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0基因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其自激活作用的检测

来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eng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40基因是我们偶然发现的一种脑内高表达的新基因,分子内含有 1个酰基携带蛋白样结构域〔1〕,其功能尚不清楚。我们拟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克隆与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期望能钓取到与之相互作用的已知基因,以便对其功能的研究指明方向,故构建了含 p40基因的酵母双杂交的诱饵载体,并检测了其自激活作用。
其他文献
通过离体、活体实验研究了TBTCl对鲤鱼鳃、肾、脑中Na+-K+-ATPase的毒性作用.在活体实验中,对TBTCl的敏感性,脑>肾>腮.离体实验中,TBTCl对鳃、肾、脑Na+-K+-ATPase的IC50值分别为1
在氧钒离子单独作用和氧钒离子与过氧化氢同时作用于环核苷酸时,用化学测磷法测定产生的PO_4~(3-)以确定环核苷酸的两个磷酯键是否同时断裂;用HPLC结合ESR等谱学方法来判断是
亚克隆测序分析发现,在Bradyrhizobium japonicum的GX201菌株染色体的16kb EcoRⅠ DNA区段上含有一个与putA基因同源的基因的ORF 3054(Open Reading Frame).该基因ORF长3054bp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 在诱导小鼠骨髓DC发育的过程中,加入肿瘤细胞培养上清,观察DC生成情况,并与正常培养条件下的DC比较共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分布于华中地区的11个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居群的遗传分化进行了检测。对8个酶系统17个酶位点上的分析结果表明,该种各居群的各项遗传多样
目的:证实人牙髓细胞中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 tein, BSP)的表达,获得BSP成熟肽基因。方法:体外培养人牙髓 细胞,提取人牙髓细胞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特异性引物扩增BSP成熟肽基
用RAPD技术对蓖麻蚕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研究,分析了5个蓖麻蚕品种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所采用的40个随机引物中,有27个引物扩增谱带清晰且重复性较好,扩增总片段数达243个,单
选取干径4~5 cm的槐树作砧木,在3月21日至4月15日采用改良插皮接法嫁接龙爪槐,成活率高可达90%以上。该法较切接法环节简单,操作方便,不但适用于嫁接龙爪槐,也适用于嫁接其他皮层与
铜绿假单胞菌株PseudomonasaeruginosaCR56作为种子处理时,能有效地防治由腐霉Pythiumspp.和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a引起的黄瓜和番茄的苗期猝倒病,利用该菌的抗利福平突
1 引言多倍体生物诱导和特性的研究是水产养殖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多倍体生物由于其倍性原因往往不育 ,从而把用于繁殖的能量和物质转到生长方面 ,使其生长加快、个体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