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有情·有识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z741335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考中,纯粹的记叙文很难得高分,而叙事类散文则异军突起,越来越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今天,我们就来剖析一篇叙事类散文是怎么写出来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达了自己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的声音呢?是校园的上课铃声,还是窗外的风雨声?是新年的爆竹声,还是梦中的短笛声?是赛场的呐喊声,还是父母的叮嘱声?或者,那是……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文题自拟。
  第一步,审题
  牢牢抓住关键词“一种声音”“牵动内心”。
  一种声音:范围很广,可以是自然万籁,也可以是人类的声音……但必须是一种,或某一类声音,或者是在一个特殊情境里的一种特殊的声音。
  牵动内心:可以通过描述发出声音的人物的故事,来表现各种各样的“情”,以及人生感悟。
  一种声音,必须要有选择、有描写。牵动内心,要有我、有情、有识。
  第二步,立意
  究竟要写什么声音至关重要,材料中列举过的声音要尽量避开。从某种程度上讲,你选择的声音,就是你情感聚焦的物象。选择是眼光,也是境界,物象决定了你文章的档次。但最关键的是,你通过这个物象究竟想通向哪里,也就是说,物象的特性要与你的志趣契合,更要与你所要表现的主题相吻合,这样才能够通向你的灵魂深处,使读者产生共鸣。
  示例1
  小时候,我住在乡下外婆家。乡下的人家,烧饭并不用煤气,而是砌一个灶台。烧饭时,点燃木柴,把它放在灶膛中,不断扇风就可以了。木柴燃烧时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这是让我最难忘的声音。
  翁梦云选择了木柴燃烧时噼里啪啦的声音。这个选择可谓神来之笔——首先是立意新颖,其次是物象温暖怀旧,最后是便于抒发真挚的情感,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三步,写实
  如何用噼里啪啦这种声音来编织故事,这是很有讲究的。噼里啪啦的声音是文章“实”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写足、写细,为下文描写牵动内心的“虚”的部分做铺垫。
  示例2
  家乡有许多小河流,我和伙伴们总喜欢去那些水深不及膝盖的河流里捉鱼、捉蝌蚪。捉到了鱼便用桶装着,提回家。回家之后,坐在灶膛边,往灶膛里添柴。听着木柴燃烧时发出的声响,看着外婆煮着乳白色的鱼汤,我的心仿佛是被这火焰照着,暖洋洋的。
  小孩子没有顾忌。即使外婆再三叮嘱我天冷了就不要再下河玩了,我依旧会在秋天赤着脚下河捉鱼。次数多了,难免会生病。外婆带着我去看中医,讨来了一副药方。在那段时间里,外婆每天都会给我煎药。煎药的时候,外婆都会帮我搬来一张凳子,放在灶台旁,让我坐在上面。她一边往灶膛里添柴、扇风,一边给我讲各种坊间流传的故事。外婆说话的声音夹杂着木柴燃烧的声音,给人一种安稳平静的感觉。虽然木柴燃烧的声音结束就意味着我要喝那苦苦的中药,但我却一点儿也不排斥那个声音。
  过年时,全家人都会聚到外婆家吃年夜饭,外婆便从一大早就开始忙碌。洗菜、切菜,案板与菜刀接触发出“嗒嗒嗒”的声音,锅碗瓢盆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些,都是为傍晚灶膛里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音而准备的。外婆开始烧菜时,我就会搬来板凳坐在厨房一隅,听着木柴燃烧时发出的声音,看着外婆忙碌的身影以及锅里的美食,心中就无比幸福。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我在厨房里,外婆烧好了菜就会让我先尝一尝。有什么我特别爱吃的,外婆就会给我单独盛一小碗,让我在厨房里吃。我吃着外婆亲手做的美食,感觉那木柴燃烧的声音就像美妙的交响乐一般。虽然外头寒风凛冽,厨房里却十分温暖。
  翁梦云借助三个片段,集中笔力描摹木柴燃烧时发出的声音。捉鱼,熬鱼汤之趣;生病,喝药之苦;过年,年夜饭之乐。这三个片段中都有外婆,外婆是木柴的使用者。正是捉鱼,才有熬鱼汤时噼里啪啦的声音;正是捉鱼受凉,才会有煎药时噼里啪啦的声音;正是过年,才有外婆准备年夜饭时噼里啪啦的声音。至此,文章完成了故事的编织。但此文最大的亮点就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水乳交融。
  第四步,务虚
  散文最后由实到虚,一定要找到一个精神的出口。这个时候,有“我”显得极为重要,有“我”才会有独一无二的情感,和独一无二的感悟。
  “我”与“唯一”永远是同义词。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每一个人都作为一种“特色”和“异样”存在于世。
  示例3
  如今我已离开了故乡,许久不曾听到那木柴燃烧时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响,但我总是清晰地记得那种声音,就如我清晰地记得外婆对我的爱一般。
  在最后,翁梦云把木柴燃烧时发出噼里啪啦的这种独特声音与外婆的爱联系在一起,与那些已经失去且很难找回的往日时光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怅惘低回,怦然心动。
其他文献
【素材点拨】一些被人漠视的小问题背后往往蕴藏着财富的金矿。只有对身边小问题进行持之以恒的钻研,形成有用的创新成果,问题才会摇身一变成为财富增长点。  【适用文题】一举两得/逆潮流而行/竞争  罗伯特是英国一家牧场的工人,他平时负责牛的喂养和圈舍的清洁消毒工作。工作结束后,他会协助挤奶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细心的罗伯特发现,一些牛的蹄部病变后,不仅会食欲不振直接影响产奶量,而且治疗价格不菲,治
期刊
2015年8月6日,在第16届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首度出现在世锦赛赛场的中国选手宁泽涛凭借出众的后程冲刺一举超越所有对手,率先触壁,成为世锦赛自1973年举办以来,第一个称王百米“飞鱼”战的亚洲人。有媒体曾这样评价宁泽涛:“他的人生轨迹就像一碗浑然天成的鸡汤,而他身上所有的闪光点几乎都可以被拿来当作范本效仿。”  成长档案  1993年3月6日,宁泽涛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军人
期刊
所谓“提取化用”,就是对有关素材进行部分提取,根据表达的需要,再重新组合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写作。它是作者对素材积累的浓缩与升华,是作者情感酝酿的奔突与发展。  在写作时,我们应如何“提取化用”有关的素材呢?  1.紧扣文章的题目,提取化用诗文里的有关名句,营造优美意境,做到文与题有机统一。  【例文】  当暮色四合时,一灯如豆,一书如帆,送我至文学的门口。那东临碣石的一代枭雄,“酾酒临江,横槊赋
期刊
◎宫廷之宝:铸杯冀望 江山永固  赏析&拓展:乾隆款金瓯永固杯为故宫宫廷文物的代表作。“金瓯”寓意国家政权,取名“金瓯永固”反映出帝王希望永远巩固政权的愿望。它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酒杯。每年元旦子时,皇帝在养心殿把金瓯永固杯放在紫檀长案上,倒入屠苏酒,点燃蜡烛,提起毛笔写下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寄语。  ◎书画之宝:清明上河图  赏析&拓展:长卷打开,便可看见茂盛的树林,几块整整
期刊
6岁的俄罗斯女孩Virsaviya 由于患有Cantrell五联症,一出生心脏和肠道就暴露在体外。Cantrell五联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发育畸形,全球发病率在5%以下。出生至今,Virsaviya每时每刻都在和死神抗争。  Virsaviya的心脏和一个拳头大小相当,在她的腹部隆起,暴露在体外,仅被一层很薄的皮肤包裹。透过这层薄薄的皮肤,人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小女孩的心脏在体外搏动。  “当我还在怀
期刊
云霞衣冠 名绣天下  在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并称“四大名绣”。苏绣出身江南,图案秀丽,绣工细致,色彩清雅;粤绣用色比苏绣浓艳,注重光影变化;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湘绣带有鲜明的湘楚文化,构图严谨,色彩鲜明。  苏绣:能不忆江南  江南气候优越,盛产蚕丝。古代江南女子心思灵巧,最擅女红。苏绣源于苏州吴县一带,已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尽得江南婉转细腻之
期刊
2015年,地球上发生了许多让人喜怒哀乐的事。背负着各种压力的我们,难免会发出各种感叹。人生虽已如此艰难,但我们仍要抱有苦中作乐的积极心态。现在,不妨让紧张的神经放松片刻,花上几分钟看一看2015年这些好玩的瞬间。  2015年4月12日,在世界钢管舞锦标赛后台,一名舞者的妆容极度夸张。看来,比赛拼的不只是舞技,还有面子。  2015年5月30日,东京浅草寺举行“宝宝哭”相扑比赛。日本人相信,如果
期刊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苏格拉底说:“我试图说服你们每个人不要更多地考虑实际利益,而要更多地关心心灵的安宁和道德的完善,更多地考虑国家的利益和其他公共利益。”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
期刊
擂主出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人们曾讽刺对外界了解很少的人为“井底之蛙”,而今,人们又发现自己似乎“知道得太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暗送秘诀  这则材料有着很强的思辨性,就“对外界了解很少的人”而言,如果少而专,或深,或精,或切合自身实际,这样的“少”就是好事;
期刊
2016年是中国邮政开办120周年。120年的历史,中国邮政从大清邮政到人民邮政,走过了很多曲折的道路。几代邮政人付出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谱写了一段奋斗与辉煌的历史!12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在中国邮政的发展史上,却是极为重要,极具意义的一个里程碑。  沧桑 从大清邮政到人民邮政  诞生于乱世  【反思】一部中国近代史,可以充分阐释富强对一个国家的意义。国富,民才能强;民强,国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