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探究教学激“疑”四法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steelp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虽然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的探究教学模式不尽相同,但大体都分四步进行,即设定情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同时产生新的问题。只有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才能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所以,探究教学与问题意识相辅相成,在探究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
  
  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只有学生“不怕”了,才会敢于提出问题。这里的“不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不怕”老师,即对老师的知识权威敢于提出质疑,敢于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二是“不怕”教材,即对教材的一些观点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自己的观点存在错误;三是“不怕”同学,即不怕同学因自己的问题“不够精彩”而笑话自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培养其问题意识,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不仅要培养越来越多的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的态度。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质疑
  
  “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时,才是有效的”,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的原有知识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冲突的最好的催化剂,能使学生意识中的新旧知识间“矛盾激化”,从而使之“生疑、困惑”,寻求解疑出困的途径和方法。
  例如,在教学“垂直分异规律”时,笔者给学生出示了一组自己在云南丽江玉龙雪山旅游时拍摄的不同高度的景观图片,与学生一起欣赏。欣赏完毕,笔者问学生:“看了这组照片,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有什么疑问?”开始时学生说法各异,但最后都集中到了“为什么同一座山不同高度自然景观会不同”这一点上。这时笔者告诉学生,并不是只有玉龙雪山存在这样的现象,世界上的很多高山都有“海拔不同,自然景观就不同”的现象,如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上终年积雪、横断山脉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等。
  
  三、联系生活实践,激发学生质疑
  
  按照新课程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笔者曾带领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考察了文溪,讲解当地人民为“送一江清水到下游”所作的努力和经济上的“牺牲”。在考察过程中学生产生了种种疑问:“20年前的文溪也是这样的吗?”“文溪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促使文溪水质发生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还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使文溪的水质变得更好?”等等。再比如,学习城乡规划相关内容时,笔者找来本地街区改造的相关地图,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新兴街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进行科学规划安排等等。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既可以是“实地走访式”的,也可以是“纸上谈兵式”的,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又能激发他们爱家乡、为家乡的美好明天而努力的思想感情。
  
  四、通过观察漫画。启发学生质疑
  
  地理教材内容抽象、枯燥。漫画以其新颖别致在教学中备受学生的青睐,恰当地利用漫画,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观察力与思维能力,诱发质疑。当然,学生对漫画的理解能力也许并不十分深刻,而只局限于表面现象。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学生这种对漫画的好奇,正确地引导学生分析画面,剖析出漫画所表现的实质问题,真正把这种吸引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如讲解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时,笔者曾选用了漫画“小鸟的悲哀”,画面上小鸟“请把我带走吧!”的“哀求”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同情心,“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小鸟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求”“人为什么要破坏小鸟的生存环境”“今天小鸟的哀求预示着人类怎样的明天”“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小鸟发出这样的哀求”等等。要顺利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必须认真阅读漫画中的内容,并联系前面所学的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见,这种教学重在强调学生在接受感性认识之后产生兴趣,再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从而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一次成功的探究教学过程,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新知识的教学任务,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在探究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习新知识中发现新问题,带着新问题继续去探究,从而实现知识水平的螺旋式上升。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快步走进我们的课堂,为语文课插
2006年5月至2008年7月,在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测定了不同年龄、不同种植方式的广东松(Pinus kwangtungensis)幼苗的存活率、株高和基径等指标,以期为国家保护植物广东松的保育提
盆栽试验研究了Cd胁迫对水稻(扬稻6号和粳稻941)颖果充实过程中颖果鲜干重、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以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d胁迫:(1)降低了颖果淀粉合成关键酶的活性,
体育职业学校的课余竞赛是思想意志品德教育的一部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识到,经常开展多样化的体育竞赛活动也是一条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采用蛋白组学方法筛选穿心莲内酯衍生物(AL-1)抗过氧化氢诱导胰岛RIN—mβ细胞凋亡的差异蛋白质分子并探讨其作用分子机制。结果显示:AL-1浓度依赖性地提高H2O2处理的胰RIN-mβ
为了评估拟除虫菊酯农药对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环境的毒性效应,研究了氯氰菊酯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的毒性效应及其对叶绿素a(Chl.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
2006年秋季对上海城市不同绿地类型土壤进行采样,其中包括居住区:华东师范大学一村草地类型(A);公园:上海植物园乔木类型(B、C)、灌木类型(D)、草地类型(E);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校区绿化乔
在调查鄂尔多斯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状况的基础上,以意愿评估法(CVM)为依据,设计了250份问卷,调查了鄂尔多斯地区居民对沙棘景观服务的支付意愿(WTP),并利用SPSS软件
识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感受音乐魅力,掌握音乐技能,有利于学生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实践活动。人音版教科
从巨鹿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现状,看到手工原始拆解、焚烧、填埋、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中分析了形成这一现状的历史原因、法律上的欠缺、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原因,提出了从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