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未来看现在

来源 :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3020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伊始,又是开启新的一年行动的时刻了。很多公司所做的无非就是在去年的业绩基础上调高目标,号召大家继续加油干。我们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今已不再是线性发展的时代,行业迭代和跨界颠覆是如此迅猛,我们不能再用老套路了。
  在去年11月底,本刊举办了 “商业评论大会”,主题是“遇见新商业”。京东首席战略官廖建文教授说,今天新商业的“新”,不是简单商业模式的“新”,而是突然发现在下一个时代,产品层面、客户关系层面等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为这个变化的结果,行业突然间会走到战略的拐点。因为是拐点,是一个新的时代,才有一个大企业的没落与新创企业的开始。
  行业最大的挑战是,当游戏规则都是围绕行业领先者走的时候,行业领先者也在面临同样的战略拐点。那意味着今天的竞争确确实实不应该是围绕行业领先者去模仿的竞争。你以为你的对手是友商,其实你真正的竞争对手是这个时代,因为这个时代在改变,所有一切都在改变。因此,我们不应该站在现在看未来,这就等于拿着一张旧地图去找新大陆,我们应该站在未来看现在,对行业的终极发展做出判断。
  在过去20年,互联网已经摧枯拉朽地冲击着所有行业,让幸存者焦虑不安。但是,廖建文说,这个变化才刚刚开始。过去这个阶段的互联网发展,只是奠定了下一个智能商业时代的基础设施,其中包括算力、算法、数据。未来智能商业时代有什么特征,企业该如何改变,大家可以研读他的演讲实录《迈向无界时代》。
  在本次大会上,有两个传统企业向智能商业转型的案例也值得关注。零时尚是一家服饰连锁零售企业。他们做的不再是简单地到处租店铺开店,由导购去引导顾客消费,而是尝试将数据智能应用在运营中。公司创始人经过5年的摸索,开发了一套智能搭配算法体系,可以根据用户提交的数据(体型信息、工作生活信息和对时尚的态度)和需求信息智能推荐穿衣搭配方案(称为“蝶衣BOX”)。即使消费者不买那套衣服,数据也能留下来,从而提高下次推荐的精准度。此外,她们还创造了共享试衣间的概念,零时尚将“蝶衣BOX”送到顾客附近的美容院等处,顾客可以到那儿去试衣,从而实现了去店铺化。这些做法正符合廖建文教授所说的智能商业时代的新趋势:产品变成了产品+数据+内容+服务;市场细分的颗粒度会精准到一个人,从大众市场变成了人人市场;未来是一个无界的概念,零售中,人、货、场的边界会变得融合……
  本次大会的另一个案例企业派登洋服堪称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企业发展历程的缩影。公司创始人陈乐春1990年在深圳下海开了中国第一家高级西服定制零售店,随后在各大城市开了42家高级定制店。从2003年开始,公司承接海外服装加工往中国转移的浪潮,从定制零售业转到服装加工业。鼎盛时期,共有40多个国际品牌在派登洋服加工。贴牌代工的生意一开始挺不错,但渐渐日薄西山,后来一套西服只能赚1美元。
  陈乐春在2009年开始了第三次转型,花了6年时间建设软件系统、改造生产线和用海外订单测试定制系统,终于建成了智能制造工厂,现在可以做到全球下单,7天制造,5天送達。相比原来的代工业务,运营成本下降了20%以上,利润率增长了30%,因为以单定产,实现了零库存。至今,派登洋服已经完成了几十万次的智能定制服务。
  在本次大会上,还有许多有价值的分享,如本刊总策划、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忻榕对于未来的组织和个人变化的研究,菜鸟首席战略官陈威如教授介绍如何用平台思维看未来等。当一个时代在进行剧烈变革和转型的时候,我们很难看清楚未来,但越是这样,越要有一个相对长期的视角以及一个崭新的思维框架(参见本期“2017商业评论大会”专刊)。希望大家从2018年出发,赢得下一个时代。
其他文献
尽管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长期加班加点会造成种种不良后果,但公司还是要求员工和管理者在传统的工作时间以外仍保持“在线”——夜里开会,周末和假期有求必应,只要醒着,就得接电话、回短信、写邮件。许多人为了满足上述工作要求拼尽全力,最终变得疲惫不堪。长此以往,员工的内心被一种难以抗拒的挫败感填满,觉得自己根本无法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员工最后可能选择用脚投票,离职而去。即使没有离开,疲惫不堪
期刊
2012年底,大搜车创始人兼CEO姚军红和大搜车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张立宇在北京世纪金源找到了一个2万平方米的场地,2013年6月,大搜车线下寄售卖场正式营业。12月,销量达到了最高的231台。  他们原以为2014年春节前的1月份销量能再创新高,不料却迎来销量环比下滑的坏消息。大搜车发现,问题出在匹配效率上,传统的二手车销售模式受物理空间的限制,无法将供给和需求最大化,匹配效率自然就低。  大
期刊
2016年我们在《商业评论》发表了《参验:迭代创新的关键》一文,指出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持续成功的企业必须具备参验的能力。在本文,我们进一步提出“参验式组织”的概念,帮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下,更好地部署各种内部创新团队,使组织变得更有活力,对外界的各种变化反应更敏捷。  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我们为什么需要参验式组织?第一,企业要提升建立赛道的能力。第二,企业要具备在多个赛道上并行培养种子选手
期刊
似乎所有人都突然意识到了智能机器所带来的威胁。经济学专家们愈发担心,随着软件参与决策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失业率有可能会飙升。管理者也不希望看到机器很快取代知识型员工——他们更希望计算技术能够增强人类的能力而不是取代人类的工作。那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增强形式?哪些认知技术又是管理者需要密切关注并采用的呢?  为了理清思路,我们制定了一个简单的框架,从两个维度来勾勒认知技术。第一个维度是“智能层级”,根据
期刊
1999年,中国扬州。学国际贸易的李定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做起了毛绒玩具代工生意。代工始终处于产业链的最底层,干的是最辛苦的活儿,挣的却是最少的钱。  2006年,李定决定进军国内玩具市场。他注册了一个商标“笛莎娃娃”,音译自英文的“design”(设计),“就是希望这个品牌能以创新和产品研发为核心竞争力”。  2007年,笛莎娃娃在国内开了专卖店,一开始生意挺好,然而一年之后,专卖店的生意开始
期刊
人们对人工智能(AI)抱有很高的期待,但企业目前的实施情况如何?为了解企业在应用AI上的机遇和挑战,《MIT斯隆管理评论》与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作,调查了全世界112个国家和地区、21个行业的3, 000多位高管、管理者和分析人员,深度采访了30多名技术专家和高管,以真实数据为基础,撰写了这篇研究报告。  对于AI,多数公司的想法和实际执行相差甚远。3/4的高管认为,AI可以让公司发展新业务。近85%
期刊
在商业环境中,企业如果能及早地预测到风险或者机会,就会拥有强大的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大通银行采用了商业分析师丹·斯坦伯格(Dan Steinberg)的预测技术,来评估和处理大量的银行按揭。大通银行精确预测了按揭申请人的未来还款行为,由此极大降低了放贷风险并增加了赢利,使用该预测技术,当年就获得了高達9位数的利润。  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在2004年8月分析了当年两次飓风侵袭时期消
期刊
根据消费者市场的品牌研究,最近出现了一种新趋势:借助外部事物或机制来表达自我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少,更多的人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定义自我。这一转变终将影响消费品品牌。  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残酷的价格战后,消费品公司开始寻求新的提高销量的方法,于是提出了“品牌资产”的概念,并把品牌作为一种理念、体验和生活方式向消费者推销。我们经常听到某某公司宣称:“我们卖的不是一件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然而,这
期刊
如今,个人支付领域正在发生一场革命,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更偏爱手机支付而不是现金或银行卡支付。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潮流会影响消费者对所购产品的价值认知。各种复杂的打折促销计划、奖励方案和忠诚度计划也干扰着顾客的价值认知,吸引消费者努力挣积分、赢得优惠和产品折扣。  在深入研究日益“拥挤”的支付环境下各种促销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掌握行为经济学上的两个基本原理:参照点和前景理论/损失规避。  1
期刊
我在一家外企管理销售团队,过去3年,人才外流明显加速,直接导致业务下滑。而且这种趋势已从一线岗位蔓延到二线岗位。在国内企业薪酬大幅提升的今天,外企该怎么留人?  王哲:工薪收入真的是员工离职的根本原因吗?建议在团队里找一个核心成员,把他培养成自己的心腹,确保团队内发生的任何风吹草动你都知道,也便于探究成员离职的真正原因。  张思远:在外企工作的国内优秀人才,他们工作的意义和成就感来源于什么?只有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