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利少阳方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

来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疏利少阳方对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心理门诊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利少阳方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及BDNF和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HAM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中c-ki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基因突变类型、特点及其与GIST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88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肿瘤组织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直接测序法检测c-kit(外显子9、11、13、17)与PDGFRA基因(外显子12、18)的突变状态,分析其突变类型、突变位点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288例GIST患者中,原发性突变型244例(84.72%),继发性耐药突变型10例(3.47%),野生型34例(11.81%)。24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首次放疗前和代表相对计划CT分次间靶区位移的分次放疗前锥形束CT(CBCT)校准数据之间的关系,以期预测分次间靶区位移。方法选取16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首次放疗前CBCT校准位移值和分次放疗前CBCT校准位移平均值,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初步建立分析、预测靶区运动的一元回归方程模型。结果16例患者首次放疗前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CBCT校准位移绝对值为(0.384±0.270)、(0.980±0.570)、(2.462±1.105)mm,平均分次放疗前CBCT校准位移绝对值为(
WANG Guanyu 1,GUO Tengyun 1,WANG Shunan 2,CHEN Lizhao 1(1.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Army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Chongqing,402160;2.Department of Radiology,Army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Chongqing,402160)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5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8例给予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断指再植术后健康宣教,对照组57例术后给予常规断指再植康复宣教。比较2组术后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完全依从性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结构清晰,有利于护士宣教,且便于患者记忆,促使患者康复。
外泌体是一种由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膜性囊泡,包含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等活性分子,可以促进细胞间的信号传递。近期研究表明,脓毒症期间的外泌体中富含细胞因子和损伤相关模式分子(DAMPs),在促进炎症反应及介导脓毒症期间的器官功能障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外泌体在脓毒症中的调节机制以及在继发性多器官功能障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牙周炎病史对口腔种植患者术中疼痛反应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口腔种植手术患者499例为研究对象,以牙周炎病史为暴露因素,将患者分为暴露组88例与非暴露组411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结果2组术中疼痛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术后疼痛时间中位数为3 d[四分位间距(IQR):2.5~5.5],非暴露组术后疼痛时间中位数为2 d(IQR:1~4)。Wilcoxon秩和检验显示,2组术后疼痛反应时间比较,差异有
肌腱损伤术后粘连是骨科临床常见的问题,目前无特效的预防措施。近几十年来,随着对肌腱损伤后愈合过程及肌腱粘连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在手术、药物、组织工程、分子、基因等领域的不断发展,肌腱粘连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研究在分子、基因和组织工程层面上对肌腱粘连形成的机制及预防策略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患儿细胞炎症因子、免疫水平及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2例BICE患儿为观察组,并将观察组患儿按照发生惊厥次数分为A、B组,A组18例患儿为惊厥发生<2次,B组24例为惊厥发生≥2次,同期选取42例轻度胃肠炎但不伴有惊厥发作患儿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患儿细胞炎症因子、免疫水平及脑脊液中MBP、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6(
1例51岁男性患者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要表现入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患者反复出现心力衰竭。影像检查结果均提示主动脉增宽、心包积液,主动脉反流呈进行性加重。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发现患者右冠窦及无冠窦夹层形成,改行带主动脉瓣人工血管升主动脉替换术(Bentall术)及右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
罗库溴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的肌松药,但注射过程中可引起疼痛和缩肢反应,影响患者麻醉舒适度和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本文对各大数据库进行检索,从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对近年来罗库溴铵注射痛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防治罗库溴铵注射痛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升患者围术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