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累及心脏一例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ang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 女,10岁,因“腹胀伴间断腹痛半个月余”入院,偶伴气促及胸闷,患儿血常规、骨髓细胞学及胃肠镜病理嗜酸粒细胞升高,并排除其他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原因,诊断为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脏超声示右心室心尖处闭塞性改变,心电图示Ⅲ、AVF导联T波倒置,V4~V6导联T波低平,V1呈QS型,肌钙蛋白、肌红蛋白、B型脑钠肽升高,存在心脏受累,予降低嗜酸粒细胞及抗凝、营养心肌及利尿等治疗,患儿心脏损伤好转。儿童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累及心脏罕见。

其他文献
2020年9月5至6日,“儿科疾病的规范化诊治与管理高峰论坛——2020年全国小儿血液肿瘤疾病专题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全国各地的18位知名家进行了专题讲座,围绕儿童白血病、实体肿瘤、出凝血疾病、贫血与骨髓衰竭性疾病、干细胞移植、组织细胞疾病等专题就国内外新进展、新发现做了详尽的介绍。
期刊
GATOR1蛋白复合体作为mTORC1上游的负性调控因子,是mTOR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细胞生长、蛋白质合成和自噬起到了重要作用。GATOR1蛋白复合体包括DEPDC5、NPRL2和NPRL3共3个组成部分,三者相互协同配合在细胞内共同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凋亡。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GATOR1蛋白复合体相关基因变异与癫痫之间的关系逐渐被认识。本文对GATOR1蛋白的结构和
期刊
目的探讨辅酶Q4(COQ4)基因变异致原发性辅酶Q10缺乏7型(COQ10D7)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2020年3月1例COQ4基因变异致COQ10D7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结果进行分析。以“原发性辅酶Q10缺乏症”“COQ4基因”和“primary coenzyme Q10 deficiency”“COQ4 gene”为关键词分别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
目的总结2例线粒体精氨酰tRNA合成酶(RARS2)基因变异致早发癫痫脑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次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2例RARS2基因变异致脑桥小脑发育不良6型(PCH6)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位点。以“RARS2”“pontocerebellar hypoplasia type 6”“early onset ep
患儿 男,5月龄,因“生后反复撤机失败、气管切开1个月余”就诊,临床表现有发育迟缓、Robin序列征(腭裂、小下颌、舌后坠)、房间隔缺损、指趾端发育畸形、听力缺失、睡眠呼吸障碍、喂养困难。经医学外显子疾病筛查检测到患儿X染色体编码RBM10基因的(chrX)47044937位点存在c.2263G>A(p.D755N)半合变异,确诊为以马蹄内翻足、房间隔缺损、Robin序列征(小下颌、腭裂、舌后坠)
期刊
由于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未考虑儿科特点,2015年儿科急性肺损伤委员会发布了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RDS)的诊断标准。随后研究显示PARDS诊断标准更适合于儿科临床实践,能更早更多地识别诊断PARDS,并有一定的预后判断作用。本文就PARDS诊断标准在临床使用情况、PARDS发病率和病死率等流行病学变化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13例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儿的年龄、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头颅CT等临床资料,并收集患儿及父母的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和(或)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结果13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儿中男7例、女6例,起病年龄3岁(1日龄~12岁),发病至诊断用时2个月(2
抗肌萎缩蛋白病是由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基因变异导致的一组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该疾病临床常见,表型差异明显。近年来基因治疗方法不断进展,已有药物投入临床应用,但尚不能根治,目前康复治疗仍然是抗肌萎缩蛋白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为提高儿科医务工作者对抗肌萎缩蛋白病康复的认识,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周期,特制定本专家共识。
期刊
大脑雄激素印迹对雄性化行为的表达存在持久的影响,众多的动物模型研究既是大脑雄激素印迹的理论基础,也为性别分化的过程提供了证据。雄激素受体功能缺陷,导致大脑雄激素印迹部分障碍或缺失,从而引起雄性化行为的表达异常。生殖器及雄性化行为之间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远期出现性别焦虑的原因之一,因此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应该结合大脑雄激素印迹进行性别分配。
期刊
目的探讨婴儿暂时性高甘油三酯血症(HTGTI)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确诊的2例HTGTI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随访结果,分别以“hypertriglyceridemia and GPD1”和“高甘油三酯血症 and 磷酸甘油脱氢酶-1”为检索词在PubMed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0年1月25日的相关文献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