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图形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xiand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学科,也是当今社会一门较新的设计门类。对于展示活动而言,如何将展示空间更好地呈现,展示设计的方法和效果是成败的关键。通过分析展示设计的现状,引入环境图形设计理念,利用环境图形的表现形式提炼设计方法。从品牌特征、环境协调、体验参与三个方向研究环境图形的设计策略,使得展示设计更个性化、艺术化、人性化。在展示设计中引入环境图形设计的理念,不仅丰富了展示形式,同时可以营造更好的展示氛围,使参观者、空间、展品在特定的展示活动中形成和谐的共融体。环境图形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之上增加体验互动,使人们进一步实现精神审美和价值认同,进一步增强对展示环境的认可和记忆。
  关键词:展示设计;环境图形;符号图形;品牌特征;环境协调;体验参与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商业时代的审美变迁,环境图形设计在商业环境中体现出了独特的魅力。环境图形是一门“亲缘关系”复杂的交叉专业,与环境艺术、室内设计、视觉传达、广告营销、产品设计和交互设计等有直接的交集,它所涉及的领域还包括数字媒体技术、信息软件设计、建筑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等[1]。在新的商业模式下,生动、灵活的环境图形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展示设计,通过环境图形在特定的空间中建立情感交流以及传达信息。
  1 环境图形概述
  环境图形泛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通过绘、写、描、刻、印、多媒体等方式在建筑立面、导视系统、设施工具、公共装置、展示陈列、室内空间等出现的,能对空间进行艺术美化,且能有效传达信息,并起到加深印象和广泛传播效果的图形符号或画面。环境图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岩石壁画,后发展到古代建筑图案,再到近代各种空间设计中的装饰风格。而从20世纪以来,环境图形多用于解释性展示作品,发展到21世纪,更多的环境图形已经进入了体验式发展时期。体验式发展时期的环境图形必将扮演着日益重要、多元的角色,同时通过自身的独特性维持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1.1 环境图形的应用方向
  环境图形设计通常应用在三个方向,即导览导视方向、环境氛围营造和展览展示方向。通过环境图形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特定的空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传达。
  1.2 环境图形设计的作用
  环境图形作为重要的视觉形象语言,从传播学角度看,它具有符号化、意象化等特点,通過其可记性、可读性,使得展示效果更加鲜明化、风格化、典型化。从心理学角度看,它可以创造神秘感、共鸣感和认同感。
  2 环境图形与展示设计之间的关系
  2.1 展示设计的概述
  展示设计是将一定的信息内容通过吸引、传达和沟通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向观众宣传,从而对观众的心理、思想与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艺术形式[2]。
  而在多元化、综合性、信息化的社会趋势下,这种在既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通过环境图形设计的艺术语言以及空间设计精心创造的独特空间效果,不仅有宣传和展示的作用,还能让参与者在其中互动,完成多项事件活动。
  2.2 环境图形在展示空间中的功能和作用
  环境图形能通过文字图形、符号图形等造型语言打造一个展示空间,这个空间能准确传递信息且功能分明,还能带给观众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强烈的视觉印象。能通过其视觉冲击力、意象感染力、语言号召力最大限度地把观众的视线聚焦到展会上,并且形成独特记忆。
  2.2.1 信息传播功能
  如今,信息化发展快速,人们的时间显得极为宝贵,相对于阅读烦冗的文字,更多人希望能从环境图形中第一时间得到信息。而环境图形在展示空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对一个主题空间、一个地点、一个事件,还是一个人物或对象的介绍,都需要环境图形的应用。
  2.2.2 艺术传播功能
  除了相关信息传达载体的功能外,为展示空间提供艺术传播功能才是环境图形最主要的作用。“颜值”社会的到来使得展示空间对美学价值、艺术价值、传播价值的要求更为苛刻。多元化、综合化、复杂化的展示空间通过环境图形的艺术传播功能让观赏者从视觉和情感方面产生共鸣。
  2.2.3 营造展示空间的气氛
  第一,增强空间展示效果。环境图形可以增强展示空间的个性化、独特化、风格化,营造空间的特异性和灵活性,不仅可以出现在硬装材料、软装配饰上,还可以应用在灯光系统或多媒体设备上。
  第二,提升品牌内涵。商业空间不仅要具有基础的展示功能,还要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表现,即情感体验需求和反思层面的需求。更为人性化和互动性的展示空间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第三,拓展媒介展示方式。通过环境图形设计,图形设计并不只是二维的呈现,也不仅出现在印刷物料和显示屏幕上,通过现代技术应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可以将环境图形以三维、四维等形式呈现。
  3 展示设计中环境图形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环境图形设计可谓是一种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手段的复杂的系统设计,实现方式多样且不断创新。但无论环境图形的实现方式怎样创新、视觉效果怎样惊人,其根本的实现途径都不会脱离图形语言的本质[3]。
  在独特的展示空间中,环境图形的呈现形式有很多,其中包括LOGO、VI辅助图形、IP形象、装饰图案、信息可视化图表、数字和文字排版、插画图案等具体图形。而环境图形的表现形式则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结构表皮图形。结构表皮图形是指在展会展台的外立面结构上采用的根据不同的材质、工艺、机理构建表现出来的独特图形。为了加工使用方便,材料往往事先被制成一定的形状,按照其形状可分为颗粒材料、线性材料、面状材料以及块状材料[4]。此类环境图形多由建筑材质的物理特征和装饰手段决定。通过结构表皮材料的搭建工艺让参观者形成一种独特的感官认知和记忆认知。   第二,传达解释图形。传达解释图形是指在展会空间内出现的信息可视化图表、SLOGAN标语图形等为了让参观者在短时间内理解并记忆品牌特征及文化的图形。这类图形传达出来的信息都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理解性和传播性。
  第三,品牌象征图形。品牌象征图形可分为品牌LOGO、品牌辅助图形、品牌IP形象图案等。在品牌形象宣传中,辅助图形及IP形象图案能系统地丰富VI设计整体内容,通过统一视觉图形符号有效传达信息,辅助视觉识别系统补齐短板,加深消费者对企业的印象。
  第四,参数化图形。参数化图形是一种图形形式,建立在数学模型参数之上。这里所说的数学模型除了理性思考与计算机的结果之外,还包括自然界中提取的抽象模式[5]。例如,雪花形状的六角晶体、化学元素的苯环结构、自然界的DNA螺旋结构等都是参数化图形设计的灵感来源。为了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可以用参数化图形带来这种震撼的视觉体验和强烈的感官感受,由此可见,参数化环境图形设计在现代展示设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第五,交互体验图形。交互图形让作品、参观者和环境建立连接关系,是三者重要的纽带。交互图形创作是基于数字技术、传感技术、LED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呈现动态图像、光影图像或其他技术图像,通过参观者与图形的交互动作使其展示内容被充分传达,独特的演绎媒介也帮助其实现多角度的艺术化呈现,给现代展示设计提供了新的艺术创作方向。
  第六,氛围装饰图形。氛围体验图形主要体现在展示空间的局部氛围营造,多与装饰相关。独特的图形构建出单独的小场景,可将展示的物件或传达的意境通过氛围塑造出独特的表现力。氛围图形构成不仅仅是二维图形的呈现,很多时候也有三维立体的物件构成,通常目的是创造视觉冲击力,让参观者聚焦视线,并融入当下的局部空间,享受美好的氛围。
  4 环境图形在展示设计中的方法探究及应用
  笔者以自己的展示设计案例——LVNENG(绿能)电动车展台(见图1)为案例分析讲解,说明环境图形在展示设计中的设计方法。通过品牌特征、环境协调、体验参与制定出设计策略。第一层面,根据品牌特征进行项目解码,了解品牌需求,完成品牌调研。第二层面,根据环境进行协调预判,完成场景主题建立和空间特征提取。第三层面,增加体验参与,融入情境带入感,增强互动体验感。
  设计阶段:将品牌方的设计要求根据运行环境、系统功效和目标体验三个层面利用三角模型归纳提炼设计方向,通过初步环境图形提炼(见图2),提炼环境视觉图形。例如,表示LVNENG品牌潮酷、运动主题风格的结构表皮图形——集装箱纹理,代表企业形象的LOGO、SLOGAN、吉祥物等解释性图形,能起到营造局部展品氛围作用的背景气氛装饰图形等。
  5 结语
  环境图形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专业,目前关于其探究大多为建筑和导视方向,在展示设计领域的探索较少。而展示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设计学科,在设计领域的表现方式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本文通过分析具体环境图形在展示设计中的各种表达形式,探究多维度的设计方法,基于人、空间的交互提出三个层面的需求定位。通过空间和平面的融合,营造独特的视觉氛围。在未来飞速发展的时代,个性化、定制化、藝术化、科技化的展示形式将成为商业时代的产物。环境图形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探索不仅促进了环艺设计领域的发展,还对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章宏泽,何玉莲.环境图形设计——从导视到体验图形[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9:25-26.
  [2] 马琳.展示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40-42.
  [3] 饶黎.图形的力量——环境图形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4] 郑建启,刘杰成.设计材料工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5-106.
  [5] 李晋尘.参数化图形设计分析[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4.
  作者简介:冯漉(1989—),女,吉林通化人,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图形设计、符号设计。
其他文献
植物造景是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南京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从造景形式入手,根据景观所处的场地定位、功能特点,分析其造景的植物选择、空间营造和景观效果.
摘要: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体验式的环境空间设计。本文旨在通过探讨研究沉浸式体验,为将来的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从发展景观设计、探讨沉浸式体验景观的目的出发,结合新时代科学技术手法,以及沉浸式体验设计的交互体验,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总结出一种运用沉浸式景观设计原则进行当代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并指出要通过对国内沉浸式体验景观案例的研究,打造出符合
摘要:本文以知网数据库中主题词为“绿道规划”的599篇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利用软件CiteSpace5.7使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其研究方向及论文发表进行直白、可视化的解析。通过对相关关键词、年发文量、关键词突现、关键词分布时间线等的数字解译,归纳出绿道规划的研究热点,并且展望未来绿道规划的研究趋势,借此为后期绿道研究的深化提供便利。  关键词:绿道规划;文献计量法;研究进展  0 引言  绿道这
Mastering any physical skill, be it performing a pirouette, playing an instrument, or throwing a baseball, takes practice. Practice is the repetition of an acti
期刊
摘要:当前,中国传统音乐不断汲取世界优秀文化的精髓,经过长年累月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时代特征,古筝作为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发展流程将此变化表现得十分明显。本文通过对古筝的形制、演奏法及其艺术内涵等方面的探究初步推断古筝艺术特征的演变,进而反映出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引发更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古筝艺术;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  0 引言  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
摘要:时间作为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康德和柏格森的时间观及其论证各具特色。康德认为时间是一种先验感性直观形式;而生命哲学家们认为生命应该是绵延的,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一个个静止瞬间的叠加,这就有了柏格森的绵延即时间。本文从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出发,研究康德和柏格森二者时间观的异同。  关键词:时间观;康德;柏格森  1 康德的时间概念  牛顿和莱布尼茨对时空观的论战引发了康德对时空问题的关注。牛顿和
摘要:乡村儿童美育是城乡教育统筹和乡村振兴发展的薄弱环节,相比城市儿童美育中学校美育和家庭美育起到主要的作用,在鄉村儿童美育工作中社会组织的参与更多。本文在价值共创的理论框架下,以湖南永州大元社作为案例地,对乡村儿童美育的价值共创机制进行梳理,包括儿童、社会组织的共创动机、共创行为和共创结果;并就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儿童美育、回应儿童美育需求并实现儿童美育的价值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促进后扶贫时代我国城
Chapter 1 Gabriel Oak falls in lovern芭丝谢芭骑马时“不够淑女”的举动被盖伯瑞尔偶然瞧见.这虽然令芭丝谢芭本人感到窘迫,却给盖伯瑞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nAs the sun w
期刊
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育.校园公共空间对教育的作用逐渐凸显,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对校园公共空间造成的影响,总结出校园公共空间的
摘要:现代大学是一个多元利益相关的组织,在高校内部决策中扩大学生的参与权,把与学生利益相关且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事宜交由学生决策,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高校治理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学生参与;内部决策;民主意识;治理  随着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民主观念和民主权利日益凸显,高校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缩影,也需重视内部民主权利的改革。长久以来,党政权力和行政权力在我国高校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