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立体定向放疗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疗对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与放疗联合可产生抗肿瘤免疫的协同作用。与常规放疗相比,体部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可对靶病灶实现高精度和高剂量照射,具有更强的抗肿瘤免疫激活效应,同时因剂量梯度陡峭,可较好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迅速控制局部病灶的有效手段;而ICIs是晚期NSCLC标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CIs与SABR联合使用可使晚期NSCLC患者获益,本文就二者合用的生物学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国内同行更好地运用这种新治疗模式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了解中国内地县(市)级医院的放疗人员及设备的基本情况并评价各放疗资源分布的公平性。方法以全国所有县(市)级放疗单位为研究对象,资料来源于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在2019年4月10日至9月20日期间,以线上问卷形式进行的第九次行业调查所得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集聚度对全国县(市)级医院放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中国东部地区县(市)级放疗单位191家,中部地区172家,西部地区仅59家,西部部分省份区域内无县(市)级放疗单位分布。西部地区人口较多
目的Meta分析调强放疗时代鼻咽癌诱导化疗(IC)联合单纯放疗(RT)与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CCRT)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已经发表的回顾性或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ofScience数据库,以2010—2020年发表的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的研究包括接受IC CCRT或IC RT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使用STATA12软件合并风险比(HR)、危险比(RR)及95%可信区间(CI),并应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了8项回顾性研究中的24
目的评估胸部放疗序贯联合PD-1/PD-L1抑制剂应用于诱导治疗后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前瞻性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项Ⅰ期临床试验和1项真实世界研究中的ES-SCLC患者,两项研究均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其中确诊时为广泛期、经系统治疗(化疗/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后、经胸部放疗和序贯PD-1/PD-L1抑制剂的患者入组。结果从2019年1月到2021年3月,共纳入11例ES-SCLC患者,全组年龄52~73岁,中位数62岁。5例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放疗(PORT)流程中含靶区纵隔移位规律和实施中期评估的价值。方法100例NSCLC术后N2期和R1-2切除并任何N期患者,以骨性解剖建立坐标轴,测量纵隔三维方向在PORT流程中的移位规律。采用WilCoxon、Kruskal-Wallis、χ2检验统计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临界值。结果纳入患者PORT流程中X(前后)、Y(左右)、Z(上下)方向纵隔移位分别为0.04~0.53、0.00~0.84、0.00~1.27cm,纵隔移位距离的大小顺序分别为Z
目的比较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CR)的患者等待观察(W
目的分析改良根治术后pT1-2N1期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LRR)部位及放疗对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国12家医院符合条件的5442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放疗和未放疗患者的LRR部位及不同部位放疗对复发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RR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全组中位随访63.8个月,395例患者出现LRR。无论辅助放疗与否和不同分子分型,胸壁和锁骨上区均为最常见的LRR部位。全组胸壁照射和未照射患者的5年胸壁复发率分别为2.5%和3.8%(P=0.003);锁骨上区照射和未照射患
目的介绍基于立体定向放疗(SBRT)技术的立体定向心脏放射消融术(SCRA),并通过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对该新型治疗方法进行综合评估。方法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被评估并纳入临床试验,受试者均接受了真空垫体位固定和四维CT模拟定位,本研究以计划靶区体积(PTV)为目标,采用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设计立体定向放疗计划,使用R50%、均匀性指数、适形性指数等参数评估治疗计划,并对比受试者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3例室性心动过速(VT)和1例室性期前收缩(PVC)受试者接受了处方剂量25
目的探讨应用胸腹平架固定装置的体侧与上举两种体位方式放疗时,肺癌、食管癌锁骨上区摆位误差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1年在本中心行三维放疗的Ⅰ-Ⅳ期肺癌和食管癌患者资料,比较两种体位方式(双臂置于身体两侧即体侧组和双臂交叉抱肘置于额前即上举组)的摆位误差。结果共纳入56例患者,其中体侧组31例(55%),上举组25例(45%)。全组共进行了424次CBCT验证,两组整体摆位误差在X、Y、Z方向上相近(均P
目的探究miR-21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侵袭以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RT-qPCR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和相邻非肿瘤组织、正常宫颈上皮细胞(H8)以及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ME180)中miR-21表达水平。通过CCK-8检测、Caspase3/7活细胞凋亡检测、伤口愈合试验、Transwell侵袭、克隆形成试验、蛋白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miR-21降低或RECK低表达对HeLa细胞活力、凋亡、迁移、侵袭、放射敏感性以及相关蛋白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
目的在U-net卷积神经网络基础上设计出混合注意力U-net(HA-U-net)网络用于全脑全脊髓临床靶体积(CTV)自动勾画,并与U-net自动分割模型分割结果进行比较。方法研究回顾了110例全脑全脊髓患者数据,选择80例用于训练集,10例用于验证集,20例作为测试集。HA-U-net以U-net为基准网络,在U-net网络输入端加入双注意力模块,同时在跳跃连接中加入注意力门模块来建立全脑全脊髓CTV自动勾画网络模型。评估参数为戴斯相似性系数、豪斯多夫距离和精确率。结果HA-U-net网络得到戴斯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