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壳的生成:与赞歧岩类的联系

来源 :科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kubk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壳的平均成分为中性,而某些典型岛弧岩浆岩也具中性的化学组成,因而,人们认为陆壳应产生于古老的会聚板块边界.中性陆壳形成的一个可能机制是直接产生于上地幔的安山质熔体.产于日本西南Setouchi火山岩带的赞歧岩类包括高镁安山岩(HMA),是俯冲板片熔融及其后的熔体-地幔相互作用的结果.该岩类形成于特殊构造环境(例如,热的岩石圈俯冲进入异常热的上地幔),这种环境可能在太古代时业已存在.富水的高镁安山岩岩浆很可能在地壳内固结形成高镁安山质岩体,然后这些岩体重熔产生了分异的赞歧岩类.目前,高镁安山岩岩浆的形成和分异可能正发生于Izu-Bonin Mariana(IBM)弧-沟系.这是因为:(1)IBM演化初始阶段以高镁安山岩岩浆作用为特征(2)IBM中地壳的波速VP与总体陆壳的波速一致.对具高镁安山质深成岩的VP估计也支持了这一点,但也不能排除英云闪长质岩在该岛弧中部地壳的存在.因此,陆壳的形成也有可能由幔源玄武质岩浆分异而产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茶藨子木层孔菌多糖硫酸酯(PRP-S)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与机制。方法:建立小鼠H22实体瘤模型,分别给于高低剂量PRP-S,测定小鼠肿瘤生长抑制率、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采用
9年时间,他从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到下岗再到摆摊卖红豆饼,她则从中学教师到博士再到副教授。两人的身份和地位越来越悬殊,感情却依旧炽热。因为,没有他的担当和成全,就不会有她的飞升和涅槃……  下岗丈夫托举妻子博士梦  时间追溯到1999年。春节刚过,29岁的中学教师李时华对丈夫刘卫东说出了她心底埋藏已久的愿望——她想去读大学。刘卫东知道妻子是一个上进心强的人,略一思索,答应支持她求学。但妻子还是有些担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预先给药对内毒素(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对照组(DMSO)、ROSI、GW组分别静脉注射10%二甲基亚砜(DMSO)2 ml/kg、罗格列酮0.3 mg/kg或GW9662 0.3 mg/kg,30 min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kg;LPS、RO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