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见性命,劈面惊人

来源 :作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ne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解程坚甫生平,莫名地,我竟然联想起台湾诗人周梦蝶,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出生的时代接近,同样清瘦,同样长寿,幼时接受国学启蒙,打下扎实国学基础,生活得都不尽如人意.人生同是以1949年为分水岭,前者去职返乡,做回本色农民;后者赴台,退役后自谋生路,在台北街头靠卖报纸维持生计.二人皆孤苦伶仃,同以诗歌慰平生,把生命全部奉献给了诗歌,又以诗歌滋养了生命.虽然古体诗与新诗就像文言文与白话文,但值得欣慰的是,周梦蝶写新诗彰显古意,程坚甫写古体诗“直见性命,劈面惊人”(见苏炜《中国农民中的“当世老杜”》).
其他文献
万福泽为救小歘找到毕九,用自己家的象牙刮痧板换毕家的刀用,故事由此拉开序幕,几个家族牵扯其中.《午夜的泉水与大象》有着多个故事和多重时空,作者将这些时空切得细碎,进行一种新的组合,每个故事间又存在着紧密联系(万德光),使之结合为一整体.
期刊
我一九二七年十月从日本回国,参与了当时的革命文学运动.现在,时常有同志来访问或来信,也有些同志拿过去别人发表过的有关创造社的文章来,要我讲述当时的情况.我讲过不少次数,也有不少访问记录流布在外.有的我看到了,也有的我至今还没有看到.从已看到的来看,其中不免有些小的出入,也有是误记了我的原意的,这大概是由于我的口音不大好懂而发生的.同时,也有因为别的同志提供的资料和我所说的不尽一致,引起了疑问.
期刊
叮当叮当.下自修堂的钟响了.我把我的书本慢慢地整理好,对着黑魅魅的窗外尽望.我的窗向正东面,一阵阵的微风,从窗口送到我的书案上;吹动了我的心弦,把日间种种的烦恼和愁苦,都拨弄起来.这时我的头脑突然发生了许多忧怅的思想,一切可怕而又最难解答的问题,也在我脑子里乱转,我失了支配思想的能力了.下意识地走开去抚着窗槛,心里只是胡想,眼儿只是呆望;这时月亮从深郁而高远的云层里钻了出来,只是还有一片薄薄的浮云,像面网似的笼罩着月姐的脸儿,大地上由黑暗而转为有些光明了.我还是痴痴地望着依稀可辨的树影儿和离离的青草偃卧在
期刊
一rn为着一个愚蠢的守卫兵被暗算,也许是再微小些的原因吧,以致梅冷在防御上偶然失手的事,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稀奇的.保卫队有着克服一切骚乱的能力,经过了一场恶战之后,暴徒们趁着夜里来,又趁着夜里走了.rn但是,保卫队还有着不能不严重地加以研办的事.rn保卫队宣布了一连三天的戒严令,把梅冷的四关口都封锁住了.人们只可以从外面走进城里,却不准从城里放出一个,——这唯一的任务,是搜捕在城里作着潜伏工作的叛党.rn注意力的集中点,在于×军袭城的时候,城里发现的一颗炸弹.
期刊
一九三〇年冬,一个大雪之夜,她在一处开会,从早晨直到半夜.在会议进行中不感得怎样寒冷,可是会议结束,站起来,才觉得两足冻僵,寸步难移,喝了一杯开水之后,才像跛足似的一步步走出来,大雪正在纷飞,四下一望,亮堂堂的,好像清晨.寒风针一样刺着耳朵、鼻尖,她用大衣的领子蒙着头,俯着身体,急步向前走.街上一个人影亦没有,只有很少的岗警还在坚持着来回在岗位周围跑着.远近楼房几扇窗,从内面透出红绿灯光,她想象得到里面当然是温暖的人们在赏雪赋诗,在曼舞轻歌.而她与刚从开会那儿离开时的情景对比一下,不由得使她愤恨了.
期刊
在庚子年冬天最冷的几日,我读完了《程坚甫诗七十首》.其间,我喝了几次姜水用以抵御寒意,我的电脑也因为寒冷而罢工.而诗中流露出来的酸甜苦辣,与人世间的冷暖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人生况味,令人品尝咀嚼而欲罢不能.
期刊
王好猎的《午夜的泉水与大象》其实是一篇很难归类的小说.它虽然写的是北京城,但又不是狭义上的城市题材小说,似乎更像是城市风物与风俗的摹写.小说以万家几代人经营的万泉堂为中心,写了它的由来和变迁,由此牵引出万家和北京“老泡”们的历史和现实境遇.在环环相扣的叙述中,小说有条不紊地交代了万泉堂自万德光接手以来,所遭遇的种种过往,在呈现百年家族史的同时,也成为北京城市史和地域民风民俗的微缩景观.
期刊
期刊
一篇优秀的小说终究离不开一个吸引读者持续阅读到最后的故事.王好猎的《午夜的泉水与大象》就是这样一个令读者一口气读完的有趣故事,整篇从引子开始到尾声共14节,有始有终,以京腔幽默的笔触运用插片式的以关键词为中心的多重叙事结构向我们娓娓道来.小说以“大象与澡堂子”的传说,将跨越一百多年的故事片段拼合,产生了令人迷眩的时空感和魔幻感,且处处有着强烈的冲突,是历史与现代、传说与现实、父辈与子孙、等待与出击之间的对垒,更是愚昧与睿智、死亡与新生、普通与神奇、平庸与独特之间的交锋.
期刊
一rn我乡下称祖父为“阿爹”.我阿爹在村里人眼中是个传奇人物.曾当过“共匪”——游击队员,1944年底追随襟兄陈以铁参加革命;1945年1月游击队进攻吴川县政府所在地塘(螺)镇;同年2月底奉命进军高州,从600多名游击队员中选120人,阿爹在列;3月初在高州木坑塘村被围歼,阿爹逃脱;1948年底阿爹以为风声已过,返乡过春节,除夕夜伪政府搜捕,阿爹的二弟被射杀,阿爹在乱枪之下又逃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