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实验性坐骨神经根压迫模型大鼠脑组织中单胺递质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ji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刺对坐骨神经根压迫模型大鼠脑组织中单胺递质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对镇痛、促进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1-03/07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生理实验室完成。选择Wistar大鼠90只,分为5组,电针治疗组、电针对照组、手针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各18只。前4组大鼠均进行坐骨神经根压迫模型制备。①电针治疗组:造模后第3天开始电针治疗,1次/d,每次15min。取穴:双侧L4,L6“夹脊”,患侧“环跳”、“阳陵泉”。进针深度约1cm,轻提插捻转后,针柄接电疗仪。连续波,频率2Hz,电流强度以大鼠腰肌及后肢轻度抖动为度。②电针对照组:取穴:双侧L4~6“夹脊”。余同电针治疗组。③手针对照组:取穴:双侧“肾俞”,患侧“环跳”、“阳陵泉”。采用轻提插捻转手法,不接电疗仪,间隔5min捻针1次,余同电针治疗组。④模型对照组:于造模后第3天开始,每日抓取1次,不做针刺等处置。⑤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不做任何处置。各组分别于术后第7,14,28天各麻醉后处死6只大鼠,制备组织匀浆,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脑组织中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及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结果:9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水平的变化:造模后7d,电针治疗组和电针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90.23±5.05),(170.80±6.99),(150.76±6.65)ng/g(P<0.01,<0.05)]。造模后14d,两电针组5-羟色胺水平进一步提高。至造模后28d,两电针组5-羟色胺水平下降,电针治疗组已接近正常水平(162.51±7.67)ng/g。②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脑组织中5-羟吲哚乙酸水平的变化:各组大鼠脑组织5-羟吲哚乙酸水平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变化:造模后7d及14d模型对照组与各针刺组大鼠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5.43±3.08),(36.35±2.62),(36.13±2.63),(34.61±3.26),(30.48±3.18)ng/g;(35.80±3.36),(34.96±2.67),(35.00±3.34),(35.16±3.18),(30.83±2.53)ng/g(P<0.05)],但各针刺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到造模后28d,电针治疗组大鼠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已接近正常,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31.65±3.53),(34.95±3.11)ng/g(P<0.05)]。结论:①针刺后7~14d产生镇痛效应时,大鼠脑组织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增高,但后者与针刺干预无关,可能与造模有关。②随着电针治疗后神经根损伤的修复、疼痛的减轻,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逐渐下降至正常。③电针可以通过对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和良性调节作用,有效地参与镇痛及神经损伤的修复,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其他文献
介绍了美国整合型照护的典型模式——PACE的特征及优势,提出对我国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议:对我国老年人群进行分类评估,集中优势资源用于低收入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科学设
背景:脑型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患者的智力、记忆能力下降,但非脑型HLD患者的记忆能力是否有改变?目的:明确非脑型HLD患者的记忆能力。设计:以诊
<正>本期人物:主持人:独钓寒江雪侃客:小楼听风雨(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梧桐夜雨(某企业新员工)本期话题:"职场焦虑"怎么解独钓寒江雪:读者"昨夜星辰"来信说,近日参加了一
小麦样品采用硝酸和过氧化氢进行微波消解,消解采用程序控制升温;以铑为内标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溶液中铜、锌、镉、镍、铅等元素的含量。采用干扰校正公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高铁车站钢结构无柱雨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雨棚钢结构的防腐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我国专项规划评估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评估主体单一、评估指标不完善、动态评估不充分、评估公正度不足等多方面问题。缺少合理的评估方法和完善合理的评估制度在一定程
用CAE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的方法进行连接器端子尾部压接的仿真,实现在研发阶段对产品进行验证,增加了产品设计的准确性。使用显示动态的有限元模型对适用19根导线的尾部进
<正> 一、序言日本制定了宏伟的航天开发规划。这是继欧洲共同体之后在国际宇航舞台上即将露面的又一颗新星。日本把航天推进系统的重点放在以高能的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