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可能原因

来源 :肝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esw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引起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可能原因。方法选取南方医院肝病中心2011年12月至2014年8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CHB)、HBV相关肝硬化(CIR)、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检测网织血小板比例、促血小板生成素水平、血小板活化比例(PAC-1、CD63、CD62p)、糖蕚素、可溶性CD163、凋亡血小板比例等指标,对以上指标进行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91例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组68例,肝硬化组48例,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组75例。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血小板计数98(3~253)G/L较慢性乙型肝炎组172(24~327)G/L低(P<0.01),与肝硬化患者88(22~244)G/L相当(P=0.913)。ACLF患者入院1周血小板计数71(4~208)G/L较入院当天97(21~267)G/L明显下降(P<0.01)。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组患者脾脏厚度(40.4比35.1 mm,P=0.002)、D-二聚体(443.5比90 ug/L,P=0.002)、PT-INR(2.14比1.26,P<0.01)、sCD163(5.33比1.81 ln mg/mL,P<0.01)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但纤维蛋白原水平(1.24比2.25 g/L,P<0.01)和血小板PAC-1(+)阳性率(3.33比10.7,P=0.002)均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网织血小板比例、TPO、CD62p、CD63、糖蕚素、凋亡血小板比例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与脾脏厚度、PT-INR、总胆红素水平、血小板凋亡水平呈负相关,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白蛋白水平、糖萼素水平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脾脏厚度、糖萼素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是ACLF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R2=0.597,P=0.011)。入院日的血小板计数可预测28天死亡(AUROC=0.72,P<0.01)。结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脾脏厚度、纤维蛋白原、糖萼素为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日血小板计数可预测患者的短期预后。
其他文献
早在见到陆金龙之前,我们就知道“江苏华建”是全国首批43家特级资质企业之一。当我们面对其独创的14项鲁班奖、3项国优奖、7项部优奖和10项全国用户满意工程,以及“创鲁班工
在欧盟金融服务法中。最低限度协调原则是指共同体立法只对各成员国金融监管规则的基本要素进行协调。这一原则尊重了成员国的国家主权。有助于降低金融服务市场一体化的政策
为提高采用相控阵导引头的战术导弹在中末制导交班时的目标截获概率,提出了基于相控阵导引头电子扫描方式的目标角度搜索策略。通过分析影响截获概率的主要误差源及其统计特
"整数的认识"相关内容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部分,对小学生正确理解运算、分数等进阶知识具有铺垫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围绕体现形式、课后习题、课程编排等多个方面,对小学
目的:探讨CT定量分析预测肺部肿瘤性磨玻璃结节病理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临床证实的肺部磨玻璃结节,依据病理类型分为3组,分别为浸润前病变组(32例)、微浸润
对辨证属肝血虚证的缺铁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别进行红细胞膜ATP酶活性及耗氧率的检测。结果表明,肝血虚证患者红细胞膜Mg2+-ATP酶、Na+-K+-ATP酶及Ca2+-ATP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红细胞
随着史上最严交规的下发,驾校更是开始频设门槛,不断改变驾校管理模式,为了所谓的通过率,出现了不少驾校内部的限制性的规定,影响了公民作为社会成员的人身自由及财产自由,而
在组织实践活动中,知识创造与利用过程表现为组织知识演进与转化。在情理文化背景下,日常人际交往实际上是关系化组织行为,包括关系人情化和社会化的关系化行为会推进组织知
所谓贸易信贷,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国际收支统计概念框架中的规定:由货物、服务交易的供货商向买方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的资产和负债,即由于涉及货物和服务的资金支付时
昆明地处滇池流域,该地区由于河流湖泊众多,所以软土的分布极其广泛。随着经济的发展,昆明城市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有许多建筑须建设在这样的地基上,因此对软土地基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