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例肾性骨病的病理研究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qing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性骨病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性骨病。我们收集了5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髂骨活检标本,描述了它们的病理变化,并根据发病机理进行了病理组织学分类。肾性骨病的主要病变特征是:纤维性骨炎、骨吸收增强即破骨活跃和破骨细胞数量增多、骨样组织增多包括骨母细胞性骨样组织和无细胞性骨样组织增多、骨改建活跃、铝沉积于骨组织等。肾性骨病的病理组织学分类为下列3型: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性肾性骨病、骨软化、混合性肾性骨病。本文中讨论了肾性骨病的发病机理,提出了铝中毒在肾性骨病发病中的意义。

其他文献
急性心肌梗塞的药物治疗
期刊
用一组单克隆抗体(MoAb)对6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进行免疫学分型的特点,结果表明ANLL中髓系抗原表达率的顺序为CD15>CD33>CD13>CD14,极少同时表达淋巴细胞系抗原。髓系膜表面抗原的表达不仅是是ANLL的诊断依据,而且还有利于判断预后,CD33/CD13<1完全缓解的机会大于CD33/CD13≥1者(P<0.05),CD15阳性则预示该患者有可能长期生存。
γ-谷氨酰基转肽酶(γ-GT)是一种催化γ-谷氨酰肽分解,同时将γ-谷氨酰基转移到其他氨基酸和肽的质膜结合性糖蛋白。最近10余年人们发现某些组织癌变时γ-GT活性会发生特异的改变。γ-GT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酶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对白血病患者白细胞γ-GT变化的研究尚少,国内目前还未见报道。我们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2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与血清γ-GT活性,以探讨γ-GT与白血病的关系及临床诊断价
期刊
第四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于1992年11月1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251篇,5名日本学者应邀出席并作了报告。
期刊
在1991年7月至1992年10月间收治的17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病人中,既有病前腹泻史,又有血中抗空肠弯曲菌(CJ)IgM抗体阳性者5例,符合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标准。较同期同一地区的非GBS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及正常人中的感染率要高。该5例CJ肠炎后伴发GBS病人的特点有:均为农村病人,青壮年及儿童为主,夏秋季发病,与CJ肠炎的流行病学特点相似。其中2例需要辅助呼吸,似较同期非CJ肠炎后的
50年代,自Safar等提出复苏术并应用于临床以来,经过许多人的通力合作和深入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近年来,于心脏骤停后有关体内病理生理变化的研究已深入到亚细胞水平,并且不少科研成果已应用到临床,从而大大改进了复苏术的规范和措施,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复苏学(Resuscitalogy)。下面,仅就心脏猝死后机体内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复苏操作技术等方面的主要进展
期刊
分析了50例自发型心绞痛(SA)患者的临床和造影特点指出单纯SA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阻塞性病变均较轻,非闭塞性冠脉痉挛可能是诱发SA的主要原因。而SA合并劳力型心绞痛(EA)患者,当心肌缺血相关的冠脉狭窄达90%时,其SA发生率最高,提示除冠脉痉挛因素外,冠脉生理性张力变化以及其他影响局部血流的因素均可能起到诱发SA的作用。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一例
期刊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一例
期刊
特殊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三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