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考试质量控制标准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87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认为学校考试质量控制标准应包括总体设计、试题命制、结果反馈三部分,据此设计包括命题人员组建、教学信息诊断等相应的二、三级指标,并就每个指标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通过提高学校考试质量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化验单”,切实减负。
  关键词: 学校考试 质量控制标准 减负
  一、问题的提出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教育热点之一,考试改革是减负的关键。近年来,关于“落实减负意见”的各级文件都对学校考试提出了明确要求,如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要求“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2次,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辽宁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指出“要严格规范学校层面考试,考试命题科学合理,考试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不得随意提升考试难度,增加考试次数”。
  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学校考试仍然存在一定弊端。在某市的学生调查(样本量17465人)中,有45.68%的学生几乎每天都要参加一次考试。此外,试题难度大,内容良莠不齐,命题随意,考试结果使用单一等现象普遍存在。一些教师对影响试卷质量的因素不了解,对试题内容的选取与设计主观性较强,缺乏规范和科学化。
  笔者尝试构建学校考试质量控制标准,力求通过质量控制,科学规范学校考试,降低命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多种途径分析考试结果,提高考试质量。
  二、学校考试质量控制标准的具体内容
  学校考试质量控制标准以“为解决考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供有效策略”为设计目的,遵循基础性、发展性、客观性、实践性等原则。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学校考试质量控制标准指标体系
  三、基于学校考试质量控制标准的可行性建议
  针对质量控制标准的指标体系,笔者就每个二级指标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学校考试质量的可行性建议,具体如下。
  (一)总体设计
  1.考试蓝图规划
  学校考试属于标准参照考试,因此考试目标的设定和学科特点的分析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评价”的理念。
  当前,一些领导和教师对学校考试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看重考试卷面总分高低,却不能有效分析考试结果的内在原因,学校考试的诊断和评价功能常常被忽视,因而间接加重了学生负担。为改变这一现象,必须明确学校考试的基本目标是了解学生学科心智特质的全面发展状况,包括知识层面和能力层面,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和进步性。
  此外,要结合不同学科的课程特点,合理选择考试方式和方法。
  2.命题人员组建
  我国由于教师培养体制缺乏对命题技术的明确要求,造成对教师的命题技能培训较少,教师的重视度不够,直接影响教师的命题水平和测验效度。因此,增加这方面的培训,对考试质量是一个有力保障,对避免教学中平时测验试题的随意性也有巨大帮助。
  某市的“命題人才库建设”项目,通过开展命题技术通识、学科命题专业知识、考试评价制度等培训内容,在储备中考命题力量的同时,提高了一线教师的命题技能,受到许多教育专家的认可。教师的命题技术直接影响试卷质量。因此,学校应组织教师不定期地参加命题培训,帮助教师更新考试评价理念,提高命题技能。
  在此基础上,学校要建立命题人员选拨制度,将教师是否参与命题工作纳入考评内容,并将学科命题技术研究纳入到教研活动中,切实提升全体教师的命题水平。
  (二)试题命制
  1.试题布局设计
  学校考试的试题命制应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关注教育发展均衡性,遵循课改方向,引导教育长远发展,从而保证试题命制的正向教学。此外,要将试题编制标准化,标准化的编制流程有助于减少试题编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提高命题质量。
  2.试题内容设计
  (1)科学设计命题细目表
  命题细目表相当于建筑施工前的蓝图,是命题的基础和前提。命题细目表要符合学科特点的命题细目表,突出能力立意,且至少要包含以下内容:命题范围、题型数量、认知层次和难度等。
  (2)慎重选取试题内容
  试题内容的选取最能体现学科教学的引导性,要慎之又慎,尽可能加大能力考查的比重,多出些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题目,减少单纯机械化记忆的应试现象,改变为应付考试牺牲学生其他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真正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3.试题技术规范性
  (1)保证题型技术的规范性
  学校考试的试题在叙述、设问、结构等方面应遵照相应题型规范化的技术要求,反复推敲和研磨,这既是为保障试题安全性和零错误率必须做的,又体现了前期对教师进行命题技术培训的重要性。一些命题易出现的小问题在这一环节中都应该得到解决,如选择题选项中应避免“以上都错”等词汇,填空题应避免在题干中间出现空格,问题情境要从实际出发且兼顾不同学生的背景差异,等等。
  (2)把握试卷整体结构的规范性
  命题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试卷上的每一道试题都可能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故对试卷整体结构要有较好的把握。题型要多样,编排顺序要符合逻辑思维,并回避学术上存在争议的内容。此外,要保证参考答案的准确与评分标准的公平可操作,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
  4.试题难易的控制
  学校考试试题的难度一定要适中,不超出课标的范围,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化识记的题目。先预设不同内容及整个试卷学生作答的难易程度,在试卷设计好后,再根据教学经验初步验证并调整试题的难易程度。
  (三)结果反馈
  1.质量分析要素
  学校考试结束后,要计算其试卷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指标,分析试卷的质量,这有赖于对教师进行数据分析、软件使用等多次培训,目前还存在一定困难。
  2.教学诊断信息
  为改变“比一比学生成绩”的单一做法,应建立全面的教学诊断信息系统。除常规的总分、标准差、平均分外,还要对数据进行分类描述,如性别差异,前后三分之一学生差异,不同知识领域、不同能力层级的得分情况等,以得到学生的“学习综合化验单”。
  此外,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将学生作答情况与教学质量、教学过程联系起来,从学科教学和学生学科能力内部发现教育问题,开出改进教学的实质性“处方”。
  综上,构建学校考试质量控制标准对减轻学生负担,解决考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控制标准是一条引导学校考试从“分数至上”过渡到教学引导和学生发展并重的途径。必须指出的是,它需要结合区域教育教学实际才具有实践性,并且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和培训才能有效实行,这是今后对于学校考试质量的又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Ruth Fortus,杜承达.试卷编制中的质量控制.考试研究,2010(4).
  [2]褚慧玲.基于学校教学常规考试的试卷命制技术.考试研究,2008,10(4).
  [3]孔凡哲.命题技术:中考改革亟待突破的瓶颈.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1  摘 要 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重视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实际能力、技能水平、身体素质、学习态度等的综合性和过程性考查,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片面,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
为探讨PRRSV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后TLR3/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从云南省某猪场购买PRRS阴性的6周龄健康仔猪,用灌洗法获得PAMs,给予氧化剂和抗氧化剂进行预处理,PRR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1  摘 要 初中时期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阶段,更重要的是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于是体育对于初中生来说非常关键。体育是锻炼学生身体的主要方式,因此学校应当重视体育课,改善体育课堂的效果,促使初中生能够得到健康的体魄。文章主要针对合作学习展开研究,并对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来促
布拉氏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是1920年从印尼水果中分离得到的一种非致病性酵母菌,作为益生菌被欧洲、非洲和南非等国家广泛的应用于治疗和预防腹泻和肠道失调。布拉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1  摘 要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1  摘 要 体育教学如何才能对学生形成正面的影响,如何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个性,是值得每一个体育工作者关心、重视的问题。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个性特征,还可以体现学生对美的认识。从体育教学中渗透的道德品质、美育教育,包括学生个性的培养,几个方面探讨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 高
将“后方法”理论应用于当代英语教学中,能够完善和优化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改变英语课堂教学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向及教学策略,促进英语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实现有效的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