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IPAD,建构数学“E ”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技术也不断更新。IPAD现在已经成为数学教学中十分有效的课堂工具。应用IPAD,建构数学“E ”课堂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将IPAD利用好,使IPAD与小学数学课堂相互融合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生动呈现信息,点燃心理内驱”“实现动手操作,生成学习资源”“及时点拨提示,尝试迁移类比”“链接趣味游戏,挖掘思维潜力”四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生动呈现信息,点燃心理内驱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IPAD给学生们呈现各种信息,这样可以使学生们更容易地接受数学概念,从而很自然地点燃心理内驱。同时,学生们在接受这些数学概念时也会对数学产生興趣。
  在给学生们教授“1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积极运用IPAD给学生们进行教学。一开始我在黑板上写出了1到10十个数字,然后我问学生们:“同学们,大家知道黑板上的这些数字的含义和读法吗?”学生们表现得一脸茫然。看到学生们不能理解黑板上这些数字的含义,我利用IPAD让学生们去了解。我首先在每个同学的IPAD上发送一张铅笔的照片,然后我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大家看自己的IPAD上的铅笔的形状和黑板上的哪个数字的形状是一样的?”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道:“和黑板上第一个数字的形状是一样的。”然后我鼓励学生们说:“同学们,大家真棒。” 接着我又告诉学生们数字1的读法与含义。然后我又给学生们的IPAD发送了旗子、秤钩、豆芽、镰刀、葫芦、勺子,油条加鸡蛋的照片,让学生们分别在黑板上找到相对应的数字,然后通过IPAD发出相应数字的读音,接着学生们跟读,很快学生们就学会了1到10的读法。之后我又在学生们的IPAD上发送了有一个苹果的照片,然后我问学生们:“同学们,照片上有几个苹果?”“1个”,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然后我又在学生们的IPAD上发送了有五个苹果的照片,还没有等我提问,学生们就说:“照片上苹果的数量是5。”学生们深刻地理解了1到10十个数字的含义。
  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通过利用IPAD给学生们生动地呈现出相关信息,可以使学生们可以更加真切的认识这些数字的读法与含义,同时也点燃了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内部驱动。
  二、实现动手操作,生成学习资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们有效的学习方法,还应当适时培养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实践中所生成的学习资源是十分有价值的。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结合IPAD进行实践操作是十分有效果的。
  在教授如何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教师可以结合IPAD实现动手操作。在一开始的时候我给学生们的IPAD上发送了一道题目,题目的内容是利用白纸分别剪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长方形的长为5cm,宽为6cm,平行四边形的底为5cm,高为6cm。另外再剪出两个底为5cm,高为6cm直角三角形。然后将这两个三角形进行拼凑,看看会是什么图形?学生们看到IPAD上的题目之后便赶紧进行动手操作。不一会儿,学生们便拼出了自己的图形,然后我让学生们对拼凑出的图形进行拍照,之后再将这些照片通过IPAD上传给老师,从而达到收集每位学生的学习信息、生成学习资源的目的。我看到学生们拼凑出的图形是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然后我继续带领学生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通过题目中的数据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为20cm2。这个长方形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构成的。因此,则三角形的面积为长方形的一半,为10cm2,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底乘高的一半,对于平行四边形也是如此。
  通过结合IPAD实现动手操作,提升了学生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们很快地理解了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也学会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及时点拨提示,尝试迁移类比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发现学生有错误或者疑问时,应及时进行点拨提示,这样可以使学生们正确地理解数学知识,另外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尝试进行迁移类比。
  在教授简易方程这一章节时,我对学生们的问题进行点拨提示,然后运用类比的方式进行学习。因为这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与方程有关的概念,如直接就对方程进行讲解大多数学生恐怕难以接受,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我首先给每个学生的IPAD发送了几个等式和几个不等式,等式分别为10 15=25、20 30=50,不等式分别为10 25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自制痰液吸取装置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
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能力,帮助学生资助探索知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然科学的掌握能力,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  教授小学科学技术是为了帮助提高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迎难而上,体会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在科学探索的学习应当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以教师从旁引导为辅,加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这种
小学科学课程设置的核心意义,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基础上,锻炼他们的实践应用技能和综合素养。笔者的任务,便是集中化探讨论证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日后小学教育事业可持续竞争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持服务动力。  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工作,一直是素质化教育方针推广执行过程中的重大课题,需要引起相关指导教师全面关注。尤其是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期间,主张学生独立收集关键性数据信息并在逻辑
徐悲鸿曾说过:“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无论在任何领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不竭的动力,长久而稳定的存在,由此可见创新非常的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为了国家更好的发展,教师应当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一、鼓励猜想,发散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绝大多数科学研究和发现都
国际理解教育在日本兴起,因国际之间的经济活动而发展起来。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是向各国青少年们传播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等,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交往,促进全人类和谐共处。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可以贯穿于小学各年段各学科。本文以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为例,探析国际理解教育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发挥效用。  一、在课堂中带领学生领略不同国家的人文景观,进行国际理解教育  (一)知晓中外人名的差异  中国
在现有靶线法燃速测试仪的接线柱上加装绝缘防烧蚀挡板,解决了燃烧过程中的非正常中断问题。设计并安装过滤除尘器,解决了残渣污染气体管路的问题。在燃烧室上连接压强传感器
一、引言  理解儿童,从儿童出发,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前提。作为“长大的儿童”的幼儿教师,其专业发展的取向应该是以儿童为中心,以提升专业水平服务儿童发展为追求。优秀的幼儿教师一定是最了解儿童的教师,他的心灵色彩是属于儿童的色彩。从专业精神的角度而言,幼儿教师应是一个成功的游戏者,是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一种存在。而在日复一日地教育生涯中,在大班额状态下,面对聪明可爱而又不乏调皮捣蛋的幼儿时,笔者不难发现有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分析研究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因此,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站在时代前列,紧随时代步伐,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科学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以及针对现状提出的相应改进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  “对症方能下药”,要得到促进当前小学语文
介绍了激光衰减法测量粒子参数的基本原理。搭建了激光衰减法测量高铝含量富燃料推进剂实验系统,解决了燃烧环境下粒度测试的光学介入问题,对高铝含量富燃料推进剂中粒子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