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走下讲台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9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知道教室里为什会有讲台,是为了讲授方便还是为了显示师道尊严,但我知道从我上学到我当老师,三尺讲台都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记得我上小学那会儿,教室里的讲台特高,没有一尺,至少也有八寸,老师站在讲台上,特威严,我们望而生畏,凡走上讲台的大都是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是为接受批评或者惩罚才被叫上去的,平时谁也不随便登上讲台。等我上初中了,教室也成了砖瓦房(不再是以前的窑洞了),讲台也低了许多,也许是年龄大了一点,讲台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威力了,老师不在时,班干部、班里一些活跃分子也偷偷站上讲台发号施令,可我从来都是绕道而行,从不轻易跨上讲台。直到上了高中,学了韩愈的那篇《师说》,才知道老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那么讲台就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了,难怪老师总是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呢?后来,上了师范院校,臨毕业时,老师送我们一副对联:“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人生”,还告诫我们走出校门后要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中间对得起三尺讲台。这三尺讲台就是我们要花一辈子心血来耕耘的“自留地”,它就是实现老师人生价值的舞台。当我真的做了老师站在讲台上时,热血沸腾的我开始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尽情展示。我也开始滔滔不绝的讲,开始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开始俯视一双双紧张而充满期待的眼睛,等我讲得口干舌燥时,却发现学生们有的昏昏欲睡,有的眼睛里充满了迷茫……
  第一次走下讲台,是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当时我是刚上讲台的新手,说是随堂“验收课”。上课前,学校里的领导、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还有几个教学颇有声望的老师突然一下子全来我班了。刚刚当上老师的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面,紧张极了,本指望学生们能表现好一点,帮我放松一下心情,不料,请一名同学站起来朗读课文,他居然把韩麦尔先生读成了dan麦尔先生,我一气之下命令他拿出字典来查,他可能也被吓坏了,不知道这字怎么查,翻了半天也没查出来,我一着急就跑到了他跟前帮他查字典。下课后,学生私下里七嘴八舌地议论:“我还以为你今天惹大祸了呢”、“那么多听课的,她还帮我手把手地查字典呢”、“这年轻老师真好”、“要是XX老师,肯定是要大发雷霆的”……由此,这些学生对我多了几分敬意,也就多了一些认可。我也感慨良多,一不小心走下讲台,竟然受益颇多,从此就试着走下讲台,走出我那块“自留地”。
  渐渐地,我发现当我们走下讲台,学生就不会再仰视我们,我们也不会俯视学生,一道天然屏障被撤去了,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师生关系似乎在这一瞬间发生了变化。没有了这个很难逾越的讲台,上课时,我们可以随意地参与不同小组的讨论、学生可以自由地向我们质难问疑、走一圈就可以了解各个小组的进展、目光所到之处就会知道那些同学还有疑问并及时帮他解决,最紧要的是他们再也不会有那种怯生生的感觉,而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们就是学生们心目中的良师;下课后,大家也乐意坐在一起讲故事、说笑话,回忆童年、畅想未来,谈家庭、谈生活,谈理想、谈前途,时间长了,大家畅所欲言,无话不说,孩子们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遇到麻烦都会和我们主动沟通,我们就是他们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只要我们跨出这一步,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就搭建成功了;只要我们跨出这一步,营造和谐课堂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只要我们跨出这一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既然走下讲台来有这么多好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冉占英,教师,现居甘肃镇原。
其他文献
朗读是一种眼、耳、口、脑同时并用的思维和语言的综合活动,它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的一种阅读方法,也是用来表达情感、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技巧。在诗歌教学中,正确地指导学生朗读,不仅有利于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感受和领悟,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欣赏水平。  1、通过诵读训练,培养感知能力。朗读时要调动学生眼、耳、口等各种感觉器官参加,使之领略诗中之胜景。例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山居秋暝》以“空”字开头,按照人们对王维一贯的认识:王维信佛所以喜空,于是做出推断:王维喜欢寂寞或是寂静的生活。其实,这是对王维的一种误解,也是对中国古代士大夫生活情趣的一种误解。  “空”字由来已久,佛教中讲空,道教中讲无,两者虽所指不同,但也有不少相同之处。王维作为一个士大夫,他从小就浸染在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生活环境之中,加之家庭信佛的缘故,他对佛家思想亦十分精通。像王维这样精通儒释道思
《庄子·逍遥游》里,庄子讲到了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是第一种,这些人都是有权有势、有德有能的“人上人”,属于社会的精英。他们凭借个人的才能和德行,春风得意,因而自视甚高,自认为很“逍遥”。然而,在庄子看来,这也不过是学鸠、斥鷃之类罢了,他们目光短浅,功利世俗,只看到眼前和表面的自在、风光,属于“小知”。  宋荣子属于第二类人,这类人能“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经过几年的摸索,不少语文教师已经一改“唯语文”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在组织教学上出现了偏颇,忽略了语文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盲目地根据活动提纲引入不少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把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成了“生物活动”、“地理活动”甚至是“合唱活动”,忽略了语文课程的“语文味”,抛弃了语文课的“根”——“语文”。
笔者所谓“诗化教学”,简言之,就是语文教学的整个流程要充满诗情画意。它既引领学生开发性地接受文本内容的诗意美和写技的艺术美,又激赏学生重建更诗意、更艺术的欣赏美和写作美。    一 诗歌“诗以诗教法”    例:曹操《短歌行》  (师)又喝酒来又唱歌,(生)  感我人生有几多?  (师)人生好比早上的露,  (生)过去的时光何蹉跎。  (师)歌声慷慨又激昂,(生)  我久藏的抱负怎能忘。  (师)
徐则臣是新世纪以来文坛崛起的70后作家之一。从2004年以短篇小说《花街》和中篇小说《啊,北京》在文坛崭露头角开始,他的创作激情一发不可收拾,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京漂系列”和“故乡系列”。在故乡系列里,运河亘古不变地流淌着,靠船讨生活的汉子们走上石码头,所有故事都在花街上发生。在混乱喧嚣的人群中,“我”是一个叫作穆鱼的少年,站在暗处观察着周遭的世界,一个人孤独地成长。  以少年的成长经验为视角的作品
实行新课程之后,我们使用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该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其中必修共五册,选修十多册。课程学习内容增多了,学生主动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的机会多了,对学习能力的要求自然也就高了。教师要改换保姆似的角色,改变填充灌输式传授知识的方式,让学生从被动盲目地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即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如此做法,小而言之,是打造高效课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其实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渴望被关注、被爱、被认可和赏识的需求,只是顽劣孩子的这个角落更为隐蔽。当我们用爱心和智慧激活并开发出他们的这种需求时,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有效。无论是一句赞扬的话,一个抚摸的动作,无论是悄然期待的目光,还是急切关注的眼神,当我
“常”,指常情、常理,就是读者心目中所习惯之情,熟悉之理。“反常”,就是作者置读者心目中的常情、常理于不顾,反其道而行之。这种看似逆反人情,悖于事理,但却合道,就是反常的手法。  诗词是“文学骄子”,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都在其中得到很好的运用。《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作为遭罪贬谪岭南的罪人,宋之问偷偷逃回家乡。但是越是接近家乡,久居岭外的他却一反常态,本应“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选编的《临死前的严监生》是吴敬梓《儒林外史》中一段有名的文字,因为这段文字中有对严监生临死时经典的细节描写,以致于严监生后来被学术界定性为吝啬鬼的形象。可如果我们细读相关的文本就会发现,已成定论的评判和文本的实际内容有很大的出入,严监生不但很难说是一个贪婪的吝啬鬼,而且有时还得承认他很慷慨,他在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也另有隐情。  “吝啬”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过分爱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