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来源 :南方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l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提质增效明显,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整体趋于良好,但也存在农业废弃物利用比较单一、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浦北县生态农业高效发展,结合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提出“加强科技攻关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健全监测网络和建立全方位监测网络体系、协助企业开拓生态农产品市场”等对策.
其他文献
有5年高血压病史的张阿姨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过程中发现,以前服用疗效较好的药物效果慢慢“变差”了,血压开始变得不稳定.那么,吃了几年的抗高血压药为什么会“失效”呢?实际上,疗效“变差”不能怪在药物身上,因为根据临床观察,以下3种情况会造成患者血压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期刊
“宝宝们,欢迎来到直播间.咱们家的蔬菜面粉无任何添加,可以放心食用.全年度最大优惠,大家赶紧去拍……”趁着“双十一”电商活动,刘兴伟在网络直播间卖力介绍自家工厂生产的农产品.这位来自山东临朐的“80后”女主播,放弃大城市打拼十几年的事业,回到家乡二次创业.在当地发展种植基地2000多亩,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借助农村电商平台,把家乡的土特产源源不断地发往大中城市,带动乡亲们致富,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新农人.
期刊
为揭示白僵菌、绿僵菌、淡紫紫孢菌对蚜虫、地蚕、根结线虫的毒性大小,并探索生防菌与有机肥耦合效应,采用PDA对白僵菌、绿僵菌、淡紫紫孢菌对其进行活化培养,并稀释不同浓度菌剂作用于蚜虫,观察单独菌种下毒性大小,然后利用对峙法研究菌种间拮抗性,寻求最优协同杀虫组合,最后利用响应面法设计不同有机肥与菌剂配比,分析混合配方对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虫生真菌对蚜虫的毒力大小为白僵菌>淡紫紫孢菌>绿僵菌,50%致死浓度分别为5.048×106、6.962×106、1.155×107 cfu·mL-1,三种虫生菌间没有
科学、全面地开展耕地质量评价,是满足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要求和耕地资源管理需求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规范(试用稿)》中的推荐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选取评价指标并确定权重,运用修正法和相关分析法对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和广东省吴川市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并与农用地分等结果和不考虑生物特性的耕地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索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中选用土壤蚯蚓数量指标表征耕地生物特性的适宜性.结果表明:1)仁化县、新兴县、吴川市的耕地质量等别分别集中在良等和中等、
野外采集白蚁蚁巢中的黑柄炭角菌菌索,分离纯化出黑柄炭角菌菌种,并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果糖是黑柄炭角菌生长较好的碳源,黄豆粉是良好的氮源;黑柄炭角菌是一种中温性真菌,最适培养温度25℃,pH值5.5左右为最佳,湿度85%,菌丝满瓶快、菌丝生长密度和洁白度高,自然光照条件下原基和子座形成早、数量多、质量好.
由于种植习惯、水利设施、栽培制度、经济状况等制约因素,雨养种植仍然是坦桑尼亚当地最普遍的水稻生产方式,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进程缓慢.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实施“中国农业技术惠坦行”项目,送技术进村,让农户亲身体会和感受实践效果,这种推广方式易于被当地广大农民接受,“村级示范”已成为这些年中国专家在非洲示范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模式.在4个农业村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示范中心推广的高产栽培技术与当地传统直播种植相比较,灌溉生产平均可增产4.95 t·hm-2,经济收入增加103.54%以上
采用田间调查法与性信息素诱捕技术,对比分析了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芦荻村毗邻湖泊的菜地(A地)和消落带环绕菜地(B地)主栽作物辣椒的主要害虫、天敌种类及数量变化.A、B两地共调查到2纲10目56科143种,其中A地害虫6目61种,天敌7目54种,均高于B地.7—9月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在A地发生居多且世代重叠,烟青虫成虫和幼虫虫口密度较高,>20.00头/百株.
肉牛养殖是不少农村居民用以提高收入的重要产业,长期以来,由于缺少良种、养殖方法不当等问题,对养殖户的增收造成影响,而拥有一定规模的养牛场也面临着需要大量劳力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期视频为大家介绍韦氏肉牛生态栏舍模式,为肉牛养殖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请看视频.
期刊
以已有文献中有关施氮对中国凤丹生长和籽粒产量影响的评估结果为统计样本,采用Meta分析法,构建施氮量对凤丹影响的损失函数,为评估模型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当施氮水平为I3(150~199 kg·hm-2)时,最能满足凤丹高产的需求;当氮含量过高时,凤丹籽粒产量增长率会有所下降.施氮量对株高的影响呈先降后升趋势,当施氮水平为I14时(700~749 kg·hm-2),增高率达到峰值.
为探究烤烟产值与种植密度之间的关系,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在重庆市黔江区水市乡开展大田小区试验,设置1100/667 m2、1050/667 m2、1000株/667 m2等3个种植密度处理T1、T2、T3(即行距都为115 cm,株距分别为52 cm、55 cm、58 cm),比较其烟株生育期、农艺性状、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经济效益差异.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1100株/667 m2的T1处理(移栽行距115 cm、株距52 cm)的农艺性状、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均较优,其株高最高(129.33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