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知”教学理论构建高效课堂的“四美”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情知教学理论,即“知、情、意”三方面的统一的教育,构建高效课堂,从语言美,即讲课时语言准确,发音正确、文明、生动、形象;教态美,即教学中举手投足、亲切和蔼、容貌端庄、打扮得体、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视觉;环境美,即清楚一切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干扰因素;板书美,即板书条理分明、内容集中精炼、书写规范、字迹秀丽。
  【关键词】情•知教学;语言美;教态美;环境美;板书美
  The use of “love o Knowing” Teaching Theories high class “Simei”
  Xu Qi
  【Abstract】Theory of teaching the use of intelligence to know that “knowledge, feelings, meaning” the unity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 build high class, from the langu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at is, when the language of lectures accurate, correct pronunciation, civilization and vivid; state of U.S. education that the teaching of gestures, warm gentle, dignified appearance, dress appropriately, give students a visual feast for the eyes; environment, the United States, that is clearly not conducive to learning all the interference factors;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the United States, that is, coherent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focused on refining, writing rules , beautiful writing.
  【Key words】love o to know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to teach the United States United States States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U.S.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冷冉先生在中国《教育研究》第一期上发表《谈“情•知”教学》一文,正式提出“情•知”教学的主张,从教育心理的辩证关系,强调了教学的情绪、情感、性格过程的意义,明确把情•知两个客观过程有意义地统一教学活动中,便于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冷冉指出:“从学生的心理过程分析,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另一个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的过程,情感与性格和知识与智力一样,同属于共产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是一样地贯彻实验”。[1]我们知道,“情•知教学”思想是从构建完成人最基本的心理素质,即“知、情、意”三方面统一来探讨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这一思想体现了“教学”与“教育”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体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关于“知、情、意”统一的教育,在哲学上指出是“真、善、美”统一的教育。康德在关注这方面的教育是比较早的西方教育学家、思想家。他继承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从“真、善、美”这一层面集中探析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途径,指出“美”是实现“真”与“善”统一的中介。黑格尔对康德的这方面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明确了“美”的过程就是“真”与“善”统一的过程,“美就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就是真正的真实”继而通过美来实现高校课堂,构建高校课堂的“四美”即语言美、教态美、环境美、板书美。
  1 高效课堂中的语言美
  课堂教学语言美是教学艺术的核心,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实现课堂教学语言美,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展示课堂魅力、形成相互激励的教学态势及教师教学风格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课堂教学语言是最基本的教学表达手段,是整個教学艺术实践活动的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驾驭好课堂语言,教学活动就会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教与学就有事半功倍之效。
  其一、形式之美。形式美,即教师课堂语言具体表达的“流程美”。一是流畅的普通话:二是随着文章情感起伏及教师激情、课堂气氛的影响而产生的自然的语言表达节奏——即表现在具体表达过程中的抑扬顿挫。
  其二、严密之美,教师在讲授课堂内容时,语言一定要严密,严密的教学,会让学生接受的知识更加准确。
  其三、抑扬之美,马卡连柯曾说:“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教育专家们或谆谆告诫,或亲自垂范,无非是要说明一点,教师的课堂语言不能如一池静水,无波无澜。总是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的平铺直叙只能把学生带入昏昏欲睡的境界,而适时适度的语速、语调的抑扬却能使课堂变得起伏有致,富有生气。 老师抑扬顿挫,学生亦顿挫抑扬。
  其四、幽默之美,美学意义上的幽默,实际上就是“在生活中认清并在艺术中再现喜剧性的特征,方面和现象的能力。”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来说:“有幽默倾向的人,还必须具备有温厚的,敏感的、而同时善于观察、不偏不倚的天性,一切琐屑的、可怜的、卑微的、卑鄙的东西,一切这样或那样与一般的‘人类尊严’不相容的东西都不能逃过他们的眼。”⑵这里虽然是在规范“幽默”的定义,但同时也说明:“幽默”并不是俯手即拾的“珠贝”,主要还是思想重视和加强训练的结果。
  其五、情感之美,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理服人。教师在课堂上表情温和、平易、亲切、和蔼时,师生间的角色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会减少,以致消失,这就不仅打通了师生间的感情通道,学生的思维也会大大活跃,积极性也会增强。
  美国心理学家史伯特•梅拉在论及人际沟通时提出如下公式:7%言词+38%声调+55%表情=100%信息效果。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只有当自身的容貌服饰、言谈举止以及心理与自我感觉相统一时,才是其最具风采的时候。在课堂上,我总要求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教态。只要一站在讲台前就要做到姿势挺拔、自然,动作协调、有精神,给学生亲切、可信的感觉。在讲课时各种手势的配合力求干脆利落,文雅和谐;目光、表情时时与学生交流,力求“此时无声胜有声”。
  2 高效课堂中的教态美
  在学生眼里,教师就是一尊特殊的偶像,不但教师的品德修养、业务能力,就是风度仪表,在学生看来,都应符合一定标准规范。教态伴随着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从知、情、意几方面感染着学生,教师的教态在课堂教学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美的教态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整洁得体的服装,轻松愉快的表情,洒脱自如的举止,和蔼亲切的眼神,同时还要做到遇乱不急,受挫不惊,精神饱满,情绪稳定。一举手,一投足都有是一种信息与沟通,期望或等待,一点头,一微笑都在表达关心与信任、明白或理解。这些都是教学成功的致胜武器,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一种素质。
  要做到教态美,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服装之美,服装是个人修养的一部分。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服装总是非常敏感的。教师的着装一定要做到整洁而得体,力戒邋塌随便。总之,尽量使服装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其二、眼神之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表达“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最微妙的感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眼神要富于变化力戒呆板,凝滞,或长时间注视一个地方,或目中无人,仰视天花板。
  其三、身姿之美。身姿态也是教态中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庄重稳健,洒脱、优雅、是对身姿态的基本要求。这样就会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形象。当然,有时教师在课堂上由于教学内容或角色扮演的需要,做些夸张或幽默的动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其四、手势之美。手势是指挥学生有奏地进行学习活动的最佳手段,比语言省时直观。富有感染力的手势应在柔曼中隐含刚劲,徐缓中渗透坚定;动作速度的快慢,动作幅度的大小,都应合上教学进程的节拍,引发学生感情的共鸣。。
  其五、自信之美。教师在课堂上要相信学生的智慧、能力和判断力,相信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想、知识、技能上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进步。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教态,自信力是必不可少的,自信心是教师学识水平、才华、技能的体现,能给学生以力量的源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的来说,完美的教态是教师完美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诚如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诗艺》里所说:“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举止、装束、言谈、态度都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并产生教育效益。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研究资料表明,凡是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都十分重视教态的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活泼开朗的性情,诚恳大方的待人,文雅谦逊的谈吐,都会使学生深深折服,从中感到力量、意志、修养、个性的美,使学生课堂注意力更集中,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效果更好,从而师生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和教态密切相关的。它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而达到高效教学。
  3 高效课堂中的环境美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可以说,“环境也是教育”, 这种美是教师在课堂上刻意创设的,教师是导演。有人说:“冷冰冰 的人也许可以很好地操纵机器,却无法启动心灵的闸门。”记得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课堂教学过程,正是师生间情感流动的过程。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教师首先会想方设法地去创设一种学习环境,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知识的花海之中。但它讲究一个尺度,这个“度”很难把握,却一定要把握。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有头脑的群体,走这一步正是想吸引学生乐意跟着老师学。根据不同的文章,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创设。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篇诗文,在教学过程的开始用意境导入较为有效,能使学生产生联想或想像,或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在心灵上受到感染。在教读《天上的街市》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让学生双手撑着下巴,闭着眼睛,和着柔和的音乐听了以下这段话:“夜晚,天空像一块黑色的天幕,没有闪烁的星星,没有皎洁的月亮,也没有多姿的云彩。他们都到哪里去了?是还在酣睡,忘了值班;还是到野外玩耍,忘了回家;亦或是正在后台化妆,正准备粉墨登场?……(这里故意多停顿一会儿)过了一会儿,黑色的天幕拉开了,星星揉亮了眼睛,月亮探出了脑袋,天上的夜市开始了……”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拉到了诗的美好意境中,使他们浮想连翩。
   对于知识性强的文章,情境、意境差点儿,可在教学中借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创造情境,激发情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图像、声音、动态中,饱享知识带来的无穷乐趣。如《遥看牵牛织女星》一文,借用星空图来讲述,会有趣得多,容易得多。
  对于小说、戏剧类文章,可用过把瘾的办法处理,给学生创设一个自我表演的环境,让学生在参与中明辩是与非,分清美与丑。也许他们化了心血塑造的人物形象没有明星耀眼,但这个环境、这段经历必定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注入色彩,带来活力和乐趣,带来美的享受。你能说老师苦心设计的这个令人发挥才能的环境不是美的吗?
  4 高效课堂中的板书美
  板书,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著名语文教育学家、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主任刘国正先生说:“板书是一种教学艺术,既要醒目,又要悦目,对教学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如果能把美渗透到板书中去,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而又引人入勝,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领略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那么,怎样设计一幅精美板书呢?
  其一、板书设计要有形式美。板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融教材思路、教师教路、学生学路为一体,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材的艺术再创造。创造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应,顺应学生喜新、好奇的心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产生对美的思索。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1)板书设计要具有准备性。教师必须把课堂板书设计当作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反复推敲板书的内容、板书的位置、板书的时间、板书的色彩与各种标识等。
  (2)板书设计要具有变化美美的形体无论如何复杂,大都含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寓变化与整齐之中”。
  (3)板书设计要具有色彩美。色彩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人对不同色彩的注意程度是截然不同的,单调的色彩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厌倦情绪,而搭配合理的色彩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板书上,如果善于搭配色彩,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
  其二、板书设计要有内容美。美的形式不能脱离内容,二者是协调统一的。课堂教学中离开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形式一无所谈。板书的价值正是在二者的有机结合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板书设计还要注意内容美。主要表现如下:
  (1)难点突出,详略恰当。课堂教学要求重、难点突出,板书作为这种知识的总纲性表现,尤其要注重这一点。必须在黑板有限的范围内,尽量充实、丰满,使得学生能从中得到所必需的全部知识信息,因此板书设计中要做到重、难点突出,详略恰当。
  (2)言语精练,内容简洁。成功的板书应当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构思出来的。有的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有的眉目清楚,展示概念、法则、公式的形成与推导过程,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记忆;有的画龙点睛,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课堂教学的艺术离不开具体生动、富有表达力的语言,离不开基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又不断锤炼出来的教学组织能力,也离不开直观、形象的优秀板书。板书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教学环节,无论是形式美还是内容美,都是为了符合学习的需要,教师只有坚持数学学科的独特性、教学效果的实用性、绘画艺术欣赏性的三者统一,精心设计,巧妙落笔来再现知识的精髓内容,来反映数学教学的艺术特色,才能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情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情的陶冶,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当然,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艺术创作过程,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自身的美,我在这里仅借用“四美”谈了自己的一点看法而已。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追求,让课堂回归审美,让“美”充溢课堂,必然会出现学生由“无意吸收”到“愿意接受”的转化,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的可喜现象,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校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志光.情•知教学通论.大连出版社,2004
  [2] 顾健华.新编实用知识词典丛书——美学与美育词典.学苑出版社,1999
  [3] 周成平.魅力教师的修炼.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收稿日期:2010-05-15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教育近几年在我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英语基础课在职业中学的开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开发适合我校特色的英语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笔者就面试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内容形式、实施办法、课程评价和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面试英语;校本课程;就业指导  Of our school, “English interview” based
期刊
【摘要】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以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  【关键词】学会倾听;勤动手脑;富于想象  How to cultivate good habits of lectures  Chen Wanfu  【Abstract】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to stimulate students to par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是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把逻辑规律引入教学,注意示范、点拨,显然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逻辑规律;引入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 logical rule introduces  L
期刊
【中图分类号】O157.5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宗旨在于使“四色问题”的证明更公理化、系统化、严密化和科学化。并把证明上升到辩论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哲学的高度,因为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我们在证明时用到了,对立统一即矛盾规律,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同时为了说明问题也深入到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因果关系,必然与偶然的关系以及时空观等一系列的基本范畴。  
期刊
【摘要】面对新课程,教学方式要转变,这是参与课程改革实验和即将参与课程改革实验教师的困惑与呼声,也是大家最为迫切的需求。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式;转变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以迎接2l世纪的挑战,基础教育体系伴随着风行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戮力以赴。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也奏响了序曲,几年内,新课程走向了数以千计的试验区,走向了数以万计的试验学校,走进了课堂,走进了教室,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程。在
期刊
【摘要】体态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应引起每位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从中外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差异,探讨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体态语伴随有声语言与学生进行交际,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态语;课堂教学;运用艺术;作用  “Body Language” and English Tea
期刊
【摘要】教师只有立足课堂教学这个最根本最有效的环节,给学生留足必要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努力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和自我发现的學习氛围,学生的讨论与合作才会“源远流长”。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主探究  Classroom teaching should remain the necessary blank  ShenShixiu  【Abstract】Teachers based on classro
期刊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应体现在改革教学内容和传授学习方法两个方面。   【关键词】提高;教学效率;主导作用; 主体作用; 阐释能力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目前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历史部分考试比分很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与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备课到位是其前提。只有在备课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旨在“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语调基础,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游戏教学法是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手段。在我多年实践教学中发现,英语游戏法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极为良好的语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的潜力得到了充分挖掘,他们平时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充分运用,英语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独立处事能力不断加强
期刊
【摘要】教学前的学生预习在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政治教学中开展“三自”的预习方式,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使政治课教学质量发生了较大的改观。  【关键词】“三自”; 预习方式  “Three-Self” Preparation method of teaching in the political  Li Qian  【Abstract】Teaching students t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