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靶点占有率数学模型,评估菊花中潜在降尿酸有效成分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结合动力学过程.采用UPLC-Q-Exactive MS技术,对照品指认方法和体外酶促动力学实验鉴定菊花中潜在降
【机 构】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2488;中财瀚熙(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1503;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靶点占有率数学模型,评估菊花中潜在降尿酸有效成分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结合动力学过程.采用UPLC-Q-Exactive MS技术,对照品指认方法和体外酶促动力学实验鉴定菊花中潜在降尿酸有效成分;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测定菊花中潜在抑制剂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结合动力学参数;最后通过经验证的黄嘌呤氧化酶靶点占有率数学模型,评估抑制剂与黄嘌呤氧化酶在体内的结合动力学过程.该研究鉴定了菊花提取物中39个潜在降尿酸有效成分,测定了其中23个化合物的抑制活性,筛选潜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3个,分别为染料木素、木犀草素、芹菜素.3个化合物的 IC50 分别为 1.23,1.47,1.59 μmol·L-1,结合速率常数(Kon)分别为 1.26×106,5.23×105,6.36×105 mol·L-1.s-1,解离速率常数(Koff)分别为10.93×10-2,1.59×10-2,5.3×10-2 s-1.经不同给药方法评估后,所选化合物在联合给药情况下能对体内黄嘌呤氧化酶产生快速且持续的抑制.该研究采用UPLC-MS技术、浓度-响应方法、SPR技术和黄嘌呤氧化酶靶点占有率模型综合评估菊花中3个有效成分在体内不同给药方式的体内靶点占有率过程,可为中药有效成分活性筛选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作为我国的传统中药,龙血竭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收敛止血、清肿止痛、调经理血等功效,被誉为“活血圣药”,临床上其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随着对龙血竭研究的深入,其在抗肿瘤方面的药用价值不断显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龙血竭发挥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DNA损伤和细胞周期阻滞、诱导肿瘤细胞衰老、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和血管生成以及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等机制来实现的。该文重点总结了龙血竭提取物及其化学成分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龙血竭的深入研
中药注射剂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中药药代动力学对指导中药注射剂给药方案设计、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
该文介绍了主方案、篮式设计、伞式设计、平台试验的基本定义、应用范围以及其优缺点,结合中医药特点、研究经验提出了中医药领域借鉴使用主方案设计、篮式设计、伞式设计进
板蓝根是十字花科菘蓝植物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和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该文对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和汇总,发现
制订符合中药变更特点和规律,科学、合理、可行的中药变更指导原则,是引导中药制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已上市中药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是在深入研究、总结中药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