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决策科层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q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科层结构投资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企业科层结构投资有其自身的个性化特征,内部控制机制必须与其个性化特征相适应,本文通过分析企业科层结构投资的内部控制特征,从科层结构角度探究构建和优化内部控制制度。
  关键词:企业投资;科层结构;内部控制
  一、企业科层结构投资的内部控制特点
  1.与日常业务相比,企业投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决策的相关程序比较复杂。企业投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业务环节多且流程复杂,参与人员和参与机构较多,政府在管理方面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市场投资的机会变幻莫测,健全的投资体系是实现企业投资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有效的组织活动,处理投资决策环节中所遇到的各方面的问题;②投资管理环节复杂。企业的投资活动在业务流程上需要经过项目的开发、论证、评估、决策、监督、运作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③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投资活动能否实现预期目标会受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因素的影响;④评价标准不规范。投资结果在没有实施完的条件下缺乏规范的评价标准。
  2.通过企业投资的特点可以分析企业投资内部控制具有以下特征:①建立和完善以董事会为操控主体的投资战略决策机制。企业投资的战略决策在项目活动中的关键性作用不容小觑,经实践研究表明,董事会作为公司最高层次的操控系统,在战略决策环节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职责,建立完善的董事会投资战略决策机制,有利于减少投资风险;②建立和完善剩余索取權及控制权相适应的机制;③进一步提高业务流程的控制活动;④建立投资风险预警系统及控制机制。
  二、科层结构视角下探究构建和优化内部控制制度
  (一)治理层面的控制机制
  治理层面的控制机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最高层级,建立和完善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控制机制是治理层面的中心内容。
  1.控制目标方面,董事会要根据企业发展的整体目标和股东大会确定的投资计划,明确企业的投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投资战略;根据投资业务的性质及投资活动的风险因素,采纳企业的风险偏好;制定与企业风险偏好一致的投资计划;董事会加强对投资风险控制系统的关注的重视,对其进行定期监督、检查。
  2.对投资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根据投资性质、企业内部及外部条件发挥董事会的监督责任,降低企业战略决策的风险。
  3.治理层面的控制方法。针对治理层面的投资目标及风险,建立完善的控制方法:董事会内部建立专门的投资战略决策机构和投资风险管理机构;根据法定程序建立程序化的投资决策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决策人员体系;拓展决策结果的空间范围,广泛听取投资管理、评估部门成员的意见,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实施决策失误追究制度。
  (二)管理层面的控制机制
  管理层面的控制机制是指以总经理为首的各层经理对组织内的人员进行影响,落实董事会关于投资风险和控制政策的职责。
  1.在控制目标方面,管理层面、治理层面及作业层面的中间层级人员,必须根据董事会的投资战略和内外部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战略方案,并及时的对投资业务进行追踪管理,了解投资实施情况,发现异常,及时的采取控制措施并向董事会报告。
  2.管理层面根据企业的总体情况和管理投资风险,对投资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不同的策略,分散投资风险。
  3.针对管理层面的投资目标及风险,建立完善的控制方法:根据战略决策结果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根据投资活动的复杂性及风险性,加强管理层对投资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追踪管理;管理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的分工原理,实施岗位责任制,最大程度减少投资战略决策执行阶段出现的漏洞越风险。
  (三)作业层面的控制机制
  作业层面的控制机制是以员工为主体,通过相关程序及方法对资产内部或外部人员进行控制。
  1.在控制目标方面,理解上级下达指令,明确自身岗位职责,保证投资活动的高效完成。
  2.作业层面的员工要主动对投资活动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对投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进行分析与评估,并及时的采取措施化解风险。
  3.针对作业层面的投资目标及风险,建立完善的控制方法:根据企业的投资性质和和投资方式,制定不同的控制程序;严格遵守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保障资产安全;根据投出、取得资产的记录控制、取得投资收益的记录控制、投资处置资产的记录控制,制定严格的资产记录控制机制。
  (四)企业信息与企业沟通的优化机制
  科层结构的内部控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外部环境对内部控制模式的设计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捕捉有效投资信息,确保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需建立以下机制:①建立良好的组织和业务流程的沟通机制,保证企业的投资计划和指令能够及时的传达至各部门、各人员之间,使每个企业员工清楚自身在投资控制中的地位和角色,承担自身的工作职责;②建立常规报告机制和突发事件报告机制。投资战略过程中,投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员应按照常规报告机制,定期制定投资业务管理报告,向高级业务管理层汇报投资业务的开展情况,为高级管理层投资决策和控制管理提供信息资源;对于突发或意外事件,则需启动突发事件报告机制,证实时向高级管理层汇报,及时对投资决策、实施方案进行修正;③建立企业外部信息获取及沟通机制,企业应随时关注外部投资环境的变化,定期与投资咨询单位、证券交易公司、监督管理部门、股东等进行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投资决策和实施方案,有效的进行投资风险的控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机制,对企业科层结构投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和优化内部控制结构各个层面的控制机制,可以确保投资战略的科学决策和有效实施,实现企业投资风险分散化、投资损失最小化,减少投资决策在实施过程中错误和风险,保证企业投资活动及内部控制机制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治,张所地.我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效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7).
  [2]陈治,张所地.中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推动效应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3(1).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源是高校发展的基础,是否有优质的生源影响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招生工作现在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完成招生计划,更是高校赢得社会声誉,赢得良好口碑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做好招生工作,才能为接下来的一系列学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往年的招生工作往往更多偏向于吸引高分生源的报考,而在新模式下,考生在高一就要对将来报考的专业有所选择,需要及时转变思路,调整策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做好新高考制度背景下实
第一部分 项目背景及目的  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应广泛开展课程改革,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中职教育课程新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本项目目的在于通过调研,对比“双厂双师”现代学徒制与本地区企业生产中的需求的适应程度,从而明确“双厂双师”现代学徒制是否更能与实际企业生产相适应。  第二部分 基础调研内容与分析  一、调研方法和对象  调研主要采取问卷法、访谈法、毕业生反馈法、现场考察法、文献法等方法
期刊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已经不仅是人们进行正常生活与居住的场所,更多的是承载着一定的经济特性、文化特性、环境特性等功能,因此,进行城市环境设计就成为当前社会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服装色彩的审美要求不再像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以“灰蓝色的海洋”为主,而是在追求款式、材质、时尚、舒适度的同时,对服装的色彩也极为的
人才是世界上所有资源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好人才,对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