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低音笛的吹奏技巧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r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笛曲《琅琊神韵》由俞逊发先生创作,是低音笛曲中的代表作之一,选用大bB调笛子来演奏。本曲在低音笛技巧的运用上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主要以本曲来分析低音笛的吹奏技巧。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低音笛及《琅琊神韵》简介,《琅琊神韵》的吹奏技巧以及该作品在技巧上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低音笛 琅琊神韵 吹奏 技巧
  中图分类号:J6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2-0061-03
  俞逊发先生创作的《琅琊神韵》是低音笛的代表曲目,在低音笛的吹奏技巧上非常有特色,曲子设计有创意,文人气息浓郁。作品《琅琊神韵》中很多吹奏技巧都是作者经过多次实践与探索独创的演奏手法,同时人声的加入增加了乐曲的整体表现力。论文首先探讨低音笛和作品《琅琊神韵》。
  一、低音笛及《琅琊神韵》简介
  (一)低音笛简介
  低音笛一般是指第三孔的音低于b1的笛子,在管体形制上较一般笛子“粗”且“长”而得名,属于曲笛笛种。常用的低音笛大概有大G、大F、大A、大bB 这几种,“大”就是声音比原本的笛子低一个八度,作品《琅琊神韵》选用的就是大bB调笛子。
  (二)《琅琊神韵》简介
  《琅琊神韵》是著名笛子演奏家俞逊发受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启发,结合自己对琅琊山水的体验而创作出的一首优秀作品。该作品中对气息的运用,指击音、哨笛双音等技巧都是非常独特的,另外作品运用声乐伴奏,这在器乐作品中也是极为少见的。全曲根据《醉翁亭记》分成7个段落:日出而林霏开、苍翠拨天、酿泉潺潺、太守醉也、众宾欢也、人影散乱,夕阳在山、云归洞穴暝。全曲犹如一幅音乐的画卷,用低音笛独特的音色吹奏出现实的琅琊山美景和文人情怀,全曲情趣盎然。
  以上是作品《琅琊神韵》简介,下文将探讨该作品的吹奏技巧。
  二、《琅琊神韵》的吹奏技巧
  (一)持笛方法
  低音笛演奏中一般使用“卧指式”持笛法。特殊的形制使得低音笛左右两手无名指与中指之间的距离较大,大孔距在演奏中要做到手指灵活自如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对四、五指而言。因此使用“卧指式”持笛主要是为了改善大孔距带来的演奏问题。“卧指式”持笛法中两手的大指和小指充当固定笛子的作用,左手食指在笛子上的形态是微微向左倾斜,其他手指也做相应调整。右手手指自然弯曲,二、三、四指的指腹以最自然的姿势分别“搭”在按音孔上,多采用第一指腹或者第二指腹按孔,除此之外还可使用指尖按孔法,这几种方法可根据个人习惯来把握。使用“卧指式”持笛法后,演奏者只要勤于练习,演奏困难、手指不灵活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二)运指方法
  低音笛的孔距大且管身粗、重的特点造成演奏中运指不灵活、持笛不稳等问题。除了运用“卧指式”持笛法外,在运指方法上也可做调整。
  1.双手的支撑点
  演奏笛身较重的低音大笛,为了保证其稳定性,演奏者双手往往处于用力状态,容易造成手指僵硬的状况,且稳定性也大打折扣。因此,寻找合适的支撑点支撑笛子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低音笛演奏中,双手大指与小指放在笛身上稳定笛子,充当支撑点的作用。只有稳定笛身的前提下才能解决其它手指的僵硬问题。演奏者首先将大指与小指置于笛身上,确认笛身不会左右摇晃,就表明支撑点起到了作用,这时可将按孔指自然地放在笛孔上,然后依次抬起按孔上的手指,反复确认支撑点手指的稳定情况。只有支撑点稳定坚固,其他手指才能获得解放,做到灵活自如的演奏。
  2.装饰音的运指
  低音笛的演奏风格静谧优美,但也不乏激情的段落。激情段落需要手指灵活度高的技巧如指颤音、倚音、历音来展现。由于低音大笛的管身形状、重量、孔距等问题,要想做到手指稳定且快速并不容易,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演奏者对笛子指法熟练并且掌握适当的方法。
  “保留指”是大笛子常用的一个技巧,最早提出保留指的人是笛子演奏家曲广义①。“保留指”是指演奏者的一个手指按闭发音孔后,若接下来还要使用这个手指,那么可以在不影响音准的情况下,手指保持按孔,直至不需要时才将手指抬起。在低音笛演奏中若能使用好“保留指”,那演奏的稳定性就可以得到解决。在装饰音的运用上,“保留指”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如作品《琅琊神韵》中(参看谱例1),演奏第一个音2时,为稳定笛身,可将右手的无名指放在上面,方便后面5的发音,这便是“保留指”的运用。
  (三)气息控制
  气息是吹响笛子的第一步,控制气息则是演奏中的进阶要求,尤其是在低音大笛中,气息控制至关重要。
  1.呼吸方法
  低音笛演奏中使用的呼吸是腹式呼吸。低音笛粗大的形制导致其需要较大的气息量和控制气息的能力,只有腹式呼吸才能达到这种效果。腹式呼吸是借助横膈肌来收缩与放松,吸气时口鼻同吸,呼气时应利用好横膈膜的控制,把气息一点一点吐出来,这需要演奏者长时间有意识地练习才可灵活运用。
  2.口风角度
  低音大笛音质(尤其是低音部分)甜美醇厚,可要吹出其独特音质是不太容易的,除了要有正确的呼吸方法,口风上也需特殊技巧,不同音区的口风是不同的。假设人在站直情況下,平直吹出气流时口风为90°(参看图例2),那么在吹奏高音时,口风应调整到50°-75°;吹奏中音时,口风调整到20°-50°;吹奏低音时,口风调整到5°-20°。因此,要保证低音大笛音质的稳定,我们应该尽量有意识地按角度来调整口风。
  例如《琅琊神韵》在乐曲刚开始的时候,(参看谱例3)由低音6拉开乐曲的前奏,前几个音低沉安静,三个音过后便是中音6,比第一个音高了一个八度,然后接着历音到倍高音的1,音域宽广,但是必须要严格按照音区的口风角度来把握每个音,这样才能得到稳定有保障的音质。
  (四)演奏技巧   低音笛主要演奏意境深远且节奏较缓的曲子,常用技巧有:腹震音、循环换气、泛音等。
  1.腹颤音
  腹颤音是低音笛中频繁使用的一个技巧,它可以修饰和美化长音,使乐曲美妙动人。乐曲《琅琊神韵》就多次使用这种技巧。山与山之间的相互映照,拨开层层的云雾,看见甘泉相互交叉,映出了山的秀丽美好。腹震音的运用生动地刻画出了琅琊山的悠远深邃,也寄托了作者的无限向往之情。腹颤音的运用让这首乐曲更富有意境,使听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要想灵活运用腹颤音,达到腹震音的音韵效果,首先需要演奏者勤加练习长音,在长音练好的基础上,要让声音听着有“波浪”的感觉,与此同时,腹部也要随着长音控制,有一鼓一鼓的效果。这个就有点类似于吐音了,吐音同样也是需要腹部配合。
  演奏者在吹奏腹震音时要注意声音的虚实。正确的声音应是虚实结合的,过虚或过实都不好。过虚时声音会发抖,反之声音会生硬,因此要把握好虚实结合的度,这样才是正确的腹震音。另外,吹演奏腹震音的“波浪”频率也很重要,太多太少都不合适,要根据曲子的意境来把握。如作品《琅琊神韵》刚开始散板(参看谱例4)中的要加入腹震音的技巧,乐曲的整体意境和感觉才能表现出来。
  2.循环换气
  上世纪60年代,笛子大师赵松庭②首次將唢呐中的循环换气技巧移植到笛子中,丰富了笛子的音乐表现力。循环换气属于比较有难度的技巧,要求演奏者在吹奏过程中音、气不间断。循环换气的具体做法:吹奏者在口腔内留有余气的情况下,鼻子迅速吸气,同时将口腔中剩余的空气挤出,这样就可以做到呼出气的同时鼻子吸气。由于竹笛的发音依靠风门控制,所以在竹笛的循环换气中要把握好“风门”和“嘴劲”,这样才能使音吹奏出延绵不断的效果。根据笔者学习循环换气的经验,练习时口中感觉还有一口气时,鼻子快速吸气,同时把口腔中的气体吹出。刚开始练习时可以先不持笛凭空练习,等找到感觉后再持笛练习长音,并渐渐把这技巧运用到曲子中。循环换气作为低音笛的一种常见技巧,运用得当可为作品增添不少色彩。
  如在作品《琅琊神韵》中(参看谱例5),谱子上第四小节标出的换气记号一般是不换气的,根据反复记号指示,演奏者一共要将音连续不断保持16拍,其中就要运用循环换气技巧。
  3.泛音
  泛音是指吹出介于本音与高八度音的效果,营造出空泛的感觉。吹泛音时,气息和力度都要在本音与它高八度音之间,风门变小,腹部要控制得当。
  泛音的发音特殊、音色独特,能够表现出悠远的意境。因此,在低音笛作品中,泛音的运用非常广泛。如在《琅琊神韵》“人影散乱,夕阳在山”的情景中(参看谱例6),第三个音6使用的就是泛音技巧。
  以上本论文探讨的是《琅琊神韵》的吹奏技巧,下面将探讨该作品中技巧的发展与创新。
  三、技巧的发展与创新
  作品《琅琊神韵》中,俞逊发老师为低音笛创造了不少新的技巧,使该作品更为传神的同时也为低音笛演奏技巧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一)唇击音
  俞逊发老师在《琅琊神韵》中首创了“唇击音”,“唇击音”是根据小号的技巧演变而来,它要求演奏者在吹奏过程中,嘴巴发出“不”“噗”的声音,用气流来使声音有冲击的感觉,从而发出唇击音。在这首曲子(参看谱例7)中,用大bB调低音笛子演奏出的唇击音更能描绘出琅琊山的意境。
  (二)指击音
  “指击音”也是作品《琅琊神韵》中非常独特的创新技巧。“指击音”是指在没有气息支撑的情况下,运用手指指尖的力度敲击笛孔而发出的声音。如作品中“酿泉潺潺”部分(参看谱例8),运用手指力度使管体发出犹如泉水潺潺般的声音。“指击音”用手指打出来这个动作本身是没有难度的,但是如果要打出声音、打出意境是比较困难的,这需要演奏者长年积累的手指力度与灵活度。
  (三)哨笛双音
  “哨笛双音”也是《琅琊神韵》中的创新技巧。“哨笛双音”中的“哨”是指口哨声,“笛”是指笛声,“双音”就是两个声音同时发出,因此“哨笛双音”就是口哨声与笛声同时发音,形成良好的音程关系。这个技巧要求演奏者将笛子向身体倾斜40°角,稳定好笛子后,用嘴巴与笛子距离1厘米左右向笛孔吹气,从而发出口哨声。在发出口哨声的同时,双手手指按孔,笛子发出声音。演奏者在演奏时要注意音准的把握,在第二次反复演奏的时候变为笛声,两遍的旋律音准要相同,因此需要演奏者有较好的音准与音乐分辨能力。口哨声加上笛声营造出的音乐效果有种虚无缥缈的感觉,把琅琊美景中的神和韵很好地表达了出来。
  四、结语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音乐连接了民族交流、文化传承,这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低音笛作为民族乐器的代表,音色厚重深远,意境细腻悠长。聆听低音笛音乐,仿佛使人走进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宁静而美好。作品《琅琊神韵》充分展示出了低音笛的魅力,将低音笛娓娓诉说、轻声低语、甜美纯厚、忧愁空灵的这些特质完美体现了出来。随着低音笛的演奏技巧的日趋完善,相信未来它在民族乐器的百花丛中一定会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注释:
  ①曲广义: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国家二级演员,主要作品有《竹笛曲集》。
  ②赵松庭:浙江东阳人,中国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浙派笛子艺术创始人。
其他文献
摘要:曲艺专业作为高校特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丰富课程设置、促进学生智育和德育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还承担着传承发展优秀音乐文化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当前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优化发展,地方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与自身壮大的需求,开始逐渐朝着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方向进步。在音乐专业的设置问题上,高校着眼于相关特色课程的创新设置与突破性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地方高校在音乐专业特色课程设置上应当注意的要
期刊
摘要:京剧《群英会》传演了近200年,常演不衰,是连台本戏《三国志》中的精华折目,中国戏曲中的经典之作。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在戏曲结构上“武戏文唱”,是中国戏曲经典的代表;二是在戏曲创作手法上应用不断的对比刻画塑造人物形象。这两大特征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关键词:京剧 《群英會》 戏曲经典 武戏文唱 对比塑造  中圖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5-0
期刊
摘要:《赤壁》和《太平轮》历史题材系列片受一代名导吴宇森从好莱坞回归中国影坛的突破之作而备受瞩目,标志着他的电影导演风格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电影中对美学的高度重视与敏锐把握一直是吴宇森电影风格中不可或缺的构建成分,然而在他从未涉猎过的历史题材影片下他的美学塑造是否会有新的尝试?本文以《赤壁》和《太平轮》系列的电影为例,从选材、叙事视角、主题、人物塑造、视听语言等方面思考吴宇森在新时期的电影美学
期刊
摘要:左权小花戏作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价值,又有丰厚的旅游经济价值。将音乐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既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升级,也推进了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在对左权小花戏进行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同时,也要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其与旅游经济的接轨,使左权小花戏音乐文化能与旅游文化融合快速发展,实现两者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左权小花戏 旅游 开发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呈爆炸性增长,但是票房收入最高的一批影片中,都是动作电影、科幻电影等商业属性明显的电影。电影制作团队不断去迎合大众的口味,制作出了一批又一批能够预见到商业回报的商品。这一现象对于电影本身的发展是不利的。电影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是能够给予观影人群一种人生感悟和情感升华的艺术。《冈仁波齐》作为近年来少有的,能够凭借内容创新引领票房的一匹黑马,足够引起电影行业的重视,本文将
期刊
摘要:肖邦是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降E大调夜曲OP9 NO2是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风格相结合的重要代表作品。肖邦给予了《降E大调夜曲》优美的内涵和外在的光芒,整体风格上清澈流丽。肖邦在钢琴曲《降E大调夜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上,都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在音乐特色、意境刻画、曲式特征方面,都有独特的设计,从多个角度融合了音乐和钢琴的搭配,形成了具有首创意义的新钢琴曲风格。  关键词:肖邦 《降E大调
期刊
摘要:中西方由于地理环境、宗教和习俗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底蕴,因此造成了美学思想中许多不同的特点,正是这种种不同中又蕴含着很多相似的、共性的方面。中国有“中和”这一审美范畴,中和作为中国特有的美学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方式及民族精神特征,这一美学思想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西方也有“和”的观念,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有“美是数的集合的观念”,他们从数的和
期刊
摘要:中高職衔接的关键问题在于课程的建设。目前,我国对如何构建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还未提出明确的要求。在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衔接中普遍存在课程设置缺乏连贯性、教学内容重复、学时安排不合理、考核评价较为单一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制约了音乐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以珠海艺术职业学院音乐舞蹈学院“3+2”五年制大专为例,结合音乐表演专业的特点和中高职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音
期刊
摘要:蓝瑛,出身职业画家,市场导向在其绘画风格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其自我意识形成过程当中,主动吸收和被动接纳了许多外界的艺术主张和各家的表现技法,使其画风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极度“飘摇”的现象。但可贵的是,他最终能够坚守本心,脱离诸多束缚,自成一派,寻求出自身的笔墨语言及风格特征。本文通过解读蓝瑛画风的成因,试图探索出一條寻求自身绘画价值的道路。  关键词:蓝瑛 笔墨语言 绘画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人声是世界上一种美妙至极的声音,合唱是具有极高意义和价值的艺术活动,更是歌唱艺术表现形式的极致,它散发的感染力是其它表现形式不能比拟的。合唱的核心就在于“和”,必须达到音和、声和、人和、中和、至和这五和,方可达到谐和。  关键词:合唱 音和 声和 人和 中和 至和 声乐艺术  中图分类号:J64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2-0056-03  合唱包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