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方水土下的文学比较

来源 :民生周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n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同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福克纳和莫言一个是20世纪美国南方文学的杰出代表,一个是当代中国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二人虽生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度,却在有限的创作空间中构建了各自无限的地域精神。他们的创作源于他们所处的地区和时代,同时也代表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本论文选取了两位作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喧哗与骚动》和《红高粱家族》进行对比和比较,从而探讨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家笔下的价值取向和伦理判断。
  【关键词】 威廉姆·福克纳、莫言、地方情结、地域文化
  福克纳的绝大部分小说都是在他所创造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背景下展开的。他曾说过,"我的像邮票那样大小的故乡本土是值得好好描写的,而且即使写一辈子,我也写不尽那里的人和事。"[1]无独有偶,中国作家莫言也怀有相似的地方情结,莫言笔下的"山东高密"成了一块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故乡对于这两位文坛泰斗来说不仅仅是创作的土壤,更是情感的来源和文化的依托。
  一、社会历史比较
  福克纳出生在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经历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社会巨变。传统的南方贵族不再被人视为尊荣和财富的象征,工业化的北方逐渐成了主导。20世纪初期的美国人终日陷于社会动荡的不安和新旧交替的恐慌中,南北对峙、种族歧视、奴隶制度、战争等敏感问题都构成了作家的创作动机。
  《喧哗与骚动》就是围绕一个没落的南方贵族家庭展开的。康普生先生嗜酒成性、无所事事,康普生太太则整日怨天尤人、冷酷自私。这样两个毫无责任感可言的父母造成了孩子们的畸形成长。长子昆丁博学多识却固守成规;次子杰生视财如命,贪婪无情;小儿子班吉则是个只有三岁小孩儿智商的白痴。家里唯一有爱心的是小女儿凯迪,然而,她却彻底抛弃了传统的南方淑女形象,风流放荡,自我堕落。家族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遭际和不同品质,却无一逃脱悲剧的命运。[2]福克纳所要表达的悲剧性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是禁锢在人们身上的枷锁,一切的抗争在残酷的自然面前都成了徒劳。作家塑造了一家子性格迥异的人物,分别影射了现实社会中不同状态的人们,从而唤起读者的反思。
  同福克纳相似,莫言出生在中国社会动荡的60年代,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他用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中国纷乱而复杂的农村生活,带着强烈的故乡情结将自己的笔触深深地埋进了宁静而宽广的土地。极左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贫困,莫言的家庭是中上農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留下了惨痛的记忆。父亲的严厉教育也对他构成了心理约束。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今后的文学创作。
  《红高粱家族》呈现了抗日战争年代,在高密东北乡上演的一幕幕壮怀激烈的英雄故事。围绕着爷爷、奶奶、父亲等先辈们,两条线索同时展开。一条是他们奋起反抗侵略者的事迹历程,另一条则是余占鳌和戴凤莲的爱恨情仇。故事突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民间激情,展现了乡土人情中饱满而又旺盛的生命力。莫言将鲜活的人物植入到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方背景之下,塑造了全新的英雄形象,表达了对苦难和压迫的不满与反抗。
  二、表现方式比较
  福克纳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叙事技巧。《喧哗与骚动》通过四个不同的叙事视角,呈现出了康普生一家三十年来的是非曲折。而时序倒错和意识流的使用让读者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品的文学性和美学距离。此外,每个叙述者都因智力、精神以及道德上不同程度的缺陷而存在不可靠性。福克纳借助这样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传达了一个信息--混乱。[3]小说的叙述也好,现实的社会也罢都不过是一场混乱的闹剧,充满了喧嚣与骚动。
  莫言的表现方式增加了许多大胆而新奇的元素。在时序的处理上,《红高粱家族》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时空顺序和叙事逻辑,采用自由散漫的叙述节奏,通过第一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娓娓道来。此外,莫言对比喻和通感等修辞方法驾驭娴熟。在比喻的衬托下,粗鄙丑恶的社会以及残酷杀戮的场面跃然纸上。作者对人物的细致刻画以及对场面的逼真描写将自己的艺术理想通过刺激的暴力传递出来,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
  三、地域文化比较
  民间传说是乡土情怀中的重要元素。作为乡土作家,福克纳和莫言都成功地将乡土的材料和色彩同人的本质和人类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作品超越了地域性,获得了更为普适的效果。[4]但两个人在作品主题的处理上又有所不同,甚至有背道而驰的迹象。福克纳的故事虽然聚焦美国的南方社会,但其主题意义却与全世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他笔下的南方俨然成了全社会的缩影,引发人们对生命这个永恒哲学命题的思考。相反,莫言将自己的高密故乡当作了一个开放的背景和熔炉。他吸纳了天南地北的事件,将这些五花八门的素材都拿到高密土地上来加工。莫言笔下的高密更像是中国的缩影,诉说着人们的痛苦和欢乐。
  在两位作家的修饰之下,故乡早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承载着社会意义的文学幻境。
  四、价值伦理比较
  在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伦理价值观的时候,通常有两种模式--直接颂扬和间接抨击。这两种模式分别在本文所探讨的两部作品中得到了体现。福克纳和莫言在价值论理层面都对故乡表现出了一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绪。前者在作品中充分揭露了南方社会中为人所耻的恶面,后者则通过小人物表现出对自由奔放的人性的赞美。
  福克纳的小说充满了痛苦和不安,希望的幻灭。现实的社会同他价值理念中对奴隶制、种族主义、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是相悖的。他在作品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怨恨和失望。尽管如此,他依旧试图用精妙的语言展现家乡的山水和风俗。可以说,福克纳看似在描写堕落的南方人的性格缺陷,实际是想要展示给读者的是南方人积极自信的生活态度,忠诚勇敢的品性特质以及正义的骑士精神等传统的价值观。
  而莫言对故乡的爱恨交织则更为复杂。他一方面感念养育了他的故乡热土给予他的无尽财富,另一方面又不满这片土地的愚昧落后。怀着这样的情绪,他一度想要逃离故乡,可是却无法摆脱,因此,逃离成了另一种回归。他在创作过程中为故乡增添了许多不曾存在的东西。山川河流,五谷杂粮,沙漠沼泽,野生动物……他都信手拈来。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构成了创作的基础。而他对性欲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也是对伦理价值的直观反映。在对故乡的反复书写中,莫言表达了对人们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他们顽强生命力的由衷赞美。
  五、结语
  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产物,承载着文化的价值也反映着文化的本质。莫言和福克纳作为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影响并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他们的作品源于故乡却又超越故乡。其中所反映的价值观和作品的表现手法归根结底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任何人都是他所处的时代及所在地区的社会文化传统的产物。两位作家都通过家族盛衰各异的图景,书写了历史的无情,从而上升到对人性的诠释和拷问。这是两方水土养育下不同的价值取向,也是两种文化背景下共同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莫言(Mo, Yan). 红高粱家族[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2] Faulkner, William. The Sound and the Fury. New York: Norton Company, 1987.
  [3] 李园(Li, Yuan). 混乱下的清晰--从叙事时间、聚焦和叙事话语解读《喧哗与骚动》[D].华北电力大学,2009.
  [4] 李实明 (Li, Shiming). 中国传统文化的乡土情结[J].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10).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高,医疗损伤赔偿纠纷案件逐年增加。醫疗损害赔偿纠纷,涉及医患双方利益,是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医疗损害赔偿产生的医患矛盾,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阻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国家必须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医疗损伤中各方责任,为医疗损害赔偿提供科学、合理的法律依据,以减少纠纷的发生。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完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法律制度。  
期刊
【摘要】文件检验技术作为检察工作中重要的检验技术,成为了法律监督的有利武器。本文分别从案件侦查、法律监督等方面分析论证了文件检验在检察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并提出了检察机关加强文件检验的相关保障措施。  【关键词】文件检验;检察;运用  文件检验技术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经过对与相关案件涉及到的有关文件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于更全面地掌握所有与案件有关的信息,为案件侦查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的一
期刊
【摘要】 在妇女维权中,家庭暴力是被着重关注的焦点问题,家庭本来应该是和和美美的,但是一旦出现家庭暴力,那么家庭就面临破碎,为家庭成员造成诸多严重的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面对解决家庭暴力问题,进行妇女法律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一个十分有效的解决路径,同时也是解决家庭暴力的基础和前提。本文通过分析家庭暴力的形成原因,提出寻求法律是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最佳途径,以此确保妇女的合法权利。 
期刊
【摘要】 民国的建立,是我国从封建帝制到共和国变化的一个过程。这就需要用更长的时间来观察民国在哪些基本面相上产生了变化,并且这些变化以何种方式影响了我国政治、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只有立足于古今中外的常态,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中国近代出现了与其它传统的人类社会不一样的形态。国民革命为中国发展带来了很多根本性质的改变,因此,应该以更为开放的形态来看待共和制"国体"。  【关键词】 民国史;基本处;
期刊
【摘要】 河南新安县是河洛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秦时置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不同的历史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交汇融合,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物资源。目前,新安县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名录989处。博物馆馆藏文物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近千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0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4个、县级43个。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期刊
【摘要】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着眼新形势、面对新考验、解决新问题的战略性举措。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最有生机与活力的一股力量;我们出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左右,沐浴着新时期的陽光雨露健康成长,体验着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
期刊
【摘要】 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将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程序单列成章,少年司法的相关问题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点。少年司法中的社会调查报告的概念,当前学术界探讨了很多,但是对于一些基本的概念却没能准确界定,本文从"调查"、"法律调查"、"社会调查"出发,从实证的角度重新根据其法律属性界定"社会调查报告"的概念。  【关键词】 少年司法;社会调查;法律调查;社会调查报告  在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第五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女性化妆品是当代市场的需求,是人们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种表现,符合当代女性传统范围外的另一种女性美。色彩能够影响人们的心理和心情,并始终焕发着一种神奇的魅力。本文对色彩做了简要的阐述,并分析了女性对色彩的认识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色彩设计在专卖中的重大意义以及女性化妆品专卖店色彩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女性化妆品;
期刊
【摘要】 微电影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达方式,是随着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它在制作、表演等方面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有较大区别。本文意在对微电影的叙事艺术进行剖析,从微电影的故事选择、叙事情节、演员运用等方面对微电影的叙事艺术以及微电影的成功进行阐释说明。  【关键词】 微电影;叙事;文化;艺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以"微博"为代表的微文化应运而生[1
期刊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具有包容会通、民族凝聚和精神激励功能,在对外交往中,"合作共赢"理念就是对传统文化中"和为贵"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文化精华;现实启迪;文化自信  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9月24日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