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几年,本人参加了中考化学评卷工作,每次阅卷过程中,心情都难以平静,深深地为考生们在试卷上出现的不该有的失误和非知识性的错误而感到心痛。以往,很多考生在考试结束后都感觉良好,当成绩下来后却不是很理想。为什么考试中的题都会做,可实际得分和自己的估分相差甚远,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平时不太在意的细节而枉然失分。
中考试题既注意基础,又体现新课程理念,评卷要求客观、全面,学生回答问题能否符合标准答案的要求直接影响到成绩。怎样才能正常发挥,考出自已的真实水平呢?
现将学生在中考答题时容易出现的但完全可以避免的错误,归纳分析如下:
一、没有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规范的书写,合理地使用专业语言符号,是卷面完整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生往往会在以下细节方面白白失分。
1.元素符号、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书写尚不够规范
阅卷时发现很多学生在书写元素符号时,出现了一些习惯性的错误,比如:习惯把l写成大写L,Cu与Ca书写时让人分不清,把Al写成Ag,Mg写成Mn而不自觉。写化学式时不注意角标,写化学方程式时,很多学生会写,但是忘记配平或忘记写↑↓符号和条件而丢分,很可惜!
2.错别字太多
试卷中化学专用名词以及填空中的错别字是要全部扣分的,而评卷时会发现考生写错别字的情况很普遍,就连一些很常见的仪器名称都会出错。这些被教师视为“送分”的题,却是考生们失分特别多的地方,真让人叹息不已!比如:胶头滴管的胶写成焦、长颈漏斗的颈和漏写别字等。
二、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观点
语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卷面文字的基本功也与语言有一定的关系。学生在考试时往往由于表达、观察、理解、归纳等方面的欠缺,使自已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自已的得分。
1.回答问题时语言不严谨
评卷时常常可以从学生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他们真的会了,可是做出的答案却不能全面准确地表达其观点,总是和标准答案有些差距,是不完整的答案而被扣一部分分值。比如:07年连云港市一道填空题,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应该______。很多学生这样作答:将试剂滴在PH试纸上,后与颜色卡对比。这里的标准比色卡记忆不清,虽然心里知道怎么操作,但终因语言不准确而痛失一半分,可惜啊!
所以平时学习时,在分析问题和观察实验现象时,除了要学会分析,会观察,更要学会用准确的语言记录下来,要学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合理组织语言,切不可含糊其词!这样就可以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发生。
2.审题不仔细
有些学生做题时不能认真读题,认真理解题意,只是随便看一眼了之,走马观花,没有看清题目的要求就盲目作答,比如:要求用化学式填写时用物质名称或序号代替;描述实验现象时,常常用结论来作答。如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写成剧烈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的现象写成氧化铜消失,生成蓝色的硫酸铜。
三、思维定势的影响
学生在掌握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后,就会形成思维定势,有时在解决类似问题时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失误。比如,考生在考试时碰到与平时练习相似或相近的题目,有的学生就会非常高兴,因而不再仔细审题就匆匆下笔。连云港市06年化学中考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让考生写出仪器(三角)漏斗的名称,而评卷时发现了许多考生都写成“长颈漏斗”,原来考生在平时练习中练的比较多的是长颈漏斗,所以在考试中就出现了上面的情况,这就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以上在试卷上出现的考生的错误,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从最初的元素符号开始,就对学生强调书写规范化;培养学生严谨仔细的审题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考生若在考试时,在这些细节方面做一个有心人,就会在现有成绩上提高5-10分,何乐而不为呢?老师平时总是很忙,忙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也忙,但是对学生的要求还是要落实到具体而微的细节上。这样师生都不会徒劳无获。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中考试题既注意基础,又体现新课程理念,评卷要求客观、全面,学生回答问题能否符合标准答案的要求直接影响到成绩。怎样才能正常发挥,考出自已的真实水平呢?
现将学生在中考答题时容易出现的但完全可以避免的错误,归纳分析如下:
一、没有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规范的书写,合理地使用专业语言符号,是卷面完整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生往往会在以下细节方面白白失分。
1.元素符号、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书写尚不够规范
阅卷时发现很多学生在书写元素符号时,出现了一些习惯性的错误,比如:习惯把l写成大写L,Cu与Ca书写时让人分不清,把Al写成Ag,Mg写成Mn而不自觉。写化学式时不注意角标,写化学方程式时,很多学生会写,但是忘记配平或忘记写↑↓符号和条件而丢分,很可惜!
2.错别字太多
试卷中化学专用名词以及填空中的错别字是要全部扣分的,而评卷时会发现考生写错别字的情况很普遍,就连一些很常见的仪器名称都会出错。这些被教师视为“送分”的题,却是考生们失分特别多的地方,真让人叹息不已!比如:胶头滴管的胶写成焦、长颈漏斗的颈和漏写别字等。
二、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观点
语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卷面文字的基本功也与语言有一定的关系。学生在考试时往往由于表达、观察、理解、归纳等方面的欠缺,使自已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自已的得分。
1.回答问题时语言不严谨
评卷时常常可以从学生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他们真的会了,可是做出的答案却不能全面准确地表达其观点,总是和标准答案有些差距,是不完整的答案而被扣一部分分值。比如:07年连云港市一道填空题,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应该______。很多学生这样作答:将试剂滴在PH试纸上,后与颜色卡对比。这里的标准比色卡记忆不清,虽然心里知道怎么操作,但终因语言不准确而痛失一半分,可惜啊!
所以平时学习时,在分析问题和观察实验现象时,除了要学会分析,会观察,更要学会用准确的语言记录下来,要学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合理组织语言,切不可含糊其词!这样就可以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发生。
2.审题不仔细
有些学生做题时不能认真读题,认真理解题意,只是随便看一眼了之,走马观花,没有看清题目的要求就盲目作答,比如:要求用化学式填写时用物质名称或序号代替;描述实验现象时,常常用结论来作答。如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写成剧烈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的现象写成氧化铜消失,生成蓝色的硫酸铜。
三、思维定势的影响
学生在掌握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后,就会形成思维定势,有时在解决类似问题时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失误。比如,考生在考试时碰到与平时练习相似或相近的题目,有的学生就会非常高兴,因而不再仔细审题就匆匆下笔。连云港市06年化学中考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让考生写出仪器(三角)漏斗的名称,而评卷时发现了许多考生都写成“长颈漏斗”,原来考生在平时练习中练的比较多的是长颈漏斗,所以在考试中就出现了上面的情况,这就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以上在试卷上出现的考生的错误,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从最初的元素符号开始,就对学生强调书写规范化;培养学生严谨仔细的审题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考生若在考试时,在这些细节方面做一个有心人,就会在现有成绩上提高5-10分,何乐而不为呢?老师平时总是很忙,忙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也忙,但是对学生的要求还是要落实到具体而微的细节上。这样师生都不会徒劳无获。因为细节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