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anCr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是一门极具艺术的科目,而学生在生活中随时会接触各种艺术元素。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探索美丽的兴趣。美术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做好高中教学工作。
  目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其训练方式别致,创新教学已成为美术教学的核心。然而,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高中艺术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一、改变原有模式,创新教学方式
  在以往传统的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地倾听教师讲授的内容,没有时间或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这种教学模式将逐渐导致学生失去归属感,总是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和课本,而不能创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久而久之,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就会越来越低。
  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艺术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教学大纲、实际需要来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做好师生互动,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例如,在教授《美术欣赏导言》时,教师不能一上课就解释美术的用途和功能等,相反,要赋予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谈论自己对美术的认识。日常生活中充满美术,学生常常从现实生活开始美术的应用:用漂亮的衣服来打扮自己,用美术学装饰空间等。这些都是学生对生活最为直观的感受,因而参与热情很高。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讲一些与美术有关的故事来进行及时的指导,如“达·芬奇密码的故事”,以发挥美术教学特色。通过扩展美术知识,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也提高了整体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提高学生课堂接收效果。
  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观点,让学生享受学习美术的过程。
  二、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发散美术思维
  美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而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易于接受和学习,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和研究探索,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培训时,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模仿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训练,但不能在课程训练中进行单一的模仿训练。在模仿训练时,教师要鼓励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训练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激活发散性思维,使美术教学充满活力,刺激学生的艺术创作意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每个学生的观点和概念不尽相同。教师要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思考遗留下来的悬念,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散思维。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一张照片,让学生欣赏和评论,学生可以根据图片内容进行思考,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并对此发表意见。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创造性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思考,也可以合作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只需要很好地引導学生,而不需要对他们的想法施加更多的限制。学生很快就会习惯独立思考,自然地增强创新意识。
  三、加强彼此沟通
  在美术教学中,少不了对于名家作品的鉴赏。俗话说:“一千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加强师生互动。这样,学生可以发现别人的一些创新见解,同时可以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与别人分享,不断提高自己。
  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开展交流。学生可以通过交流来增进友谊,互相学习,提升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学生将会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从长远来看,可以减少独生子女的社会障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学校角度来看,美术教师毕竟数量较少,因而在教学之余,要增进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以改善教学方法。另外,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增强创新能力。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较为叛逆的时期,也是教师颇为头疼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不能合理调整心态,把握学生的心理,教学效果就会不佳。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可塑性比任何时期都强。如果能有良好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和教师成为朋友,那么教学效果将会大大提升。学生进入社会后,也会更加关爱教师,尊敬教师。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当代高中生应该转变思维,正确看待美术这门课程。
其他文献
自1996年《东方灵异传》问世以来,“东方Project”系列已走过二十余载光阴。“东方”之父、当时还是大学生的太田顺也(ZUN)恐怕也没有想到,这么一款小小的打砖块游戏最终竟演变成了一个范围广大、影响深远的世界级文化现象。粉丝众多,设定庞大,二次创作不可胜数,二十年后的今天,东方俨然已经成为ACG(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即动画、漫画、游戏)文化的象征之一,本文以“东
期刊
新疆电影《昆仑兄弟》是由维吾尔族导演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和姜宏联合执导,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策划,天山电影制片厂创作拍摄的。2019年4月26日晚,影片在乌鲁木齐首映,得到了不少观众的好评。这部电影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为背景,影片中一块遗失的珍贵玉石成为故事的切入点,导演通过纯洁珍贵的玉石意象很成功地呈现出新时代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感人故事。影片
期刊
在戏曲艺术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艺术创作的核心。人物形象的刻画不仅从外形视觉入手,更应从内心、剧情、舞台、视觉以及创新等角度多维度地进行揣摩和刻画。  笔者曾经在多部现代剧目中塑造过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如《天雪》中的香兰、《大漠胡杨》中的段香妮等。2018年,兵团豫剧团在兵团各级领导与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推出了改编自著名小说《母亲和我们》的大型现代豫剧《戈壁母亲》。笔者在该剧中饰演女一号“柳月季”
期刊
帕斯捷尔纳克在1946-1957年7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在1958年凭借《日瓦戈医生》获奖。《日瓦戈医生》创作于1945-1955年,前后将近十年,作品开篇从1902年写起,“结局”写到1929年,“尾声”则已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岁月,时间跨度前后约半个世纪。小说《日瓦戈医生》描写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四次战争,即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卫国战争和三次革命。另外,还包括1
期刊
末日影片《后天》是美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代表作,其中蕴含许多神话原型意象。本文运用诺斯洛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分析影片中呈现的意象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通过生态美学的观点阐释末日电影《后天》对人的教育意义。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源于20世纪初的英国仪式学派,集大成于加拿大文学批评家弗莱。他认为,原型是指那些反复出现的或传统的神话和隐喻,作为人类文学整体经验的基本组成因素,它展现出人类共同的文学
期刊
新编滇剧《水莽草》自创作演出以来斩获众多大奖,近乎成为新编滇剧一面特色鲜明的旗帜。该剧令人警醒的寓言式故事文本,戏曲程式化和众多表现手段的巧妙结合,让其有了常演不衰的生命力。本文将对此略作评析,以期为现代戏曲创作指出一二可斟酌之处。  2014-2019年,笔者曾几度观看滇剧《水莽草》的演出。五年间,《水莽草》不断修改提升,从剧本的反复打磨到愈来愈精致化的舞台呈现,让更多的人对滇剧有了了解,甚至喜
期刊
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几乎都笼罩在“鲜血”之下。的确,这部剧使用“鲜血”意象的频率很高,高出莎士比亚所有作品。莎士比亚通过“鲜血”意象,给作品带来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突出了麦克白形象及其性格变化,展示了麦克白的心灵历程。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悲剧之一。该剧的主人公麦克白原是苏格兰骁勇善战、忠君爱国的正人君子,但为了一己私欲,他弑君篡位,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
期刊
幼儿舞蹈教育是舞蹈启蒙的重要阶段,也是达到美育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孩子作为艺术教育的主体,他们在培训机构创建的环境圈里生长,对舞蹈的认知和喜爱程度逐渐发生偏离,出现“谈舞色变”的现象,使得幼儿舞蹈教学目标无法推进。笔者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促进幼儿舞蹈教育发展。  一、何为“谈舞色变”  “谈舞色变”是舞蹈教育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幼儿对艺术产生的极大逆反心理情绪。主要原因是当
期刊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到底哪种导入方式更能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呢?人们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旨在增强幼儿园活动的有效性。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教学导入的环节研究不少,但其中针对幼儿园教学活动导入环节的不多,对于导入环节问题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笔者以一个准幼儿教师的身份进入幼儿园教学现场,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整理出一些典型的问题,在对问题进行归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导
期刊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世界是否充实,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学前儿童教育与孩子未来的成长相挂钩。学前舞蹈教学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训练使幼儿获得良好的身形,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动作特点,学会边跳边唱等能力。随着学前舞蹈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人们开始关注音乐节奏在学前舞蹈表现中的作用。本文基于此教学背景,主要探讨音乐节奏在学前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以期为学前舞蹈教学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学前舞蹈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