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中“花酒香”的意象鉴赏探究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诗词发展中,出现过不计其数的诗词人,很多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其中李清照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词人,它独具风格的诗词创作具有着别样的风采,其中“花酒香”意象表达耐人寻味。下面,本文就针对李清照诗词中“花酒香”的意象鉴赏进行探究,来对其诗词进行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李清照;诗词;“花酒香”;意象鉴赏
  前言
  在古代诗词中,存在大量的意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来对自身情感和思想进行表达,而读者通过这些意象来对诗人精神世界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实现对诗词的更好鉴赏。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最为夺目的才女之一,在她的诗词中存在很多关于“花酒香”的意象,而想要从其诗词中对她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进行了解,就可以从“花酒香”意象实施探析和探索,这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一、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的女词人,山东济南的章丘人,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她所作的词有着显著的特点,在前期一般所写内容对她的闺中的生活以及思想感情真实反映,且题材多是写一些自然风光或者离别相思等;在后期则主要是对伤时念旧以及怀乡悼亡之情感进行抒发,对自己孤独中的哀愁和惆怅进行表达,情调十分感伤。她作词形式上常用白描的手法,但自辟途径而呈现出清丽的语言。她的词流传到现在的总46首,还有10多首是不确定的,在她的诗词中“花酒香”的意象十分多,通过“花酒香”的意象呈现出其诗词中的丰富内涵[1]。
  二、李清照诗词中“花酒香”的意象鉴赏
  (一)李清照诗词中“花”的意象
  (1)以“花”为载体,凸显美好生活
  人们普遍喜爱花,对花也是一种美好象征,在李清照的诗词中,常借助花来进行意境的烘托,对生活通过诗意的表现,来表达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词人通过对简单生活的片段描述,呈现出动人之画面:在夜晚风声紧密、小雨淅沥疏朗,次日的香闺中一女子从沉睡中慵懒醒来,此时酒意还没消退、晨妆未梳,就对园中海棠开始关心。在“试问卷帘人”中,通过“试”字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实现了真切地体现,她抱着揣测心态对结果开始猜测,体现出了她的犹豫和不确定心理,而此时卷帘人回答道“却道海棠依旧”,让词人不禁叹息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在此处,用“绿”代表绿叶,用“红”代表红花,通过色彩的鲜明对比,体现含蓄的精炼表达之效,用“肥”来表示雨后叶子由于水份充足呈现肥大,用“瘦”来表示雨后花朵由于不堪雨打出现凋谢,这些拟人的手法使此类对比更加形象和生动。四字虽是平常,通过词人巧妙搭配,使其含义获得丰富和拓展。通过四字所联想的意境也是十分妙不可言,如“红瘦”表示春天逐渐消逝,“绿肥”表示夏天正在来临,语言极富张力和概括性,表达出生活的情境同时,也具有动态变化的效果。
  (2)以“花”为意象,抒发情感思想
  在词人的笔下,“花”的意象在描绘花的美好外,还更多表示年华逝去后的颓残与憔悴,从而来感慨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易逝。如在“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梨花欲谢恐难禁” 和“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中,总和惜时以及生命哀叹等具有联系。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词中,其起句就描绘出一幅凄清之景,通过“风住尘香”呈现落红满地和枝头花尽的情景,用“尽”字表现春光的完全流逝,借助“风住尘香”几个字含蓄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且还实现了情感容量的丰富,而“日晚倦梳头”表现出了词人死别之恨的万念俱灰之意,深刻体现出了自身情感[3]。在此词中,通过起句花尽的描述,对全词感情的基调实施了明确,因此此词是在作者避难到浙江金华而作,她已面临国破家亡和丈夫死别的情境中,且所珍藏大部分文物也已散失,处在流离异乡和无依无靠的环境内,表现出了极其悲苦的情绪。
  (二)李清照诗词中“酒”的意象
  (1)借酒抒怀,彰显少年天真
  在少女阶段,李清照的生活十分幸福,她出生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条件都比较好,且父母的思想十分开明,因此李清照和同龄人相比少了很多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的束缚,很难得拥有自己的自由空间。李清照在少女时期对人间疾苦并不了解,因此她的很多词都彰显少年天真,而纯真欢乐则是此时期她词的基调。此时的词人满怀着生活的激情和向往,借助“酒”的意象也反映出她生活的无忧无虑。如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就真实和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少女时代的幸福和欢快生活,在夕阳西下和湖面云彩荡漾的美景之中,一位沉醉的少女误闯到婷婷荷花和待宿鸥鹭的生活之所,小船在无方向乱划、鸥鹭惊慌而到处乱飞而去,把这恬静之景不小心打破了。而此时所表现的乱却无意中对恬静画面实现了生机和活力的注入,人和池塘、鸟融合一体,呈现出一幅水乡傍晚的催舟图。在此词中的画面中,造成这样的效果都是因为酒而引起的,要不是词人喝酒太多而导致“沉醉不知归路”的话,也就不会出现“误入藕花深处”后的动人画面了[4]。
  (2)借酒消愁,道尽家、国情怀
  在李清照的词中,借酒消愁,道尽家、国情怀的例子很多,而在尽家、国情怀中又多是一些相思和爱国之情。在相思之情中,由于李清照的感情十分细腻和敏感,在每次和赵明诚分离时,在精神上都会感到折磨,此时在词中就借“酒”对自己的离愁别绪和相思之情进行表达。如在《醉花阴·重阳》中,就写出赵明诚的外出任职时间,到了重阳佳节,二人各居两地,此时李清照处在孤居环境满怀对丈夫之思而借酒消愁。此时的醉酒,把酒当作一种工具,而李清照并不是以酒来尽兴,是把酒来道愁,而离愁别绪不能溶在酒内,也不能随着醉意而消失,从而酒醒后呈现“人比黄花瘦”的感伤。“靖康之变”后,南宋山河破碎,赵明诚也在此期间不幸病倒而去世。在当时,李清照和爱人生离死别,唯有苦酒相伴。在“断《忆秦娥·临高阁》中,就寫出四十五岁时期的她孤独无助就像风中梧桐叶,借酒消愁,酒中也充溢着悲凉。在她感受到因为统治集团无能以及金兵蹂躏导致民众灾苦的时候,不禁道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也体现出她爱国的激情。
  (三)李清照诗词中“香”的意象
  在古代,香是词人情意表达重要的物象,也是是修身养性和怡情审美的物品。在李清照的诗词中大量关于香的内容,也是她诗词情感抒发和哀思寄托的重要意象。在李清照很多词句中,她喝酒时、孤独时、思念时都会焚香,且睡觉时、白天和夜晚也会焚香,借助香,我们能够对她内心的细腻和情感进行了解。在她的词中,常通过“香尽、香空、香消和香断”等对闺愁幽怨和相思之痛进行抒发。如在“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中,通过香尽和日落黄昏的情境,来体现出词人阁空虚度和孤独凄寂的情况,让人感受她度日如年的痛苦。
  结语
  综上所述,李清照作为我国著名词人,留下了很多的诗词作品,而“花酒香”是其诗词中的典型意象,想要实现对她情感和思想的解读,就需要从她诗词中的“花酒香”意象实施鉴赏,从而深入和真切感受词人所表达的诗词内涵。
  参考文献:
  [1]刘霞. 李清照的”花花世界”——李清照词中”花”意象浅析[J]. 赤子, 2018, 000(003):138-139.
  [2]张琼. 花景酒意寄愁情 ——浅探李清照花酒词的独特意境[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 39(05):110-114.
  [3]孟柯晓.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J]. 市场周刊·理论版, 2017(21):290-290.
  [4]魏银星. 从李清照词的“花”与“酒”意象看“愁”情的表现[J]. 中国文艺家, 2018, 000(006):P.111-111.
  作者单位: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群文阅读由来已久,我们借鉴前贤,教学中实行单作家群文阅读、主题性群文阅读和概貌性群文阅读,初有成效,让学生能更全面立体的认识作家,更深刻的理解作家作品,更容易梳理写作技巧,思维与情感更深度的参与阅读教学活动,养成了全方位多角度阅读思考的意识。  关键词:阅读教学;群文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特级教师成龙说,解决阅读教学问题,就解决了语文教学的大半问题。而温儒敏教授指出语文教学“
期刊
摘要: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的技术性较强,在采访期间不能单方面诉说倾听,而是要形成心理互动,才能达到预计的采访效果,给观众呈现出较为优质的电视新闻节目效果。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采访者就要把握好对方的心理状况,适当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让被采访者可以自然而然的说出事实。本文主要围绕电视新闻采访展开研究,探讨采访过程中的心理把握,提出一些合理的应对措施,希望为其他电视新闻采访工作者提供一定的
期刊
摘要: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得多年来继续教育,乃至医药继续教育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教育理论研究不足的限制,运作机制不健全的束缚,正在呈现出全民普惠,质量提升,制度创新发展的新态势。  關键词:终身教育;医药;继续教育;现状;发展  终身教育理念的产生,是人类在教育认识问题上的重大思想突破,是实现人与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对于一个人的教育来说,其一生的各种资源与经验都将起
期刊
摘要:在很多人看来,在对待诗歌的问题上,柏拉图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由于诗歌的各种劣根性,宣言将诗人及其诗歌驱逐出城邦;另一方面,他自己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实,这是对柏拉图的一种误解。本文将从柏拉图论证诗模仿性的方式、论证诗模仿性的目的以及柏拉图对诗的态度三方面具体论述《理想国》中诗的模仿。  关键词:柏拉图;模仿;方式;态度;目的  一、对诗模仿性的论证方式  关于对诗模仿性的论述,
期刊
摘要:新时代弘扬粟裕精神,有助于学生深刻领会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建设的艰辛历程,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本文以粟裕精神内涵为切入点,探讨新时代弘扬粟裕精神的路径,提倡渲染式教育、实践教育,提高青年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粟裕精神;新途径;思考  粟裕作为我国十大大将之首,其高尚品格和精神内涵十分丰富。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于粟裕的研究主要关注他的军事才能
期刊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记录与传承优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从人类发明创造文字以来,古诗词一直都在当代的许多古代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充当着重要角色,是活的珍贵史料。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古诗词的传承渐渐地与音乐传唱产生了融合,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易于教学传唱的音乐作品,不论是所谓的“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觅知音”,诗词与音乐渐渐走下神坛,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化传播媒介。在整个民族的漫长发
期刊
摘要:运动休闲在个人发展、身心弥补、人际关系以及和谐社会中均具有积极影响,可以让民众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在运动休闲理念下,体育教师通过加强场地设施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全面优化课程内容的主要策略,可以培养学生运动休闲习惯。  关键词:运动休闲;民众生活质量;研究分析  一、运动休闲与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分析  运动休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阶段,运动休闲已经得到了我国民众的普遍接受,并对社会生产、民
期刊
摘要:《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一书以文化解释的方法讲述中国古代的法律传统。书中分析了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特殊路径,解释了中国古代法当中许多重要观念的由来,分别讨论了中国古代法律传统的不同方面,探究制度背后的文化依据和意义。梁先生以反思和批判的态度从基本概念入手,利用古今中西对比、引用文献的研究方法讲述中国人在追求自然秩序和谐,天人合一的目标时所形成的“礼法传统”。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我们今天的法制建设
期刊
摘要:乐亭县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故乡,乐亭县中小学校立足实际,扎根本土办教育,依托县内的李大钊纪念馆、李大钊故居、县英才馆、县烈士陵园等场所,把思想政治课堂搬进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红色远足、清明祭扫、志愿讲解等活动,通过移动课堂的形式,给学生带来一种浸入式体验,打造“行走的”思想政治课堂,让思想政治课活起来、动起来、实起来。  关键词:红色教育;课堂;思想教育  一、加强青少年红色教育的必要性  
期刊
摘要:为了提升园林施工质量,实现园林工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双赢,对如何实现园林施工、养护管理有效结合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园林工程施工、养护管理结合是保障园林工程建设质量,体现园林工程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重要举措,且两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约,将其结合是非常必要的。然后,从合理规划设计方案、实施全过程养护管理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结合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  关键词:园林施工;养护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