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麦子(外二首)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_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割机隆隆作响
  大片大片的麦子
  成排倒下
  一群老人拖着蛇皮袋
  奔走在麦田里
  父亲在世时常说
  哪怕捡半天也好
  够养一只鸡呢
  站在楼顶我寻找
  我的老母亲
  我在替她担心
  辽阔的麦田伸向
  天边
  一群雀子飞起
  又落下
  挖水凼
  桃樹旁有个水凼子
  每年十月
  父亲和母亲都要戽干它
  赤着脚把里面的淤泥
  搭到桃树根上
  让清清的泉水蓄满水凼
  父亲去世后
  母亲再也没有力气
  清理这个水凼子
  她经常念叨
  如果有一凼子水
  那该多好呀
  昨天傍晚
  我开始甩里面的泥
  黑黑的泥护住桃树根
  一层一层往上堆
  新泥盖住了旧泥
  再过几天
  一凼镜子般的水
  又映出桃树
  映出我父母曾经匆忙的脸
  长江水就要引进村里
  下午路过村口
  一群男人在干活
  带班的满脸堆笑
  喊我停一下
  他们熟练地挖沟,掀土
  掩埋水管
  专注的样子像是在挖
  地里的金子
  两年前,我的老父亲
  也在这支队伍里
  他是公认的好把式
  一天干的活比谁的
  都要多
  长江水就要引进村里
  我的老父亲却长眠在朱包
其他文献
本刊長期以来坚持精品办刊,力推有影响有特质的诗人诗作,精心策划编辑“头条”“隧道”等重点栏目,受到诗坛广泛关注。两年来,获第七届鲁奖提名的10位诗人有8位在本刊刊出作品,5位获奖诗人中有4位的获奖作品在本刊首发。最近中国诗歌学会策划编写的《2018年度中国诗歌报告》中,著名评论家耿占春、高春林以专节评析了本刊“头条”栏目诗人诗作。特予选发,以飨读者。  在一首小诗里,特朗斯特罗姆写道:“词而不是语
天空湛蓝,所有的门  都向我敞开  在这里,可以坐井观天  四月的风  无法吹进这亿年经流的井底  流淌着远古的诗意  双河溶洞,这亚洲第一的长洞  让时间静止,心动过缓  洞中,有时光的叹息隐隐约约  仰望天空  却不愿走出这一段黑暗  那潺潺的水流声  在叙说着一个个历史的远古传说  除了神秘,我无法想到更加合适的词语  黑色、幽静、旷达、深远  突然有一团团温暖向我袭来  有诗歌的意象不期而
你有一片空地等我涉足  你有几蓬青草,等我弯下身子  为它们浇水,或是清理出一条小径  你有一爿瓦屋  檐下的蛛网是新挂上去的  清风和月色一点点筛进屋里  而七月就要到来,银河  就要清晰明亮地横亘在我们之间  而我已感到疲倦,我想无限靠近你  梅雨季  雨季给了她足不出户的理由  许多热衷过的事物,她都失去了兴致  图画本上残留的小小污渍  已生出淡淡的霉斑  她索性推开本子和笔,趁雨的间隙 
我会在将来的某天  带你去东湖边转一转  看看波动的湖水  和长满垂柳的堤岸  然后,指给你看堤岸下  树木的根茎  它们挣脱出水泥和石缝  看起来强硬狰狞  “其实,说起来  也沒有什么,这不过是  因为根的趋光性。”  说这句话时  我要微笑着,并且  一直看着你的眼睛  暴雨  暴雨落在叶面上  有跳跃的声响  我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  好像都被它说了  有天意  想要给你打电话的时候  雨就
懈逅牧羊人  黄昏,牧羊人  赶着羊下山,沿着蜿蜒的山路  谁?挡住了路  领头的羊昂起了头  羊的头上是有犄角的  不知谁说了一声  山路弯弯  柏油路面不再泥泞  给羊让路  羊,小心翼翼朝着山下奔跑  牧羊人说:  “羊,知道回家的路。”  太陽雨  太阳,悬在空中很久  走在山林  汗水沿着脖子直达脚底  水,滴入胳膊上  雨,真的从太阳上落下  雨点越来越大  亭子间,观洋洋洒洒  从天
雪事  下雪的时候想起一个人  是件幸福的事情  想起一炉火,  也是幸福的事情。  想到那个人围着火炉读辛波斯卡  邻居家的懒猫  钻进屋里,窗外,雪越下越大。  书籍某一页描了绣像  雪使村庄有了宁静之美:  枯枝和瓦楞,  在黄昏里肤如凝脂。  那个人捎来口信是件幸福的事情  天黑透了,那个人  没有任何消息,也是幸福的事。  晨雨中突然想到  我坐过的那把椅子还在  秋雨滴滴明亮,  像困
途中  这个冬夜,梦已疲惫了。  大自然有四季,人生何尝不是?  童年不识愁滋味,青年谋划前途和婚姻,  中年体会到酸甜苦辣,老年连回忆都困难了……  植物从冬回到春,都要经历一次枯萎成泥的轮回。  你我都是意志坚定的人,就像这趟21:20的列车。  穿越寒冷,从南部出发,只为追求  北方的黎明。  你的执着淹没了我苦苦的等待  先生,我来看你了  你有什么需要嘱咐的?  这个夏日,街上的苇叶可以
我们都在这片土地上  活着的我们,车窗外的  墓地,油菜花和  高压线。在高铁上  穿过一段段逝去的路程  穿过一座座有故事的城  从7:32分的我们  到10:05分的我们  如在小时候手里滚动的铁环  上面的某个点,它一直  在滚动,变化不定的起点  与终点,被覆盖的  我们和江水  致乌托邦的一天  在连续性的日子内,水面的曙光  如期而至。站在高楼阴影里的我和  立交桥上的我。在我写这一首
春天更爱我。我们跟随时间  站立枝头,不会一再消瘦了  桃花送我高贵的面纱  她的眼睛,卷走褐色的湖水  采摘谚语的手指,轻弹  弹出粉红色少女的发  虔诚的风来,被允许进入青瓷的奇迹  四月,桃花雪  有水晶般的别离  我们赞美,我们陶制  我们捏塑尘埃的幸福  我们,在一首诗里歌唱  花冠明亮着  太阳遥远,我们将自己燃烧  挤入禅门  天籁便在莲瓣的宝座下  躲风避雨了。  庙外的风真大,来
清华岁月  我是一名西北女孩儿,2008年考进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自那时起和核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选择这个行业的女生是真的少,班里37个同学只有4个女生。虽说是女生,撸起袖子照样干活,金工实习磨榔头、码代码调单片机、插包版焊电路、手抓放射源做实验,一样也不比男生差。四年的本科学习,为我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基础,也烙实了清华核物理的印记。  本科毕业,我又是这四个女生中唯一一个选择直接去读博士的。家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