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题广告词探究

来源 :新高考·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ig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广告家实根尔维曾说:“广告是词语的生涯。”最近几年语言运用题经常考查广告词,而许多学生对广告词相对比较陌生,不知道如何进行广告词的学习,在平时对广告词的接触较少的情况下,因此,对广告词的有效学习和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广告词呈现的形式和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情感交流型】
  用心去对话,用情感去交流,用善良去感化,这是这类广告词语的一个共性。它让人懂得交流,学会用真诚与别人架起沟通和交流的纽带。
  1 蒂花之秀,青春好朋友。(蒂花牌洗发水)
  本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它形象地把洗发水比作人类的好朋友。语言朴素,真实感人。
  2 真诚到永远。(海尔电器)
  这是一句温暖人心的话语,旨在告诉我们选择海尔,就永远选择了真诚,用真诚打动消费者。
  【特色鲜明型】
  这类产品突出的特色就是广告詞与产品名称息息相关,特色十分鲜明,让人看了一目了然。
  3 奋斗,男人的目标,劲霸男装。(劲霸男装)
  男人先用“奋斗”去实现自我追求的目标。抓住男人这个特色,然后去说明劲霸男装,这真是一个巧妙的广告语。
  4 上帝推荐的产品。(某棺材产品店)
  棺材的广告语并不好做,而作者既能抓住这一产品的特点,又把它说成是上帝推荐的产品,上帝是神圣的,那么上帝推荐的产品是可以信赖的。很有特色。
  【仿词创造型】
  这类广告词的特点就是它会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从而起到推荐自己产品的作用。
  5 “闲”妻良母。(某洗衣机)
  我们都知道洗衣机的作用就是让女性从忙碌中解脱出来,而“闲”也同“贤”同音,让人看后耳目一新,也比较乐于接受这种产品。
  6 趁早下“斑”,勿要“痘”留。(某化妆店)
  这则广告词运用得非常有创意,抓住了人想去掉“斑、痘”的愿望,同时也就抓住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形象生动,让人乐于接受。
  【公益广告型】
  这类广告词的特点就是公益性较浓,商业化的目的较淡,重在用广告词来点燃社会公益之心,它多注重社会公益化。
  7 献出你的鲜血,延续他人的生命。(献血广告语)
  这则广告词写个人的一滴血可以救活别人的生命,把公益广告词上升到生命的层面上,意义深远。我们每个人都要敬畏生命,把献血和生命有机地联系起来,发人深思。
  8 会讲普通话,“知音”遍天下。(推广普通话广告词)
  此则广告词是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普通话的适用和推广是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公众的宣传也是重要的环节。此则广告又和“知音”联系在一起,就更说明普通话的重要性。
  【实战演练】
  1 为响应教育部的号召,从12月起,我校全面实施校园禁烟,保护生命健康。根据下面设定的对象,拟写恰当的禁烟宣传口号,要求句式对称,表达意思鲜明,每句不超过12字。
  对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家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13年在辽宁省举行,请为本次运动会拟写主题口号。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体育精神,体现辽宁人民的精神风貌,言简意赅、便于记忆、朗朗上口。不超过25字。
  3 温州市苍南县的碗窑古村,地处浙闽交界处的苍南县玉龙湖河谷的上游,是一个水源丰沛、风景优美、历史悠久、古窑遗址保存完好的古老村落。请为碗窑古村写一句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生动形象,(8-20字)
  4 2010年地震重创玉树,请拟一条“抗震救灾献爱心”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语言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5 有一条广告语说:“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请选择其中的一句,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观点要鲜明,不超过100字。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和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对老师:拒绝吸烟,呵护学生;自觉禁烟,健康教书。对家长:一人吸烟,全家受害;吞云吐雾,全家受苦。
  2 全运火炬燃激情,辽沈华装礼嘉宾。
  3 别样踏青古窑址,湖光山色亦怡情。
  4 凝聚点点爱,温暖千万家;灾难无情,爱心无价。
  5 示例一:态度决定高度。
  站在不同的高度,视野肯定是不一样的,视野之宽窄,直接导致结果的不同。而想要站到高处,必须不畏坎坷,攀登而上。
  示例二:角度改变观念。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认识。当你面对缺陷,心中感到愁苦时,不妨换个角度,也许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惊喜。
  示例三:尺度把握人生
  人生是门艺术,讲究的是度的把握,只有把握好尺度,才能在生活中左右逢源。所以说只有把握好尺度,你的人生才会更顺畅如意、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其他文献
【作文金题】  古代一个渔翁,有一天在水井里用网捞到两条大鲫鱼,第二天在水井里捞到两条小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几只虾米,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从此,渔翁每天都辛勤地工作在井旁边。  读完上述材料,你想到我们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请联系实际,把所思所想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体裁不限。  【写作点拨】  这个渔翁的悲剧在于死脑筋,不会转念一想,不会换个角度思维。究其实质,在于思想
期刊
考生为了突出话题,强调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往往会自觉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情达意。一些考生取得的优异成绩表明,综合运用修辞方法,能够创造任何单一修辞方法所不可比拟的特殊效果。  一、 用综合修辞开头,立论先声夺人,题旨鲜明  古人云:文章起句及意最好。最先呈现的材料会给人强烈的印象,这种现象叫做“首因效应”。评卷老师首先阅读到的是第一段,“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到评卷心理,并且以分数高低的形式来表达这一印
期刊
林清玄在散文《随风吹笛》中写道:“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  风声、雨声、流水声,大千世界不是黑白默片,文字世界又岂能静默无声?  竹喧风吟,寒蝉骤雨,万物皆有声;莺啼雀跃,蛙唱虫鸣,声声皆有情。若我们能仔细聆听自然万物在大地上
期刊
【作文金题】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只顾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变不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联想和感受?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点拨】  缸破了,意味着遭受了
期刊
某生翻看海量的高考佳作,心生仰慕,颇为激动,但“激动”之后不是“行动”,而是“不动”。问其故,叹曰:“妙则妙矣,然无从学也!”其实,读高考佳作,学“技”为末,蕴“气”为本。“气”可驭“技”,但“技”不可衍“气”。若不能蕴蓄底气,纵然习得“屠龙之技”,也只会遭遇无“龙”可屠的尴尬。  通览2012年高考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的高考佳作,如下“三气”尤需蕴蓄:  一、 揣摩天地的智者之气  高中生作文,较之
期刊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种类繁多,题材广泛。为了继承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古诗词鉴赏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而且是检测考生文学审美和鉴赏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新课标也对学生提出了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自2002年起,诗歌鉴赏由客
期刊
【作文金题】  有一位老石匠在砌一堵墙,由于这堵墙砌得很自然,因而看起来很美。业主走在自己的田地上,注意到老石匠在砌那些小石块时很认真,几乎和砌大石头一样用心。业主走过来对老石匠说:“老人家,用那些大的石块砌,不是会干得更快吗?”“是的,先生,的确如此,”老人回答说,“但是,您瞧,我是要把它砌得好看些,坚实,经久不坏,并不在乎速度的快慢。”老人停下来思索了一下,接着又说:“这些小石头要一块块砌结实
期刊
所谓“巧布明暗双线,妙筑连环结构”,是指运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双环连套,从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人物,从一个故事引出另一个故事,不断丰富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思想。这种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既可以解决写作内容空洞的弊病,又可以展现构思的智慧,还可以更好地表现主旨,真可谓“一石三鸟”!  如鲁迅的《药》:故事的明线是围绕华老栓一家展开——华老栓为治儿子小栓的痨病,根据人们说的方子,一天清早就去等衙门杀人,并拿着
期刊
有的考生在答诗歌鉴赏题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得分率不高。诗歌鉴赏题是一类操作性较强的题型,只要掌握了此类题的解题技巧,照样可以拿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笔者总结了“三多”“五全”,以飨读者。  首先,应该做到“须三多”:多翻译;多文采;多角度。  多翻译。诗歌鉴赏一般考分析诗歌思想内容、把握作者思想倾向以及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之类。而这些需要建立在对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上。这就需要我们像对待文言文那样去
期刊
2012年淮安市第三次市统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古诗词鉴赏题。原诗如下: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泡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在批改的过程中,这一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比较低,而失分点也很集中,这一下子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在第1题“‘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这一问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