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有效的提高中职教学中语文教学能力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shu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职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能力教学,包括两个方面能力的提高:一是基础语文能力的提高,二是专业能力的提高。应更新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根据中职学校特点选好语文与专业的契合点,将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与学生的专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做到两方面能力的相互推动,共同提高。
  【关键词】 中职 语文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16-01
  中职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能力教学,包括两个方面能力的提高,一是基础语文能力。也即语文素质的提升;二是专业能力的提高,即通过语文基础能力的提升,促进专业能力的提高,为以后就业创造机会或条件。本文就如何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1 基础语文能力的提高
  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许多学生识字量不够,句意表达不清,甚至有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普通话都不会说。这种现实决定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应在基础语文能力的提高上。具体而言,要提高基础语文能力,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实施分层教学。中职学校的学生水平不一,相互间差距较大,这就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必然是一种不同层次的教学。因此,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在课堂上要具有针对性。讲课时较浅显的部分请一部分学生积极对答;较深奥的部分则主要由老师讲解。另外在课外作业的要求上,也不强求一致。比如讲述文言文单元时,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自觉性较差且语文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只要求解决生字词和背诵名句即可;对中等程度的学生除了上述要求之外,还要求掌握并背诵重点段落;对较高水平的学生则要求全文背诵并能够自主翻译全文。三种作业要求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能各有所思,各有所得。
  第二,强调基础字词的教学。很多语文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认为基础字词的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任务,到了中学或中职应该以对文章和段落的分析、鉴赏为主。其实不然,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教学观念。实际上,词汇量的积累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基石。例如,形容一个人死亡,一般的学生都知道用“过世”、“仙逝”。但到了“作古”、“圆寂”就已经有学生不理解了,至于“涅磐”、“驾鹤”茫然不知所云的更是比比皆是。许多在表达中常用的生字词学生都不懂,或者只会读和理解大意而不会写不会用。词汇量的严重不足,导致学生表情达意只停留于简单的层面,就更谈不上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了。由此可见,中职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字词积累量的增加,经常对课文生词进行听写和连接表达的训练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这是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素质的必要条件。
  第三,精讲多练。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要言不繁的适度讲解并作典型而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如《国际民歌节展示南宁巨变》这篇文章的课堂设计,可先让三个学生分别用一句话、一小段话、一大段话叙述文章的内容。然后告诉学生新闻文体的写法,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最简洁、最鲜明地把所报道的内容表示出来,这就是新闻的“标题”;用一小段话,简要地、概括地把所报道内容的梗概,在新闻的开头部分表示出来,这就是新闻的“导语”;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具体地、翔实地把所报道的内容表示出来,这就是新闻的“主体”。标题、导语和主体通常是一则新闻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样让学生既顺利地接受新闻基础知识,又通读了课文,掌握了课文内容。接下来趁热打铁,结合学生刚入学的实际,让他们写一则开学典礼的新闻报道,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 专业能力的提高
  这里所说的专业能力,其实并不单纯是指学科专业,还包括有别于课本知识的适应社会的种种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应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侧重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提高语文基础素质的同时。应发挥语文这门学科的特色和作用,力求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能有所裨益。
  第一,中职学校的职教特性使得语文教学应注重专业需求,向专业特色倾斜。中职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而相对忽略文化课,对此,语文教师可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进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如何使语文学科中学习的内容能更紧密地与专业相结合,是中职语文教学研究的一大特色和方向。以笔者所在的桂林卫生学校为例,学校共有9个专业,大致可分为护理类、中医类、药剂类、检验类等。为使语文教学更具实效,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教学之外,还应注重语文知识的专业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师事先对所授班级的专业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即将从事或能从事怎样的工作,工作中将会用到哪一方面的语文能力,而不是茫然地进行完全没有专业特性的大一统教学。
  第二,中职语文教学应提前为学生进入职业状态、适应社会作好准备,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专业能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善于精心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机会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安排这方面的锻炼活动。比如让学生做自我介绍,互相交流彼此的印象,放假旅行归来介绍自己的奇遇,读书后谈自己的感想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适当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这一方面的教育。如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通过讲授课文,教师可分析邹忌讽谏齐王的说话艺术,让学生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教师可以模拟情景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锻炼。如护理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掌握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医患沟通与合作。这种技巧包括: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为对方打算、婉言相劝、先对方之忧而忧等。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而且与“能力、就业”紧密联系,使学生有兴趣有动力去学。
  基础语文能力与专业能力两方面能力的提高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应该拓宽专业面,了解学校各专业的特性和学生就业方向,并以此为指导,既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又和专业职业教学相结合,因材施教,上出有中职职业特色的语文课。这既是学生的要求,也是新时代中职教育的要求。
其他文献
【摘要】 国际化办学视域下的俄语专业教育,与普通的俄语专业教育相比,其教育理念应该是既要兼顾过去的俄语专业教育理念,同时还要有所创新,把握好自己的办学特色,肩负着“国际化”的更艰巨的特殊己任。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双语教学”、“活动教学”、“文化教学”三教合一的教学策略有助于零起点俄语基础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三教合一 国际化 复合型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 加强对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生成,促进学生“成人”与“成才”的和谐,有利于实现以教带研,以研促教。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可以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反思,总结有效教学经验,进而带动教育科研,用教育科研成果指导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对话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要使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还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手段,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本文从巧妙开讲、多维呈现、音律伴教和弹性教学四方面入手,论述高中语文教学活力课堂的生成,旨在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 课堂 活力 苏教版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
期刊
【摘要】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情境,往往能够促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吸引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广大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里,教学情境的创设却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基于此,本为对农村小学数学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出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数学教学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
期刊
【摘要】 按本教研是学校内涵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举措,应当持之以恒,使按本教研形成习惯;强化研究,提高校本教研质量;凸显成果,促校本教研走向常态,从而使学校的教学品位提升,保障学校持续发展。  【关键词】 校本教研 持之以恒 强化研究 走向常态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98-01  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是实现教育目
期刊
【摘要】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氛围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是: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创设探究氛围,培养参与能力;创设故事情境,寓教于乐;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设氛围 提高效益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99-0
期刊
【摘要】 笔者在本学期的两个教学班中对幂函数的第一节新授课进行了同题异构设计,这样的对比教学实践让笔者体会到:教学实践中要发挥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做好课外有效引导和课堂精心设计,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最大能力.  【关键词】 主体作用 对比教学 探索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92-02  “教是为了
期刊
【摘要】 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新课程观念正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综合化需求呼唤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尽快完善。一、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评价学生的道德素养。二、教师、家长、学生共同评价学生的身心健康。三、各学科同步管理,评价学生的文化素养。四、学以致用,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评价。五、德益双馨,评价学生的艺术素养。  【关键词】 综合素质
期刊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德国著名教育家弟斯多惠曾经说过:“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可见,无论是学习真理,还是掌握知识,教师都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去总结,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学,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关键词】 兴趣 自主探究 数学魅力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本文对农村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针对农村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氛围少,师资力量薄弱,条件落后等原因作出分析和思考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 农村英语教学 基础差 氛围少 条件落后 师资薄弱  【中图分类号】 G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00-01  对于我国现阶段学英语教学来说,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一直是当代教育中的难点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