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术后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来源 :护士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s245324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及仪器设备的不断发展,我国每年介入治疗的完成呈递增趋势,但随之而来的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也被广泛关注。其中最常见的是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还会延长其住院时间。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法,对CHD患儿介入术后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后期制定全面及多层次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空间失重环境可引起人体体液头向转移、肌肉萎缩、骨丢失消化道功能紊乱等-系列生理适应性变化。完整的肠黏膜屏障在抵御外源性抗原入侵机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失重/模拟失重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失重/模拟失重对肠道黏液、肠黏膜.上皮屏障、组织形态和通透性造成影响;在肠黏膜免疫功能方面,失重/模拟失重影响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影响细胞因子的分泌;失重/模拟失重亦对肠黏膜微生物的组成造成影响,破坏肠道稳态,进而增加肠道疾病的易感性,这或会影响航天员机体健康。同时探讨了失重/模拟失重对肠黏膜屏障损伤
目的糖尿病患者对并发症的恐惧是疾病发展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恐惧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的自我管理及主观幸福感。笔者对并发症恐惧的概念、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现状进行综述,提示医务人员应关注年轻、女性、糖化血红蛋白高及并发症个数多等患者的恐惧心理状况,加强质性及量性研究的评估,采取相应措施,使适度并发症恐惧成为自我管理行为的驱动力。
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应用中非常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细分领域的概况,同时阐述了人工智能的符号主义、连接主义、行为主义和统计主义4个学派以及深度学习、强化学习、迁移学习的主要思想与特点。然后,详细介绍了关于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应用于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并且对产品转化应用进行统计分析,举例说明大样本、多中心的医学影像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最后,从人工智能学派、学习方法和医学影
目的了解冠心病住院患者心脏康复需求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7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泸州市人民医院和泸州市中医院的436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心脏康复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需求中,自主性为(16.10±3.42)分,过程焦虑为(19.71±3.38)分,结果焦虑为(11.06±3.26)分;低自主性64.9%、高过程焦虑60.1%、高结果焦虑60.8%,均>50.0%;Logistic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