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地区页岩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涪陵地区页岩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888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常规的测井信号容易被地层干扰从而影响裂缝识别效果,为了降低地层影响,提高识别准确率,本次研究通过对常规测井信号进行去噪及高频信号提取处理,处理后的常规测井信号识别准确率较高,为页岩气田使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页岩;小波高频属性;裂缝识别

0  引言

涪陵焦石坝区块作为页岩气富集高产区,页岩气分布范围广、潜在资源量巨大。而裂缝作为页岩气的有效存储空间,可以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同时对于后期压裂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于该区五峰组-龙马溪组裂缝的识别显得尤为重要。

1  区域地质背景

涪陵页岩气田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川东隔挡式褶皱带万县复向斜内、盆地边界断裂齐岳山断裂以西。气田目前主产气区位于焦石坝构造,地表主要出露三叠系嘉陵江组。焦石坝构造为一个受北东向和近南北向两组断裂控制、轴向北东的菱形断背斜,主体变形较弱,表现出似箱状断背斜形态,即顶部宽缓、地层倾角小、断层不发育,两翼陡倾、断层发育。

2  基于小波变换的裂缝识别方法实际应用

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波变换方法的正确性及普遍性,用此方法对研究区的2口井的常规测井资料中的声波时差信号进行了小波阈值去噪处理和小波高频属性的提取。取得了较好的去噪效果,对裂缝识别较为准确。

最后将小波高频信号与声波时差信号进行对比发现(图1),焦页A井3000m-3150m井段共发育3段干层,1段IV类氣层,2段I、III类气层和1段II类气层。焦页B井2145m-2265m井段共发育3段干层,2段III、IV类气层和1段II类气层。原始声波时差曲线,总体上呈锯齿状,在裂缝发育处存在周波跳跃现象,但大部分表现较为模糊。新的测井信号在裂缝发育处表现出强烈的震荡特征,对比原始测井曲线识别结果准确率较高,基本与测井解释结果保持一致。从实际运用效果可以看出,提取高频属性后的常规测井信号在裂缝发育处表现特征更为明显,可以更加准确的识别裂缝。

a.焦页A井                    b.焦页B井

3  结论

(1)处理原始测井信号的核心在于要最大程度的保留信号特征,筛选出具有高信噪比、低均方误差的高频信号。

(2)通过高频提取后的常规测井信号相比于原始信号,在裂缝发育处表现出强烈的周波跳跃,识别结果与测井解释结论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郭旭升,胡东风,魏祥峰,等.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页岩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及对产能的影响[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6).

[2]郭锐.测井数据的小波分析方法.吉林:吉林大学,2011.

[3]许超.钻井模拟中测井信号小波去噪的最优阈值选取方法[J].内江科技,2011,12(32):112.

[4]吴雅娟,高兴,王辉,等.改进的小波阈值法在测井曲线去噪中的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22(3):182-185.

作者简介:

夏炜旭(1991—),男,江苏无锡人,2019年毕业于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钻井工程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石油工程属于我国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发展会对工程进展产生直接影响。对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新进展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其技术发展程度以及发展方向,为今后石油工程的顺利开展以及工程问题解决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以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为研究对象,对石油工程技术新进展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对石油工程技术提出了发展建议,期望可以为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进展;发展建议前言: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当中勘探开发深层特深层油气存在钻井风险大、钻井周期长等问题,进而引发密气
期刊
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多。社会对于石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涨,在这样的趋势下,传统的技术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的发展了,石油的开采和挖掘技术必须要不断提高和创新。中国是能源大国,对于石油的开采和需求都处于世界的前列,但我国地形复杂,所以石油能源的开采受到很多限制,因此,对油田井下压裂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探讨成为了社会当前发展的重要话题。本文就油田井下压裂施工关键技术展开探讨。关键词:油田;井下压裂施工技术;应用引言:油田井下压裂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井下勘测中,促使储层形成新的裂缝,并在井下工作中使裂缝
期刊
摘要: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高含蜡自喷井的清防蜡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不断提升着自喷井的管理水平。自喷井中的结蜡的原因是不同的,使用的清防蜡措施也是不同的。本文对自喷井中高含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喷井清防蜡的管理措施。希望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关键词:自喷井;清防蜡;技术管理前言:在石油资源不断的开采,以及新油田的开发过程中,自喷井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在自喷井的油井中,油气资源的产量高,含水量大,存在着较高的含蜡问题。在油井的开采过程中,经常出现结蜡现象,影响着自喷井的正常开采生产。需要结合自
期刊
摘要:洼59块蒸汽驱开发中存在蒸汽腔扩展不均问题,局部区域汽窜严重,生产井相继出现高液量、高含水、高温等现象,制约区块转换开发方式的进行,为此开展了高温堵水技术研究工作,认识完善蒸汽驱驱油机理,明确汽驱规律,确定出水层段,研究技术对策,并开展化学药剂室内实验评价,筛选合适的高温堵水药剂,优化措施方案,取得了较好效果。关键词:超稠油油藏;蒸汽驱;汽窜;高温堵水1 油田基本情况洼59块位于洼60断块区的中部,开发目的层主要为S3段油层,油藏埋深1380-1510米,平均有效孔隙度24.5%,渗透率1462.6
期刊
摘要: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石油开采技术,能够有效的促进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大多都需要进行深井作业,在深井作业中使用深井试油试气测试工艺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石油开采工作的效率和石油开采的质量,从而促进石油行业的发展。关键词:深井;试油试气测试;工艺技术;应用探究前言:油气井经过不断开采,油气井的开采深度不仅会变得越来越深,而且油气井底部的温度和压力也会变得越来越高,也会提高对油气井开采技术的要求。因此,在油气井的开采过程中,运用深井试油试气测
期刊
摘要:辽河油田2018年开始无缆波码智能分注技术引进和自主化研究工作,截止2020年底已累计实施25井次,实践证明,无缆波码智能分注技术能解决边远地区水井测试不及时测试费用高及部分稠油高凝油转注井、污水回注井测调仪无法下入测试不成功难题,具备推广价值。关键词:注水;智能可调配水器;远程控制辽河油田现有注水井2371口,开井1535口,年注水量2972×104m3,分层注水井1325口,分注率55.9%,分层配注合格率83.8%。分层注水工艺主要以桥式偏心、桥式同心分注为主,并配套研发了套变井分注、长胶筒小
期刊
摘要:由于电加热抽油杆的独特优点,在高含蜡原油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电加热杆采油工艺适应范围广,既能连续加热、也能间断使用。在开展电加热杆工艺应用的同时,考虑节能降耗,结合现场单井含蜡情况,研究摸索电加热杆准确生产制度,优化电加热杆启停时间,确保生产稳定同时实现成本可控。主题词:高含蜡;电加热杆;生产制度1.前言南翼山油田III、IV、V油层组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发现含蜡较高,在井深450m-650m范围内结蜡较严重,容易造成蠟卡、蜡堵,影响油井正常生产。为确保油井生产平稳,提高原油流动性,实现稳产目的,现场
期刊
摘要: 现阶段,我国许多油井经过长时间的开采,逐渐进入到开采后期,对石油开采利用的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我们要对相应的采油工艺技术进行分析,提升油田资源的实际应用效率,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良好发展。本文从油田后期开发特征入手,对油田开发后期的采油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关键词:油田开发;后期;采油工艺引言:油田开采后期综合含水量不断增加,存在多个问题,比如:负荷失衡以及设备老化等等,其开采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必须在油田开发后期不断完善采油工程技术,这样才可以保证油田开采顺利进行。通过提升油田开采水平,使油田能够在后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致密油藏注二氧化碳来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二氧化碳可以有效提高致密油的开采效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二氧化碳吞吐动态特征进行分析,完善相应的开采方式。针对油藏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合理考虑油藏的温度,对二氧化碳的注入量和注入时间进行研究,可以有效提高致密油藏的开采质量关键词:致密油田;二氧化碳;吞吐动态近年来,致密油藏已经成为了非常规油气藏的主要开发油藏,由于致密油藏的开发特点非常明显,致密油的初步开发大多依靠水平井的体积压裂方式进行开采。致密油具有初期产量高,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非常优异的进展,随着国家政策和企业的投资建设,已经掌握了一系列储气库的建设核心技术,并且制定了多种储气库建设标准,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储气库运行市场的进化,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会面临不少问题,导致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地下储气库的建设规模,从而为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化发展奠定基础。关键词:地下储气库主;进展;对策地下储气库是调峰和天然气管网优化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实现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西方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