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长三角和各区域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长三角耕地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Tobit模型分析以及数理分析方法.[结果]①近19年来长三角耕地利用效率均值为0.81并呈波动上升趋势,且根据区域差异可将27个城市划分为高效率区、较高效率区、中等效率区和低效率区;②利用Tobit模型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对长三角及各区域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人均GDP、耕地复种指数、单位耕地面积施肥量、人均耕地面积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耕地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③高效率区应继续落实现行的高效农业财政和生产政策,较高效率区要有效控制化肥使用强度,中等效率区要正确处理区域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的关系,低效率区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农业耕作.[结论]当前长三角耕地利用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其呈现区域差异性.因此,分区域进行讨论,分析其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探索其特征的内在机理,是实现长三角耕地利用效率提升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