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0m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通过研究,分析了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策略,对于促进计算机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4-0135-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research, analysis of exist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problem in computer teaching, and put forward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aching,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 computer;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strategy
  创新能力是学生成功发展的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计算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能够积极创造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通过一些创新措施,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这对于人才的培养,对于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1 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存在的问题
  在计算机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些不良因素,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计算机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师教育观念落后,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形势发展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没有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和观念,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这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教学方式单一,不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在现在计算机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简单地通过一言堂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参与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学生没有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时间,没有经历自我研究计算机问题、分析解决计算机学习中所存在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在教师知识的灌输,指导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第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引导学生的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然而,在计算机教育过程中,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很少,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只是懂得一些计算机理论知识,并没有真正把这些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有效巩固和应用,学生参与实践机会很少,即使有时教师安排的有上机实践活动,也因为教师的监督不利,引导不善,有很多学生没有认真参与实践活动,而只是利用计算机上午聊天,看电影,打游戏,导致课堂所规定的计算机实践任务不能有效完成,学生的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培养。
  2 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2.1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成功实现创新教育,就需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设置自由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之下,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创新,大胆想象,大胆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分析问题,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需要教师能够放下姿态与学生相处,需要教师合理设置教学目标,能够实施鼓励教育,激励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创新兴趣,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欲望,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教学WORD应用教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一份用WORD编辑精美画报,画报中有形象各异的文章,美丽的图片,有不同的表格,鲜艳的颜色,通过展示画报,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学生看到画报,心情愉快而激动。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课本知识,利用自己的想象完成这个设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完成设计。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求之欲望,对于调动学生的创造激情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有效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意义重大。
  2.2 改革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在计算机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能够丰富教学手段,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改革教学模式,首先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在计算机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生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在Flash动画制作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按照教材讲解相关知识,进行有关操作,完成教学内容,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看、模仿,这种教学模式是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因此,需要改革,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初,为学生展示一些成功的动画制作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Flash动画学习的重要价值,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遇到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当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一些与其就业联系紧密的活动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思考、实践,需要想象操作,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培养。
  改革教学模式,还需要改革教学内容,能够把一些与学生未来就业有关的内容引入课程体系中去,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到有利于他们成功就业的知识技能,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作用重大。
  2.3 重视问题教学法,启迪学生的智慧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需要设置积极开展问题教学法。对于教师而言,要积极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另外,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比如,在教学Word2010的内容时,教师要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解决,比如,如何改变字体、字号、颜色、字间距、行间距?如何将文件存盘、打印输出?如何插入图形进行图文混排?等等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思考提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昭伟. 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3(32).
  [2] 李延峰. 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5).
其他文献
对快凝M2+0.5B高速钢作为刀具材料时必须具有性能进行了测试,借助于光学显微镜对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材料的组织和相进行了较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同时测定了淬火回火后的残余奥
利用1900—2017年间中国大陆地区64次M_S≥7.0地震资料,根据太阳黑子11年周期变化计算了它们的相位角,分析了它们的相位角分布,利用统计检验方法对它们与太阳黑子11年周期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是:中国大陆地区M_S≥7.0地震中约66%发生在太阳黑子11年周期变化的谷值点前2年—后3年的时段内,在α=0.00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2019年底太阳黑子11年周期变化将达谷值
在硅和铁基底上同时进行CVD金刚石的沉积,利用硅基底上的金刚石成核感应金刚石在铁基底上直接成核。研究表明,和铁基底上不同的沉积过程导致了铁基底上碳了表面扩散的加强,从而了CVD金
阐述了在我国首次将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应用大于口径过江钢质管道的防腐工程,一次调试成功,通过长期运行,充分证明了阴极保护系统工作正常,性能稳定可靠,从电位监测数据明显看了
将导电粒子碳黑和铜粉分别与丁腈橡胶混合制备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其中碳黑/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呈现较强的正温度系数效应。讨论了掺入导电粒子浓度,结构和表
介绍了云计算仿真工具cloudsim,在描述其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了cloudsim模拟云环境下调度策略的过程。引入蚁群算法,并基于蚁群算法实现了对cloudsim中调度策略的拓展,并与轮循
文章对上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推进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结合既有公共建筑和既有居住建筑各自的特点,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体系。同时,分析
为了研究预应力碳纤维(CFRP)布加固钢筋混凝土(RC)方柱的轴压性能,根据预应力度和包裹方式的不同设计了10根RC方柱(包括9根加固柱和1根未加固柱)。通过RC方柱轴心受压静载试
USB可移动设备所造成的数据丢失日益严重,对USB设备有效的控制,可以阻止数据的泄露。该文主要研究基于Linux环境下对USB移动设备进行控制,并且从驱动模型和用户态这两个不同
本文从二硅化钼与几种先进高温材料的性能对比引进MoSi2的基本特性,根据各种应用领域对材料性能的不同要求,概述了MoSi2的改性方法和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