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话教学生活化是指在对话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联系生活背景,将对话教学活动变成学生认识生活的一种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对话教学的兴趣。英语对话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灵活使用教材中的内容,拓展教材范围,课堂上要模拟生活情景,给学生创造实践语言对话的机会,且对话设计要融入学生真实的生活。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对话设计 生活化途径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设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的教学活动,通过多种手段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提高用英语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生活化理念在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著名教育观点之一就是“生活即教育”。让对话教学生活化,就是将英语教学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中,课堂上用英语进行对话的过程就是经历生活的过程。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一、对话设计要灵活使用教材中内容,要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
牛津英语教材的“Let’s talk”或“Speak up”中的对话是纯粹的一问一答的对话,部分教师以为进行对话教学就是针对这些dialogues进行朗读、背诵,然后让学生work in pairs进行表演。其实这样做并不是进行真正的对话,只是进行机械模拟操练。真正的对话教学要对教材中的对话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和补充,使之更灵活,更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比如牛津英语9A Unit 2的Speak up中的对话,训练的是giving advice on what colors to wear。对话中提供的选择是red shirt,blue jeans,而学生感兴趣的颜色和衣服可能还有很多。对于表达建议的句型,除了对话中所提到的Why don’t you...?How about...?外,学生还可以选择使用Would you like...? Let’s... 等句型。如果只是对教材中现成的对话进行机械训练,是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的。如果让学生分组进行改编对话,然后以竞赛的形式进行特色表演,就能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让他们在课堂对话中畅所欲言。通过灵活改编教材的对话内容,使之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
二、对话设计要拓展使用教材中的内容,要引申至学生的实际生活。
部分英语教师在设计对话环节时,以为学生能够表演教材中的对话就算完成了任务。其实,这样做只是完成了“教教材”,而没有做到“用教材”。《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还要延伸到教材之外的生活之中。教材只是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和素材,教材不是也不应该是唯一的依据和素材。使用教材应遵循“源自教材,尊重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对话教学不仅要机械地操练教材中的对话,更要注重加强对话的拓展训练。要以教材内容为核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丰富和拓展对话中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新旧知识,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比如牛津英语8AUnit 1 Speak up中的对话,内容是talking about friends。这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在进行对话教学的时候,就不能拘泥于教材中的对话内容,对朋友的评价除了friendly和helpful,还可以增加modest,generous,kind,等等;除了谈论朋友的外貌和品质外,还可以涉及业余爱好、家庭情况等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扩大形容词的词汇量,培养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能力,比如哪些词用来修饰男孩,哪些词只能形容女孩,使他们运用所学过的形容词,编写出更有趣、更有创意、更贴近生活的对话,进行小组交流。这样通过拓展教材中的内容,把教材内容引申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及他们的生活体验中,这些基于生活的话题,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达到让语言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三、对话设计要模拟生活情景,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
语言学家克鲁姆认为,一堂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所学到的语言材料。在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实物、模型、简笔画或多媒体课件,模拟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比如问路、购物、出游、打电话、看电视、逛公园、参加晚会,等等。通过进行角色表演,在课堂上创设尽可能真实的直观交际情境,让学生感觉如同身临其境。
比如在教学“What’s your favorite food?”话题时,教师可以去学校餐厅找来一份菜单,为学生创设一个就餐的生活情境,从讨论最喜欢吃的菜到最后点菜,整个对话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这份菜单展开。因为与自己的校园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在学习水果类单词时,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展开对话训练。可以模拟一个卖水果的生活场景,教师做售货员,让学生来买,师生对话采用随机内容,这样引导学生在逼真的生活情景中运用语言和实践语言,通过在买卖的过程中进行生活对话,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英语对话教学生活化,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学生实际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把学生的学校学习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缩短课本上的知识与真实生活的距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关注生活,在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独特体验的同时,摆脱对教材的依赖。以教材为依托的基础,由师生双方共同整合生活资源,寻找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结合点进行对话训练,拓展训练渠道,从而让英语对话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为生活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玉芳.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话语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04.
[2]方芳.初中英语教学中活化对话之我见[J].中学时代,2012,16.
[3]薛冬梅.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对话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2,01.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对话设计 生活化途径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设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的教学活动,通过多种手段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提高用英语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生活化理念在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著名教育观点之一就是“生活即教育”。让对话教学生活化,就是将英语教学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中,课堂上用英语进行对话的过程就是经历生活的过程。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一、对话设计要灵活使用教材中内容,要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
牛津英语教材的“Let’s talk”或“Speak up”中的对话是纯粹的一问一答的对话,部分教师以为进行对话教学就是针对这些dialogues进行朗读、背诵,然后让学生work in pairs进行表演。其实这样做并不是进行真正的对话,只是进行机械模拟操练。真正的对话教学要对教材中的对话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和补充,使之更灵活,更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比如牛津英语9A Unit 2的Speak up中的对话,训练的是giving advice on what colors to wear。对话中提供的选择是red shirt,blue jeans,而学生感兴趣的颜色和衣服可能还有很多。对于表达建议的句型,除了对话中所提到的Why don’t you...?How about...?外,学生还可以选择使用Would you like...? Let’s... 等句型。如果只是对教材中现成的对话进行机械训练,是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的。如果让学生分组进行改编对话,然后以竞赛的形式进行特色表演,就能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让他们在课堂对话中畅所欲言。通过灵活改编教材的对话内容,使之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
二、对话设计要拓展使用教材中的内容,要引申至学生的实际生活。
部分英语教师在设计对话环节时,以为学生能够表演教材中的对话就算完成了任务。其实,这样做只是完成了“教教材”,而没有做到“用教材”。《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还要延伸到教材之外的生活之中。教材只是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和素材,教材不是也不应该是唯一的依据和素材。使用教材应遵循“源自教材,尊重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对话教学不仅要机械地操练教材中的对话,更要注重加强对话的拓展训练。要以教材内容为核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丰富和拓展对话中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新旧知识,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比如牛津英语8AUnit 1 Speak up中的对话,内容是talking about friends。这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在进行对话教学的时候,就不能拘泥于教材中的对话内容,对朋友的评价除了friendly和helpful,还可以增加modest,generous,kind,等等;除了谈论朋友的外貌和品质外,还可以涉及业余爱好、家庭情况等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扩大形容词的词汇量,培养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能力,比如哪些词用来修饰男孩,哪些词只能形容女孩,使他们运用所学过的形容词,编写出更有趣、更有创意、更贴近生活的对话,进行小组交流。这样通过拓展教材中的内容,把教材内容引申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及他们的生活体验中,这些基于生活的话题,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达到让语言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三、对话设计要模拟生活情景,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
语言学家克鲁姆认为,一堂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所学到的语言材料。在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实物、模型、简笔画或多媒体课件,模拟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比如问路、购物、出游、打电话、看电视、逛公园、参加晚会,等等。通过进行角色表演,在课堂上创设尽可能真实的直观交际情境,让学生感觉如同身临其境。
比如在教学“What’s your favorite food?”话题时,教师可以去学校餐厅找来一份菜单,为学生创设一个就餐的生活情境,从讨论最喜欢吃的菜到最后点菜,整个对话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这份菜单展开。因为与自己的校园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在学习水果类单词时,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展开对话训练。可以模拟一个卖水果的生活场景,教师做售货员,让学生来买,师生对话采用随机内容,这样引导学生在逼真的生活情景中运用语言和实践语言,通过在买卖的过程中进行生活对话,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英语对话教学生活化,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学生实际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把学生的学校学习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缩短课本上的知识与真实生活的距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关注生活,在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独特体验的同时,摆脱对教材的依赖。以教材为依托的基础,由师生双方共同整合生活资源,寻找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结合点进行对话训练,拓展训练渠道,从而让英语对话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为生活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玉芳.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话语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04.
[2]方芳.初中英语教学中活化对话之我见[J].中学时代,2012,16.
[3]薛冬梅.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对话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