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A联合UVB照射对原代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2001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95%长波紫外线(UVA)联合5%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对原代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EK)增殖的影响,为构建日光对人工皮肤光损伤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总剂量分别为0、2.5、5、10、20、30、40、60 J/cm2的紫外线(含95%UVA和5%UVB),分别照射体外培养的HEK,继续培养24 h后,用噻唑蓝(MTr)法检测细胞活力,用SPSS软件计算引起HEK半数损伤时的紫外线照射剂量.结果 8种剂量紫外线照射后,HEK相对抑制率分别为0、1.03%、6.60%、17.28%、31.28%、49.59%、59.67%、70.99%,当总照射剂量≥10 J/cm2时,HEK相对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11,P<0.05);HEK相对抑制率为50%时的紫外线照射总剂量为31.31 J/cm2.结论 随着紫外线照射剂量的加大,HEK增殖活力降低,31.31 J/cm2为HEK半数死亡的照射剂量。

其他文献
该研究对354名18 ~ 80岁上海女性夏季与冬季的面部皮肤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皱纹和松弛度等皮肤老化体征不受季节的影响,而皮脂排出量、皮肤颜色、色素沉着斑的黑素含量、皮肤含水量等在夏季增加。
期刊
患者男,1934年出生.1997年8月患者无意中发现左手大拇指桡侧甲缘一米粒大小淡黑色斑丘疹,表面无溃烂,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科就诊,诊断为"色素痣",予CO2激光治疗后局部皮损消失.1999年3月患者发现左腋窝淋巴结肿大,约5 cm×4 cm,穿刺细胞学检查见恶性瘤细胞(考虑为黑素细胞),予左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化疗7周期,具体化疗方案及剂量不详.化疗结束予重组人干扰素γ(IFN-γ)100
期刊
患儿女,出生16h.因双足水疱、脓疱伴反应差16h转入我院.系第1胎第1产,孕35周顺产.出生时Apgar评分6分,经清理呼吸道、肌内注射纳洛酮0.1 mg、维生素K1 2 mg、止血敏50 mg等处理后,10 min Apgar评分8分.转入我院时患儿反应差,哭声低微。
期刊
数字切片(即虚拟切片)包含了切片上的所有病变信息,并非一张静态图片,可以在电脑上进行任意的放大和缩小。利用数字切片可以观测到玻璃切片上的任何一个位置,也可以将相应的位置放大到400倍以下的任意倍数,如同在显微镜上的放大和缩小一样。本出版物包含66种皮肤病,共计74张数字病理切片,大部分为常见皮肤病的典型病理改变,部分为刘荣卿教授亲自审定的教学片,也有部分为结合临床材料所形成的疾病诊断。借助于皮肤病
期刊
毛鞘棘皮瘤是一种好发于上唇的毛源性错构瘤,临床少见.我们报道一例发生于脐部的毛鞘棘皮瘤,其皮损类似角化棘皮瘤.患者女,80岁,因脐部结节7年,增大伴疼痛1个月于2011年9月29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7年前无诱因脐部出现一黄豆大结节,无自觉症状,后结节逐渐增大.1个月前皮损出现疼痛,口服头孢氨苄后疼痛好转.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脐部一1.8 cm×1.5 cm×1.0 cm的孤立性、
期刊
目的 评价统一联合化疗(UMDT)后多菌型麻风患者的细菌指数变化和麻风反应频率,并与常规联合化疗(RMDT)后多菌型患者的结果比较.方法 2003-2005年在贵州3个地区和云南1个地区收集新麻风患者,给予6个月WHO多菌型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为同一地区接受2年RMDT的多菌型麻风患者,所有患者接受每年1次临床随访和细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细菌学数据和临床麻风反应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共166例各种类
患者女,36岁,维吾尔族.入院前3个月发现双小腿有蚕豆大小的红色结节,触之疼痛,后皮损逐渐蔓延至双大腿,当地医院治疗后皮损消退(用药不详),之后仍有新发皮疹,且累及四肢和臀部,疼痛明显,曾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疗效不明显.入院前10天双侧踝、膝、腕和肘关节出现肿胀,伴有发热.否认有口腔溃疡、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
期刊
例1男,37岁,因全身反复起红斑、丘疹伴痒1年,加重1个月于2011年5月18日就诊.2010年5月始无明显诱因于颜面和双上肢出现片状红斑及米粒大小的丘疹,自觉轻微瘙痒.皮疹逐渐增多,累及躯干、四肢,偶有风团样疹出现,瘙痒加剧.在院外曾诊断为湿疹、荨麻疹等,给予抗过敏等治疗后皮疹可暂时缓解,但停药后仍反复发作.自诉与季节和饮食无明显关系.1个月前,皮疹再次复发加重,表现为以颜面、胸背部、四肢为主的
期刊
目的 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血清和CD4+CD25+T分泌细胞因子IL-IO表达,分析其与病程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特应性皮炎患儿按SCORAD指数分3组,轻度10例、中度16例、重度20例.抽取46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和31例健康对照儿外周血,用免疫磁珠分离获得CD4+CD25+T细胞,用ELISA法分别检测患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及CD4+CD25+T细胞培养液IL-10水平,并分析IL-10水平与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bl对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黑素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人表皮黑素细胞取自shJL包皮环切术标本,取第2~5代细胞进行实验。采用MTr法测定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增殖情况,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酪氨酸酶的多巴氧化酶活性,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黑素含量,免疫蛋白印记法测定黑素细胞酪氨酸酶、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表达及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磷酸化。结果体外培养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