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提高小学生“深阅读”能力的策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HU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专注于手机或者电脑游戏,比起上个年代,阅读数量大大减少,对于文章总是浅尝辄止甚至囫囵吞枣,失去了品位文章的乐趣,这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为了防止学生文学素养走下坡,使学生对文学感兴趣,教师就需要具备一些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深度阅读;学习能力;小学生
  引言
  小学生的智力、各方面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当读到课本上一些“大家”的文章是难免有一些难度,大多数小学生仅仅是停留于文章的表面,没能深刻了解到文章所想表达的真正含义,这对小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因此需要指导教师耐心,细心地去帮助他们。
  一、小学生“深阅读”能力的现状
  1.1学生不喜欢钻研
  对于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研究琢磨,目前的小学生只是沉浸于表面的学习,没有做到深度理解,更没有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味文中赋予的深切的情感,只是半知半解地机械地学习。
  1.2教师教授工作不到位
  教师是课本和学生沟通的桥梁,目前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读、背、写,以为这样就可以学好语文,殊不知这样根本没有办法学以致用,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提高小学生“深阅读”能力的策略
  2.1课堂氛围与情感表达
  小学生自我控制力差,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很难集中注意力的,如不能集中课堂注意力就更不必谈深入阅读文章了,所以必须保持一个良好的听课环境。这首先需要教师管理课堂秩序,保持安静,其次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心思不在课堂上的学生时,必须及时制止,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与教师有眼神交流。其次,就是教师本身,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有驾驭全场的能力,表现在肢体动作适宜,善于流露情感,能够渲染氛围,把每位学生都引入文学的殿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举例。
  以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为例,整片文章文笔不多,但是所表达的情感很丰富,教师需要尽可能地表达。如“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读到这句话时教师要加重情感,并嘱咐学生要注意品味其中的情感,提问学生所捕获到的信息,如有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布置课下作业,找出本文三处此类的细节描写,并且模仿一句。只有教师这样带着学生阅读,才能使学生做到深度理解、举一反三。
  2.2制造场景,深入其中
  对于一些修辞较多的文章,小学生的确会感到晦涩难懂,这时候作为他们的指导教师必须切实解决这些问题,不可以掉以轻心、含糊而过,以下有几个简单的方法。
  对于一些景物描写的文章,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珍珠泉》等。教师应当从网上找出来一些实景图片,先让学生观看图片自己写一段话,然后讲课文,为的是将学生带到作者笔下所描述的场景,这样更容易理解。对于一些作者描写的陌生事物,教师必须细心讲解,如《落花生》,教师应当从网上找到相应花生种植的视频,充分利用多媒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亲自种植花生,教师也可以一起种植,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2.3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
  课本中有很多文章是节选内容,有的没有提到写作背景,有的感觉开头突兀,让人感觉摸不着头脑,因此所表达的一些情感很难深刻理解,小学生感觉难也是情有可原,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处其境,方能知其心。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弟弟当时身患绝症,且处于文革时,因此才会描写出那么美的花,最终又精神振奋。文章的难点就在于通过对紫藤萝的描写传达出作者情感变化。
  同时要求学生模仿这种写作手法,善于寄景于情,提升写作能力,使文章更具有韵味,并且应该向作者学习,学习那种在逆境中不颓废,在困境中不服输的精神,塑造良好的性格,适应社会。考虑到小学生正是性格养成期,多深度阅读一些文章有助于性格的培养,一些著名作家的经历无时无刻不启发着这些孩子,作家对于人生的感悟无疑会成为小学生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那些健康积极向上的文章简直就是他们成长路上的启明星。
  2.4分析句子,拆分句子
  有时候即使是小学生的课本,有些文章的中心句也有很多的修饰成分,为的是充分展现作者的写作文笔,使文章更有深度,但是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极其有限,因此这就影响了小学生对文眼的正确理解,作为导师就是要帮助小学生克服阅读过程中的“拦路虎”。以一句话为例“柳高校队里的一位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实际上就是说了一位女教练,这属于多层定语结构,一般次序是:领属+数量+动词短语+形容词+名词,所以那个句子可以这样拆开来看:
  (柳高校队里的)(一位)(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这样经过划分处理的文章更容易理解,也容易抓着重点,下一步就是还原原句,比较一下加了修饰词的作用,并且去刻意模仿,只有这样才能既读懂文章,又提高写作能力,最大可能地吸收知识的精华。验证了一个读书的过程—先读薄,再读厚。这种能力对于文章的理解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篇文章的中心往往是隐晦的,读到中心段时,提醒学生注意划分,使中心段主干暴露,从而找出中心句,找到画龙点睛之笔。
  三、结语
  教师被人们誉为“辛勤的园丁”,可是只有辛勤怎么够呢,引用爱迪生的一句话“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可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重要(有引申义)”,所以教师不应不讲究策略,只是一股脑地教书,这样是事倍功半。正確地引导,不仅提高学生的语文专业素养,对其他学科同样重要,而且还能够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遵纪守法,爱党爱国,身心健康,有所作为的新一代祖国的接班人,才能一脸骄傲地对自己、他人说“我不愧对教师这个行业”,并且得到学生、学生家长的尊敬与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缪颖雯.例谈提高小学生“深阅读”能力的策略[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6-04-08
  [2]方胜.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策略的分析[J].科教文汇,2013-03-05
  [3] 娄阿利.9~12岁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培养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2011-05-05
其他文献
【摘 要】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笔者将人的核心素养概括为“学习素养”“交往素养”与“人格素养”三个方面,“学习素养”包含“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关键能力;“交往素养”包含“合作能力”“
以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对公共图书馆实行全面免费开放后的借阅数据进行分析,就少儿阅读引导及馆藏调整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介绍了公共图书馆营销的内涵,阐述了公共图书馆营销的特点,并对公共图书馆的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
思维导图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本文旨在借助板书与思维导图二者结合,指导学生熟练使用思维导图,让每个孩子为面向未来而学,提升学习能力。
一、引言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移动APP软件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些软件正变得越来越强大,涉及金融,生活,学习,工作,交通,旅游等。近年来,移动支付应用的发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教职工、学生提供知识服务的机构。从高校图书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提高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阐述了开展学科化服务对提高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
阐述了我国社会阅读的现状,分析了其原因,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在社会阅读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措施。
近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特色小镇概念的提出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我国特色小镇从无到有,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丰富了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内涵,更是促进
以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服务整合为基点,分析和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如何适应信息社会环境等问题,提出应从制度设计、服务转型、资源组织、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来实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
【摘 要】高中数学具有复杂性、抽象性和知识量大等特点,一直是高中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来说要做到“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不但要端正学习态度,还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等等,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更好的进行高中数学学习,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众所周知,数学可以算是当代科学的最基础性学科,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大部分物理问题,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