊始,全面走班,我们把工作的两条底线画出来:第一条,管理不能乱,年级配好脱产的教学秘书,专门负责走班工作,每个走班教室和自修教室都装有电子班牌,学生的座位相对固定,便于点名;第二条,确保学考成功,即一次性通过学考是底线,要确保一定量的A等成绩(所有学科都要做好准备,一旦A等率偏低,就需要启动第二次冲A的预案)。
  新高考首考定在2015年10月的最后两天和11月的第一天。理论上说,除外语之外,每门课都设有学考考场,“七选三”的七门学科还安排有选考考场。外语考试明确安排为高三上学期和高三下学期各一次。我们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报名参加了自己非高考记分的全部学科的学考。极个别同学自己选择参加了某一门学科的选考。学校的学考工作顺利,完成了一次过关任务,除极少数同学选择继续冲A外,绝大部分同学对于学考的态度是过关即停,学校也就打消了大规模地组织学生二次冲A的念头。
  尽管教学和管理工作平顺,但我们的工作仍受到社会和部分家长的质疑。第一点,由于有传言,有的学校集中精力冲刺某几门选考科目的考试,结果在赋分制中出现了许多满分,我们的学生没有占到便宜!第二,在“七选三”中,我们的学生百分之七十都报考了物理,而每一所学校选考物理的往往都是尖子生,我们的学生在未来按比例赋分时,可能会“吃亏”。面对这些问题,学校管理層回顾自己的工作,我们自始至终都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学生选科的结果与传统高考时的专业录取比例基本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应该是常态。淡化博弈,从容选择,我们没有错!接下来,我们鼓励学生和家长增强信心,利用好新高考的“分阶段突出重点”“选考学科和外语可以考两次”“三位一体631综合评价自主招生”这三大特点去安排各自的学习方案,努力争取选考学科意愿和最终录取结果双满意,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二年级上学期从十一月份开始,除个别学生外,学校基本上按照“3+3”模式组织教学,首先确定语数外的基础学科地位,适当加课至每周六节,选考学科每周五节。由于参加选考的学生可以在高二下、高三上和高三下三个时间点中挑选两个时间点参加选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进行安排。根据我们学校的师资结构,学校依然把选考备考的重心放在了高三上学期和高三下学期。
  浙版新高考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是在部分重点大学和浙江省属全体高校中,划出很大一部分比例按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民间简称“631”。即高考成绩占60分的权重,学考占10分的权重(每个A得1分),高考后高校的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占30分。这种变革对传统的“见分不见人,一考定终身”的老高考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备战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应该是高二年级的一大任务。我们的做法是增加选修课,第一类选修课是对数理化学科竞赛一试的内容进行培训;第二类是针对学生已有的体育、艺术特长去强化;第三类是结合语文课和时事政治课的教学,针对面试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高二很快就过去了,除极少数同学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在高二下学期参加第一次选考外,大部分同学都按学校的部署把第一次选考放在高三上学期。
  说实话,虽然我们做了上述安排,但同传统高考相比,临到高二结束,我们依然感到心里没底,忐忑不安,因为“赋分制”中,科目的选择、考试时间点的选择也能左右学生的考分,传统高考只要针对考纲要求去努力准备即可,而现在,选择与努力至少是同等重要的!
  高三,跨出了高考改革的一大步
  与传统高考相比,新高三的工作有了许多变化:
  高三上学期,十月底,全体同学都要进行第一次外语考试,还有大部分同学要进行“七选三”科目的第一次选考,个别同学的部分科目是第二次选考,所以,这四门功课,高二就要完成新课学习,甚至还要进行第一轮复习,进入高三之后,主要是模拟适应性练习了。所以,第一个变化是外语和“七选三”选考科目的教学速度加快了。
  十月份考试结束之后,全年级有十几位同学的选考成绩为300分,到底还考不考第二次,许多学生心里都拿不定主意,于是,我们提出了口号:不得满分不停考。对于单科取得满分的同学,该门功课停课改上自习。语文、数学进行第一轮系统复习,比传统高考的复习工作来得要晚一些。而外语和“七选三”科目选考的第二轮复习已经开始了。所以,第二个变化是从十一月份开始有些同学只要学习语数外三门功课了。当然,对于选考科目成绩优秀的同学来说,学校希望,每放下一门功课,自主招生的准备工作就要增强一分。
  按照约定,四月底是“七选三”科目的最后一次考试。所以,春节过后,学生要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在准备“七选三”的第二次选考的同时,语数外的复习也一点都不能放松。好在学生经历了多次考试,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倒是家长和教师比他们更紧张(至此,社会上诟病新高考考试太多、以考定教、考试的时间选择不当,致使教学不系统、知识传授碎片化等的议论多起来了,直接导致后来相关部门对考试进行了调整:学考与选考分离,学考只考一次,所有考试的时间都安排在一月和六月)。此间,全省还发生了几件奇怪的事情,以前在大考来临之前,高中名师是各个培训机构的香饽饽,现在许多培训机构请前期考试得了300分的同学去上课。而这些同学由于平时只要上语数外,作业也在白天完成了,可能天天上语数外太枯燥了,也可能是培训机构用金钱诱惑他们,晚上便有人偷偷摸摸地上课去了,这是学校和教师始料不及的。当然这种事一经发现,立即就被制止了,毕竟后面还有语数外的高考,所以,处理起来也不费力。还有一件古怪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共性,高二刚刚开始走班时,走班的同学不好管理、学习上比较松散,但是到了高三下学期,这些同学的自主性比固定班级的学生要强得多,进步的幅度也要大得多。
  最后一个月,只有语数外三门功课了,语数外教师确实苦不堪言,每天至少要上四节课,还有考试和阅卷,谁也不敢放手。笔者注意到,大部分学生此时比较超脱了,可能是一大半的成绩已经知道了,对考试也没有那么紧张了。
  2017年6月7日,新高考如期而至,由于数学科目文理同卷,难度降低,外语学科考了两次,成绩就高不就低,所以,拉开差距的学科变成了语文,这可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由语文来拉距离,锐度不高,容易皆大欢喜,考试以后问学生对新高考的意见,我们学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都感到很满意。
  对于顶尖名校的竞争还在一个星期以后,因为许多学生还要参加三位一体(631)高校的综合评价招生笔试和面试。有的学生同时报考了几所学校,但是这些考试都由学生家长陪同。新高考,由于成绩是学生的隐私,学生可以不告诉别人,所以,高考后填报志愿的工作,由学生和家长在互联网上完成,学校只能静等花开了!
其他文献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所写的一封骈体书信,也是借景抒写情意的经典小品文,入选语文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同时入选本单元的篇目还有郦道元的《三峡》、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以及《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这五首唐诗。   我们先来看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中学卢思颖老师对《与朱元思书》的片段教学设计案例:  “奇”字切入,感受退隐的高洁志趣 
期刊
走进峨山县小街中学,你会经常看到一个随时身挂校卡、满校园忙碌走动,时而与老师交流、时而和学生谈谈的人,他就是峨山县小街中学校长张子宁,高级教师,中共党员。  1997年7月毕业于玉溪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张子宁,分配到峨山县甸中中学担任男生宿舍管理员,同时承担两个毕业班的体育教学。在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他就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句话:“我不甘于只做一名学生宿舍管理员。”从此,他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
期刊
“人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多年前讀到魏书生老师这一真言时,我真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于是,我对我的那个广阔的世界充满了期待与向往。  然而,当我注目于我的世界时,我才惊异地发现,那里竟是混沌不开,几米之外就是浓密的雾……我又有些迷茫惆怅了。  但心灵深处却总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向我发来召唤:来吧!来吧!到彼岸来吧!这里花红柳绿蜂忙蝶乱,这里晴川历历芳草萋萋,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依稀仿佛看到了宛若海
期刊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分析文本和进行教学实践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文本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开始和出发点,分析是否到位直接影响教学的内容与效果,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功底。实际教学中,有三种现象,一是教师以知识为中心,重视单词和句法的学习,导致文本意义被分解和碎化;二是教师对文本进行了分析,但不全面,导致教学设计无趣,学生输出为零,教学效果不佳;三是教师对文本的意义过度解读,忽略了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有
期刊
曾经,人们常常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燃烧的蜡烛”,诸如此类的美誉,并没有让我们老师沾沾自喜、飘飘欲仙。相反,在很多老师的内心深处,却埋藏着强烈的职业自卑感。  “授业、传道、解惑”是教师的职业规范,神圣而光荣;“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教师的生活写真,艰辛而忙碌。送走一茬又一茬学生,青丝熬成白发,“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甚至,“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连孩子、家人都照顾不了。
期刊
一、高考英语考试内容改革的基础  (一)英语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03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
期刊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Ⅱ、Ⅲ相较往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在各类阅读文本的选择上和各板块试题的设计上均有较大变化,这些变化的共同之处便是更加强调对高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考核。这是高考在不断适应社会要求和高校人才选拔需要中作出的调整,反映的是社会对高中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更高要求。而作为一线教师,要做好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和适应这一现实要求,必须重新思考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明
期刊
金庸驾鹤西去了,他的魂灵还在大理上空飘荡。他用一支神奇的笔,从大理南涧无量深谷直写到剑川的石宝山。一部《天龙八部》,让世人对大理的山山水水、风物景致、人情风俗、历史人文等大饱眼福。不论是文字还是电视剧,看过《天龙八部》,都犹如一场美丽的梦游,感受大理国刀光剑影的兴衰。对大理人来说,这是最好的精神大餐。《天龙八部》影视剧,在大理的每个村村落落都家喻户晓,成为一个可喜可贺的文化坐标点。  时光回到20
期刊
为不断推进边境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以适应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发展,2015年9月以来,麻栗坡县猛硐中学结合学校地处边境地区、属于农村初级中学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边境农村初级中学各学科教学模式。学校借鉴先进地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在各学科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分层递进教学。学校提出这一教学模式后,广泛推广并运用于各学科教学中。截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部分提出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而高考试卷也继续加大了对思维能力(特别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在此形势下,了解语文思维能力培养与提升的现状,认清语文思维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意义,找到语文思维能力培养与提升的途径与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现状  高中语文教学,历来强调的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训练,重视的是围绕高考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