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灌溉对水稻抗旱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来源 :灌溉排水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L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挡雨水泥池中研究了间歇灌溉对水稻抗旱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当缓慢干旱发生时,干旱发生前进行间歇灌溉的水稻表现为比干旱发生前进行淹水灌溉的水稻具有较低的腊氧合酶(LOX)活性、较低的游离亚麻酸舍量和较低的丙二醛(MDA)舍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变化不大,干旱复水后叶片保水能力较强。试验结果提示。问歇灌溉提高了水稻后期的抗旱能力,表现为在后期缓慢干旱发生时能一定程度上减缓膜脂过氧化伤害。
其他文献
果园套种平托花生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连续4年定位测定表明,套种平托花生的果园发生地表径流38次,径流总量61 t/hm2,无泥沙流失;而对照处理发生地表径流178次,径流总量2
医院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首先,医院具有经营性质,为了维护日常经营需要通过各部门成本核算数据进行资源整合分配,也可以利用成本核算数据完成对部门及其员工绩效评价,
目的探讨应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 DWI)对肝细胞癌(HCC)进行术前分级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HC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以Edmondson-Steiner分级法为
目的:(1)建立新西兰兔前牙区种植体修复的动物模型,利用组织工程方法,将TGF-β3联合DPSCs与种植体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种植体。(2)通过比较各组新西兰兔下前牙区种植体模型,
以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1956—2006年逐月径流量数据为基本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法将径流划分为水文变化特征相似的6个时段,然后计算各个时段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
城步桃林的苗族傩戏一直笼罩着神秘的面纱,它独特的艺术形态与原始魅力吸引了众多的关注。它的具体艺术表现形式、所展现的面具、表演过程中的音乐表达等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