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资源整合助北京高校信息化发展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NENGW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北京市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中的挑战,为进一步促进北京市高校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北京市教委启动了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经过三年建设,初步形成了适合北京市高校特点和需求的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总体框架,本文总结了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主要环节的实施经验,为开展市级高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校 特色教育资源库 总体框架 建设环节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5-0049-03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高校根据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然而,现有以数字图书馆、课程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建设模式,面临以下三方面挑战:(1)现有高校数字图书馆和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方式主要是系统的、程序化的科研和教学成果的数字化,这难以满足教学、科研活动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灵活化的教学、科研需求;(2)现有高校数字资源建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校内教师和学生,如何发挥数字资源的优势服务于学习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全新的、紧迫的课题;(3)目前,我国非常缺少优质的能够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这不利于网络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北京市高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文化艺术网络资源整合,是对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如戏曲、舞蹈、服饰、音乐等特色资源进行统筹建设的尝试。因此,如何深入开展特色资源建设,搭建开放共享的文化信息资源管理架构,并最终为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习型社会公民素质和传承中国文化遗产的文化战略服务十分值得深入研究。
  
  
  
  一、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概述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2006-2010年北京市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旨在通过加快网上特色资源建设推进北京市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全面调研北京市高校信息资源建设情况和需求的基础上,北京市教委于2005年启动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作为北京市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旨在围绕北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高校各类特色资源整合、应用、共享为核心,突出北京文化特色,重点建设一大批具有高校专业特色的特色教育资源库,促进优质特色资源的共建、共享、流通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北京高校特色的教育资源体系,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教学、科研、服务要求,为教育系统内部及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服务,这成为当前“深化信息化应用、推动北京文化之都建设、培育公民人文素养”的现实需求。
  
  二、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总体框架分析
  
  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是一个涉及多个单位、多种角色的广泛参与的项目,为促进特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应用,发挥项目的最大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项目总体框架。
  如图1所示,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是在北京市教委统一部署、监督、协调与管理下,以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习型社会的公民素养、传承中国文化遗产的文化战略为最终目标,以突出北京文化特色为重点,以北京市高校的自身优势为突破口,立足高校自身已有的资源储备基础和高校学科发展规划,由特色教育资源建设承建高校、专业科研机构、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参与的项目。
  
  三、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环节分析
  
  从总体上看,项目建设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即特色资源生产环节、特色资源规范管理环节以及特色资源运营服务
  环节。三个环节互相支撑,共同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
  1.特色资源生产环节
  特色资源生产环节决定着资源建设的质量。北京市教委首先制定了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规划(2005-2010年),涵盖艺术设计教育、服装艺术教育、印刷包装与新闻出版教育、建筑与城市规划、奥运体育教育、首都旅游、民族音乐教育、戏曲艺术教育、影视教育、舞蹈教育等领域,制定了项目指南和项目管理制度,由通过申请立项的特色教育资源承建高校具体承担主题资源包的建设。主题资源包是指围绕某一主题将相关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涵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类素材、内容关联、主题索引的资源集。主题资源包的生产环节主要包括确定主题资源包的选题、明确网站信息架构以及资源素材的收集、加工、制作等过程。经过3年建设,项目共完成了134个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资源包,各个主题资源包网站结构设计体系完整,页面美观合理,内容科学,组织合理,特色鲜明,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舞蹈艺术教育专题中国古典舞主题资源包界面如图2所示。
  各高校将建设完成的主题资源包全部放置在校园网上,供本校及其他兄弟院校师生免费使用,并完成所有主题资源包的包编目、有价值的媒体素材编目,最后整合到特色资源网(http://www.sres.bjedu.cn),供广大用户在网络上方便地浏览、查询、检索、下载和应用。
  2.特色资源规范管理环节
  特色资源规范管理环节保障着资源生产环节的效率、效益以及资源运营服务环节的应用效果。北京市教委组织相关专业研究机构开展特色资源相关标准规范、可持续发展策略、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这些工作对于推动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标准化、规范性和搭建开放的北京市高校特色教育资源管理架构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主要包括:
  (1)研究特色资源分类体系与组织方式。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形成了学科分类、文化特色分类两种相互交叉的特色资源分类体系。其中,学科分类是对资源内容进行组织的基本依据,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92];文化特色分类是为了充分体现特色资源文化特色,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基础,根据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目标,从文化角度对特色资源的分类。特色教育资源分类体系为开放性结构,可进行适度扩展,对于需要扩展的值与编码,经审定之后纳入资源分类体系中。在特色教育资源分类体系下,形成了特色教育资源组织方式,即以学科分类作为对资源内容进行组织的基本依据,在此基础上采用文化特色分类来进一步组织资源,每个主题特色资源包及其内部媒体素材均可以从属于不同的分类体系。
  (2)制定特色资源元数据规范。在教育部颁布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基础上,结合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特点和各高校需求,制定了《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资源元数据规范》,保证将建设的特色资源的基本属性结构一致,提高用户查找、评估、获取和使用特色资源的效率,实现资源在区域内的广泛共享,同时也为不同资源库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奠定基础。该规范包括主题资源包元数据和媒体素材元数据两部分,分别对主题资源包本身及其内部有价值的媒体素材进行描述。其中,主题资源包元数据包括8类19个分项;媒体素材元数据包括7类27个分项,分别描述了特色资源的常规信息、状态特征、技术特点、教育教学、知识产权、分类体系、文化内涵、内容结构体系等各方面信息。
  (3)开发编目软件工具。为有效促进特色资源元数据规范的实践应用,保障特色资源编目质量,减少特色资源编目中的重复工作,开发了特色资源编目软件工具。该编目软件工具具有资源包编目、资源素材编目、模板管理及应用、资源素材自动编目、数据库-XML映射等主要功能,具有资源属性自动感知、属性界面自动生成并自动布局、编目任务自动记录等特色。
  (4)制定特色资源管理办法。在广泛深入学校调研、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从法律意义的责权利角度上,研究特色资源版权保护机制与管理办法,并制定《北京市高校特色资源建设管理办法》,规范各高校特色资源的建设、提交与传播行为。在此基础上,组织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专家,对各高校进行特色资源电子版权保护培训,提高项目组合理合法使用网络资源的法律意识。
  (5)探索可持续发展策略。由于此项目持续时间长,覆盖面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项目渐进滚动式发展、项目分级管理、主题交流机制等可持续发展策略。
  (6)开发项目绩效管理系统。以提高特色教育资源实际应用效果与效率为出发点,开发项目绩效管理系统实现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申报、建设、评估、考核等全程性的管理。主要包括为高校特色教育资源平台提供标准化接口、特色资源在线导入与审核、特色资源版权标注与管理、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效果绩效考评等功能。
  3.特色资源运营服务环节
  特色运营服务环节展示特色资源建设成果,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广泛流通。目前,北京市教委建设了特色资源网(www.sres.bjedu.cn),首页如图3所示,旨在探索实现北京市高校间图书、特色资源、课程资源等各类资源整合共享的有效途径,研究解决版权保护等资源建设中的关键性问题,初步搭建一个支持校际特色资源共建、共享、交流、合作、交换的管理和运营平台,并首先以特色资源建设高校为试点,展示高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成果,以实现优质特色资源更大范围内的共享,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同时面向社会开放,为公民文化素质提高、为首都文化事业和经济发展提供服务,逐步建设覆盖所有高校的分布式特色资源共享体系。
  项目经过3年试点建设,在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项目承担高校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项目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经过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在网络资源建设理念、网络教育资源内容、网络资源建设方法和技术、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截至2008年,项目已经建设了134个主题资源包,整合图片近75万张,音视频4.4万个,编写文字670万字,初步形成了北京高校特色教育资源体系,为各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文化艺术教育信息资源支持。2009年,在项目推广阶段,将完成73个涵盖电影、服装、设计、音乐、舞蹈、印刷、体育、建筑等领域的主题资源包建设,将整合图片30万张,音视频1.7万个,编写文字400万字,完善特色资源网,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教学、科研、服务中的共建、共享、流通和应用,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学习型社会的公民素养、传承中国文化遗产服务,推动北京市高校信息化向现代化目标迈进。
其他文献
你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吧,哈哈,咱们可以好好玩啦。
无论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还是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幼儿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存在一定序列的“發展阶梯”的。  与此相应,教师的支持理当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在鼓励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敏于观察并发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提供适宜的教育支持。  案例中,嘉阳探索多米诺骨牌的历程(见下图1)充分反映了幼儿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渐进性特征。而教师对嘉阳的观察引导也展现了基于最近发展区的适宜性支持。  从儿童的认知发
荐书:《在中国屏风上》  作者:[英国]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1919—1920中国之行的作品)译者:唐建清  读书笔记:小暖米米  读毛姆的这本书,一直读到合上书页,把书的封面封底又看了一遍,依然觉得是在阅读另一个国家的奇闻逸事。是的,“奇闻逸事”,很显然,这是毛姆,或者西方在东方最想寻觅的明亮宝石,碧绿翡翠。而作为读者——作为另一个“奇闻逸事”的捕捉者,一个出生在这“神秘”东方的东方人——一
蓝蓝姐姐 Story book 签约作家。一直在路上,不停做事,爱一切新鲜事件,内心永远17岁。愿意倾听成长的声音,喜欢分享成长的体会。她的愿望是成为一个温柔而宽广的树洞。同学们,你的烦恼心声,都不妨说给姐姐听。邮箱:S74961040@qq.com  蓝蓝姐姐:  你好!  我是一名初三的同学,眼看就要中考了,但我最近实在是很烦,因为我的爸爸妈妈经常吵架。  他们经常吵架,总是因为很小的事情吵起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他们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是对教师的新要求,我们必须以新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以一种全新开放的教学形式,通过有效的教学,来达到这一要求。为此,我设计了《可爱的草塘》的教学。  《可爱的草塘》描绘了一幅北大荒的草塘景色美丽、物产丰富的画。课文在叙事抒情的过程中,自然地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变化,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体会句子所含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让新理念走进课堂,如何让新理念渗透于教学,从而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从教以来,我深刻感受到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易遗忘,总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然而,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时期,打好基础、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对其非常重要。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摆脱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注重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思想和方法,能使他们受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语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解读语文新课标,词语教学的基本要素有三——理解、积累与运用。所谓理解,就是知道词语的意义,包括本来意义和语言环境中的特殊意义;所谓积累,就是储备,就是将学过的词语贮存到记忆仓库之中;所谓运用,就是在口头或书面交际之时,提取相关词语组成句子、片段乃至篇章,表情达意。从语文教学目标的视角来看,词语的理解与积累属于认知领域,词语的运用属于技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帮助学生辨清是非、去伪存真,揭示知识的本质,构建知识形成概念,更能帮助学生发展思维,提高能力。那么,怎样的问题才是适时、有效,才能促进学生思辨,使学生的认识走向深入呢?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情境设问,让学生在思辨中把握本质  三年级下册的“认识分
诗歌是这样一种东西  我走在大街上看到的身世  小巷深处一株古槐的皱纹  即将成为书签的那枚枫叶  以及日日夜夜回家的水  阳光抚摸在这些物質上  把你带到生命中某个温暖的瞬间  但不仅仅是这些  当我被不明真相的力量击倒时  总有个声音对我说  ——站起来
“那双耐克鞋呢?”高远从S城出差回来不久后的一个晚上,妻子问他。  他们正穿过步行街。高远趿着儿子的旧匡威,实心橡胶底,有点儿沉,还打脚。脚后跟那里磨得直疼。  他不动声色地急往前走,像是被马路歌手的表演所吸引。  “鞋呢?”妻子追问,“那可是新鞋。出差回来就没见你穿过。”  高远已经超前两步。步子迈得再大再急一些,就可以拉开三步。三步差不多就是两米。这么热闹的街上,她说什么,他就不是装的听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