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式动作易致跟腱断裂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w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还记得,在2008年北京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刘翔,两次因伤退赛,并于2015年告别赛场,一时令众多“翔粉”扼腕叹息。刘翔的退赛,都是跟腱伤病惹的祸,这是职业运动员的常见伤病,但其实跟腱伤病离我们普通人也并不遥远。如何在运动时保护好跟腱不受伤害呢?下面就跟大家聊一聊,引起跟痛症的第二大疾病——跟腱炎。

跟腱断裂的“导火索”


  跟腱是足跟与小腿之间一条粗壮结实、绷得很紧的肌腱,就像脚后跟上的一根“橡皮筋”。跟腱长约15厘米,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人进行走、跑、跳等动作,主要依仗的就是这条强有力的肌腱。跟腱在起始部和附着点部分均有较好的血液供应,但其中下部血液供应就比较差,容易导致肌腱营养不良,从而发生肌腱退行性变性。而在一段时间内频繁进行跑、跳、登山等运动时,小腿三头肌长期受到过度张力作用,当加大运动量或突然增加张力时,可使跟腱纤维充血、水肿、变性、撕裂,甚至钙化,导致跟腱炎。
  跟腱炎主要发生在跟腱止点和其近端约2~6公分部位,前者称止点性跟腱炎,后者称非止点性跟腱炎。二者病症表现几近相似,主要为足跟后面及小腿下端疼痛、僵硬,初次发生或急性发作时,在足跟后方可见皮肤发红、跟腱肿胀。所不同的是,止点性跟腱炎在穿鞋时,因鞋帮的挤压会加剧疼痛感,足跟后方可见骨骼突;非止点性跟腱炎在徒步、跑步、登山、上楼、跳跃等运动时,足跟后方感觉痛感加重,后期则会出现诸如晨起时跟腱疼痛、僵硬,行走、跑跳、跖屈时愈加疼痛,且踝关节背屈受限等症状。
  如果跟腱炎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慢性跟腱炎,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跟腱血供不足,治疗需要较长的周期。如果在此间继续进行各类运动项目,诸如短跑、球类、爬山、在上坡道长跑等,尤其是进行爆发式动作,极易因小腿三头肌剧烈收缩而发生跟腱断裂,跟腱若完全断了,人就会寸步难行。

不是运动员也会被跟腱断裂“盯上”


  很多人以为,跟腱断裂这样的运动医学科疾病只是运动员的“专利”,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全民健身”的浪潮下,无论是大妈们跳广场舞,还是年轻人去健身房里塑形,参加锻炼的人越来越多,而因为不合理健身导致跟腱断裂的人也越来越多。还有些不常参加体育活动者,如果突然参加非常剧烈的运动,或从高处跳下、跑跳跨越障碍物等,都可能导致跟腱断裂的发生。
  如果我们在晨起下床行走时,出现脚跟疼痛的症状,可能就是跟腱存在慢性劳损,此时,应尽快到医院运动损伤科或足踝外科就诊,明确病因。而一旦确诊,就要进行对症治疗,否则,“肌腱病”加上不当的剧烈运动,很可能会导致跟腱断裂。

跟腱拉伤要“先冷后热”


  一般来说,我们在运动中如果不慎出现跟腱拉伤,只要早期处理得当,都不会出现后续问题。在跟腱出现拉伤的前24~48小时,可用冷敷的办法抑制出血,还可以通过减少活动,用弹力绷带(如护腕、护膝、护踝等),进行压迫止血。过了48小时之后,为了促进伤口里面的淤血尽快吸收,可采用热敷的办法。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做红外线理疗。
  在跟腱断裂的瞬间,伤者会感觉到有东西拍击小腿肚,好似被球拍拍打了一下;有些伤者会有剧烈的痛感,甚至旁人还能听到“啪”的一声,之后就会出现行走困难;但也有伤者跟腱断裂后没有痛感,因此易被漏诊。所以,一旦怀疑跟腱断裂时,必须及时到医院诊治。如果确诊跟腱断裂,就需手术治疗,手术后一般半年内就可以痊愈。但如果延误治疗,则会导致肌肉收紧、跟腱部位发生挛缩,这时单靠跟腱修补术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可能需要采取更为复杂的跟腱重建手术,且预后也将大打折扣。

术后应及时跟进康复锻炼


  跟腱手术后并非可以“一劳永逸”,伤者还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和物理治疗,以促进恢复。而且,康复期内有些注意事项不能忽视。
  第一阶段是保护和愈合期(第1~6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性负重,独立完成家庭训练计划。但要避免被动牵伸跟腱,避免热敷和长时间下垂位。?
  第二阶段是早期关节活动期(第6~12周),要避免治疗性练习和功能活动中出现疼痛,避免被动牵伸跟腱。?
  第三阶段是早期肌力练习期(第12~20周),恢复无痛的功能性活动、下台阶能力。除了避免治疗性练习和功能性活动的疼痛,还要避免跟腱高负荷,即整个体重下过度背屈踝关节或跳跃。?
  第四阶段是晚期肌力练习期(第20~28周),恢复无限制的功能性活动,能在无恐惧状态下完成更高水平的体育活动。活动中避免疼痛和恐惧;未达到足够的力量和柔韧性之前避免跑步和体育活动。?
  第五阶段是全面恢复体育技能期(第28~52周),能够满足个人体育活动所需的最大肌力和柔韧性。治疗性、功能性和体育性活动中要避免疼痛;在具备足够的肌力和柔韧性之前,避免全项体育运动。

养成良好运动习惯,避免跟腱断裂


  爆发式动作易引发跟痛症或跟腱断裂。长期进行跑步、跳跃、球类运动的人群要采用科学的运动方法,积极做好自我防护——?
  第一,勿忘热身运动。在锻炼前,应先做热身运动。除了常规的从头至脚的徒手热身方式,身体各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也要进行充分的活动,尤其是跟腱部位。可有意识地用力向上抬脚尖,身体直立、前脚掌着地原地蹦,或者前脚掌着地下蹲,这些动作都可以有效拉伸跟腱,防止因为突然起跳后落地而导致跟腱断裂。运动后也要做适当的放松运动,让身体从运动状态渐渐地回归平和状态。?
  第二,做好运动防护。建议运动时选择合脚且弹性较好的运动鞋,带上护膝或护踝,加强自我防护。同时要注重劳逸结合,如果在运动中出现疲劳或疼痛,就要休息一段时间,切勿运动过量。
  第三,优化生活、职业不良习惯。对于长期从事需要站立、行走职业的人群,或者长期穿高跟鞋的女性来说,也要特别关爱自己的跟腱,因为这些人的跟腱很可能因为长期的磨损已经出现挛缩、紧张,一旦某一次突然改穿平底鞋時,就容易出现跟腱慢性损伤性病变。另外,扁平足或高弓足人群,需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并选用专业鞋垫进行校正。
其他文献
本文在干法室温常压状态下利用辊压振动磨制备了尺度在30~80纳米的铝纳米颗粒,并根据位错理论和点阵几何学,计算分析了铝颗粒在研磨过程中的尺度-结构演变规律,从能量的角度
本文研究一种新型强化泡沫芯夹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选择在低成本的PU泡沫中置入圆管状结构增强体,使泡沫芯的等效Z向性能大幅提高。对以FRP面板夹这种强化泡沫芯制成的三明
利用锆基催化剂合成乙酸正十二醇酯,确定了反应条件。同时根据非等温变体积条件下的动态法液一固相反应的特点,导出了反应速率方程。计算结果表明,乙酸正十二醇酯合成反应服从二
以铁系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合成乳酸辛酯的最适宜反应条件.实验表明:铁系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以环己烷为带水剂,在酸醇摩尔比为n(乳酸):n(正辛醇)
本文在利用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装置对碳毡增强的炭/炭(C/C)复合材料进行动态冲击损伤的基础上,利用CSS44000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了其冲击后的压缩性能,探讨了动态冲击损伤
《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学》近期刊登一项新研究称,5岁以下儿童鼻腔中新冠病毒遗传物质(病毒载量)比年龄较大儿童及成人多,更易传播新冠病毒。美国芝加哥卢瑞儿童医院儿
对香茅醇转化为硫代香茅醇及芳樟醇转化为硫代芳樟醇的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产品在极低浓度时,硫代香茅醇具有酸杨梅、番石榴的香韵,硫代芳樟醇具有橙桔香韵。
20世纪70年代以后,打鼾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最常见的症状引起了大家的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增多,我们发现,伴有OSA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不伴有OSA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死亡率增加,主要表现为缺血性心脏病、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视网膜病变、慢性肾脏疾病明显增加。伴有OSA的2型糖尿病患者属于各种心血管和微血管并发
采用半固态连接技术制备了不锈钢-铝合金双金属材料,参照ASTM-E813标准,对这种双金属材料界面断裂行为进行了试验及数值分析,以KIC为评价指标,对不锈钢-半固态铝合金界面与铝
采用自制的固体酸催化剂,考查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一氯乙酸甲酯酯化反应的影响。在本实验选定的条件下,酯的转化率达97.13%,酯的回收率达98%,催化剂可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