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与张爱玲的传统性表象--小说《多少恨》中的银幕要素探析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对日本电影的接受与沦陷时期特殊的政治形势密不可分,更是一种基于个人欣赏趣味、出于自身创作需要的文化借鉴行为。本文以《多少恨》为例,探讨张爱玲对日本电影的关注点与贯穿其文学创作的核心命题及创作美学的深刻关联,从而验证电影元素在其小说中不仅是信息的载体、描写的构成或隐喻的来源,更是文化想象和文化心理的具象化表现。通过追溯张爱玲小说与日本电影之间的渊源,探究电影元素在小说中的转化机制和由此产生的文本效应,可打破将外国电影对张爱玲的影响局限于好莱坞的研究定式,加深对张爱玲作品中跨媒介书写现象的思考。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之后,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具有适合终身发展的能力,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的教育也受到社会各界人们更多的关注力度。农村教育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教育领域的难题,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采用的还是比较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语文教育上,需要更加重视教育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
<正> 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青少年饮酒更值得人们重视。我国酒类产量1984年为711.3万吨,2001年达到3 069.87万吨。对我国4大地
当代中国生态诗歌版图中,李少君是一个具有鲜明的生态意识、创作的生态诗歌较多、社会影响较大的生态诗人。他的生态意识的产生与其幼年在乡村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经历有关。
根据相关本草文献、《说文解字》旧注等判定药名的标准,首次考订出《说文解字》中所载药名的总数为815种,并将其进行分类,分别举例说明。首次全面收集统计出《说文解字》全书
【摘要】“工匠精神”体现了职业者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高尚品格和对产品完美品质的严苛追求。现今时代,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的解读赋予了新的意义,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新地探索。高职院校从实用型人才的职业塑造和社会需求出发,对建筑专业学生的思想品格、能力技术及职业素养进行了全面的渗透和提升。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进行深度融合,发挥其精神内涵和工匠品质的德育功
中国古代的女子教育历史悠久,存留的文献史料数量繁多而零散。本文以王相的母亲南京刘氏的著作《女范捷录》为中心,从互文的角度去理解、阐释明代这一时期的女性教育中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