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运动概念的再认识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休闲运动概念的再认识,得出结论:休闲运动就是人们在相对闲散的时间里,即自由时间里,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活动形式,通过人们的亲身参与,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和获得某种感受,达到调节身心、增强体质、愉快的情感体验、消遣、宣泄等满足身心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等目的的融于自然、走向自然的活动,是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休闲运动 概念 再认识
  一、目前关于休闲运动概念的一些认识
  刘子众在《中西方休闲运动之差异》一文中指出:“休闲运动就是人们在余暇实践里运用各种方法、各种手段进行身心锻炼,开展各种形式、内容多样的身体娱乐和消遣活动,它通过时间和精力的消耗来调节身心,并在其中获得情感体验,同时休闲运动也是现代文明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交际手段。”
  卢锋在《休闲运动概念的辨析》一文中,以三维六相立体模式,指出休闲运动是:“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下,人们自愿选择并从事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的统称,它是体育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体育的一种存在形态,是社会修心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上述是关于休闲运动概念的典型认识,研究者们都普遍认识到了余暇时间这一休闲运动出现的前提,同时列举了很多休闲运动的目的,如调节身心,获得情感体验等。外延基本上都是与身体有关的活动。
  卢锋认为休闲运动概念的内涵就只是在一种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下资源去从事,没有加入更多的如:休闲运动的目的等限制性词语,这些比较符合逻辑学上的定义法,同时也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休闲运动的条件。相对兹有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既包括了活动者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空间,包括了支持休闲运动活动的经济能力和物质条件。
  二、对休闲运动概念的再认识
  (一)余暇时间
  这里说的余暇实践,就是出去工作、学习、劳动和生存必需时间以外的时间。余暇实践是休闲运动必须具备基本的前提条件。这一因素已经被研究者们认识到并广泛采用。如卢元镇等把这种可以兹有支配的实践称为“闲暇时间”或者“自由时间”。还有研究者,如余可红用“空闲时间”、胡春兰用“休闲时间”来表达这一概念。不管是余暇时间、闲暇时间、自由时间,还是空闲时间、休闲时间,其所要表达的都是休闲运动的最基本前提——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同时,休闲运动的开展条件仅仅有休闲时间还是不够的,它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制约,如活动空间,经济能力等。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里完成的,没有适宜的活动环境,休闲运动是不能完成的。经济能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才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去用于休闲运动活动。不同经济能力的个人,所拥有的休闲运动活动是不同的。
  因此,在定义休闲运动概念时,只强调时间这一因素,还不能完全表达清楚休闲运动属性。而卢锋教授所定义的休闲运动的概念中,以“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用看似很简洁的几个词语,却表达了休闲运动所要具备的时间、空间、经济能力等多种因素。
  (二)参与
  休闲运动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社会活动,它需要人们的亲身参与,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和获得某种感受,或者通过自身活动的结果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没有自身参与,就无法达到人们所期望的那种感受,也不能完整的表达自我。很多研究者,如吴新章等研究者,用参与、从事、选择等词语表达了这一意义。
  (三)身体运动为主要形式的体育活动
  研究者们对休闲运动的这一外延归属认识较为统一,任何体育活动都有可能成为休闲的内容,也就是说,都有可能成为休闲运动的组成部分。
  (四)目的
  在众多的休闲运动概念阐述中,我可以看到,研究者例举了很多休闲运动活动的目的。陈述最多的目的就是调节身心、增强体质、愉快的情感体验、消遣、宣泄等满足身心发展的目的。还有一些其他目的,如舒盛芳、李晓东提到的丰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等目的。
  人们参与休闲运动的目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因为人们的需求可以多种多样,目的可以是健身,可以是消遣,可以是宣泄,可以使寻找刺激,或者本身就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只是为了打发时间。
  (五)其他
  有些研究者,诸如金川江在描述休闲运动概念的时候,提到了休闲运动是自我实现的人类价值体系;是寻找自我、回归自我、面对自我、体验自我、享受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一个过程;实现和完善自我。自我实现是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的人类最高的要求。
  因此,通过对休闲运动概念的再认识,得出结论,休闲运动卆人们在相对闲散的时间里,即自由时间里,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活动形式,通过人们亲身参与,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和获得某种感受,达到调节身心、增强体质、愉快的情感体验、消遣、宣泄等满足身心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等目的的融于自然、走向自然的活动,是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项目编号:XXTYCY2015D04。
  参考文献:
  [1] 刘子众.中西方休闲运动之差异[J].体育学刊.2003(4).
  [2] 张原,戴金明.和谐论视域下休闲运动的和谐价值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5).
  [3] 卢锋.休闲运动概念的辨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5).
  [4] 李湘远.论休闲运动的人文价值[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6).
其他文献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花色是牡丹的重要观赏性状之一。目前对牡丹花色发育的分子基础还缺乏深入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花色的种质创新。
摘 要: 古罗马角斗士文化是古罗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长期发展而来的一种独特文化,渗透到古罗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独特的文化伴随着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发展,曾经风靡一时,对罗马社会的影响十分深远。  关键词: 古罗马 角斗士 文化 发展历程  公元前3世纪,角斗士游戏开始进入罗马人的生活,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公元1世纪时,角斗士竞技表演逐渐成了罗马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罗马人对角斗士竞技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一个地区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状况不但会影响到当地体育健身行业的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就从经营项目情况、资金经营情况、盈利情况以及营销状况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成都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有助于提高其经营水平的几点优化策略,希望能够为成都地区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互联网与体育产业的发展,使得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的地方越来越多。如今互联网巨头更是相继进入到了体育产业中。在文中主要就网络巨头进入体育产业的背景、措施、前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互联网巨头 体育产业 前景  截至2015年7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4年底
摘 要: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知识、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以人为本”、“人本主义”理念的提出,要求在图书管理人员“以读者为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关键在于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文化素质水平,接受继续教育,以适应新时期图书管理的需要,从而做到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广大师生。  关键词: 图书管理人员 管理水平 以人为本  读者服务是指图书馆根据读者对文献的需求,充
摘 要: 以公共事业服务为主的传统图书管理手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初步呈现出现代图书管理特征。图书馆形成于人类社会的黄金时期,是早期文明的见证,无论是古希腊还是中国,都是诞生图书馆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始终是记录知识、文献等人类文明形态的场所,具有人类文明宝岸之称。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对文化与信息的要求日益增强,作为文化与信息来源的重要梁道之一的图书馆已日益成为人们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在体育产业化的视角下,运用市场化运营方式将高校体育产业化。商企与高校合作举办高校体育赛事是一项双赢的合作。本文通过探讨传统与现行高校体育产业的概念厘清其概念,并探讨制约高校体育赛事产业化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策略及其路径,推进高校体育赛事产业化,使其能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