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烟雨

来源 :科学24小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山的背脊,悠然走来一支驼队,叮当铃声敲打沉睡的死寂。沙漠之舟,千百年行走 。狼烟四起,百年征战。多少闺里月,长在辕门汉家营。多少白骨之路,湮灭无痕……”这是一首描绘“丝绸之路”过往的诗歌。数百年前异常昌盛繁华的“丝绸之路”,早已被风沙糟蹋成了渺无人烟的荒漠,再也看不到频繁忙碌的商队在此经过。驼铃声已随历史远去,销声匿迹。
  “丝绸之路”,通常简称为“丝路”,此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一书中。“丝绸之路”这条古老而漫长的商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交流的国际通道,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秦始皇用赫赫战功并吞六国,建立了幅员辽阔的中原王朝,而向西只到达今陕甘交界的陇山,地理上的隔绝形成了天然的屏障。那么,山那边是怎样的呢?国人心目中的西方,仿佛成了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
  难道西部这片土地上没有留下先人的足迹?考古学家在甘肃灵台的西周墓葬中,发现白玉雕成的人像和玉器。在夏、商、周乃至春秋战国时期,玉是王公贵族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地理文献《禹贡》,谈到西北的雍州,记载有玉器的贡品。成书较晚的《周礼·职方》也记载雍州出产玉石。最大的玉石产地就是今天的新疆和田,史料证实的确早有汉人到过新疆。
  然而,“丝绸之路”真正成为走向西部,中国通向中亚和西方世界的坦途,则是从汉武帝时代开始的,它的开通是与张骞这位伟大探险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西汉前期,北方强大的匈奴汗国经常南下袭扰,对中原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汉初大乱甫定、百废待兴,尚无能力与匈奴决战,只能妥协,采取和亲政策,用出嫁公主和陪送大量财物来换取暂时的和平。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刘彻即位时,西汉国库充盈、军事强大,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定复仇。河西走廊上的大月氏人是被匈奴人打败赶出家园的,他们与匈奴人有着深仇大恨,汉武帝因而想和大月氏人结盟,共同夹击匈奴人。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率100多名壮士从长安出发。可是汉人对西域的情况并不了解,要踏上这条凶多吉少的探险征程,全凭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个人的意志和勇气。
  当张骞一行到达今甘肃东部时,不料误入匈奴领地,经过一场寡不敌众的战斗,张骞被俘,整整拘押了11年。但岁月的煎熬并没有动摇他西行的信念,张骞始终保存着汉武帝交给他的汉节(出使身份的证件)。一天趁匈奴放松了看管,他暗中召集部下逃出了囚地。他们继续西进,一路上风餐露宿,饥寒交迫,经过几千里艰苦的跋涉,张骞和他的同伴终于到达了第一个西域国——大宛(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一带)。
  大宛国君主早就仰慕汉朝的富饶强大,远方来客的突然造访令他非常高兴。张骞一行人看到了大宛国热闹的城市和安居乐业的百姓,品尝了汉人从未尝过的胡萝卜、大蒜、胡桃、芝麻以及美味的葡萄酒,观赏到了高大健壮、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大宛国君主派了向导把张骞一行人带到康居(今咸海与巴尔喀什湖之间),从康居出发,张骞终于到达了出使目的地——大月氏。
  历时13年,张骞终于归来了。张骞归来的消息震动了长安城。汉武帝亲自召见了他,升任他为太中大夫。张骞向汉武帝详细讲述了在西域的见闻,介绍了大宛、月氏、大夏、康居四国情况,还有沿途听到的有关身毒(今印度)、安息(今伊朗)和更遥远的犁靬(今意大利)等古国的传闻轶事……这使汉朝君臣第一次知道在中央帝国的西面,还有意想不到的广阔世界。
  汉武帝对西域产生了极大兴趣,决意要与西方各国友好交往。公元前119年,张骞奉命率300余人的使团,带上贵重的金器、钱币、绸缎和布帛以及万余头牛羊等,再次踏上通往西域的道路。
  《史记》中记载:“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 张骞出使西域,打破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隔绝,加强了各国之间的互动往来,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从此,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绸和纺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朝与西域的交流日趋频繁,“丝绸之路”开始进入鼎盛时代。史料记载,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古老的华夏文明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诸如植桑养蚕、冶铁术、造纸术、印刷术等,逐渐传播到了西方各国。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汗血宝马,后继者通过丝路,从西域传入琵琶、唢呐、箜篌等乐器。此外,葡萄、石榴、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黄瓜和苜宿等数十种作物也相继通过这条连接东西方的通道东传,特别是产于印度和非洲的棉花,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连狮子、大象、安息雀(即鸵鸟)等异域动物也随着驼队进入中原地区。
  在西汉时期,印度一带已经出现了熬制蔗糖的技术,埃及人更将玻璃制作工艺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这些西方的工艺技术,都通过丝路传入中国。
  从汉代到隋唐时期,西方宗教陆续传入。身毒的佛教、波斯的袄教和摩尼教、东罗马的景教、阿拉伯的伊斯兰教等宗教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艺术以及科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随着佛教的东传,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等佛教雕刻或壁画艺术群相继而出。
  中国古代印刷术是沿着丝路逐渐西传的技术之一。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已经发现了用于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纸制品。其中唐代的《金刚经》雕版残本如今仍保存于英国,这说明印刷术在唐代至少已传播至中亚。13世纪时,不少欧洲旅行者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将这种技术带回欧洲。15世纪时,欧洲人谷腾堡利用印刷术印出了一部《圣经》。1466年,第一个印刷厂在意大利出现,之后,印刷术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
  “丝绸之路”以“张骞凿空西域”为标志,经过2000多年发展,已从最初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演变成为一条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
  “丝绸之路”沿线的古城重镇,散布着许多著名的古建筑,这些古迹记录了历史的沧桑变化,展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硕果,保留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与民风民俗,留下了大量属于全人类的珍贵遗产。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通过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国联合申请的“丝绸之路”项目,从西安起始,到中亚的七河地区为止,全长5000千米,是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一部分,项目共涉及33个遗产点。其中,我国有22个遗产点,包括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张骞墓、玉门关遗址、苏巴什佛寺遗址等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重要贡献。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次申报的丝绸之路段落在“丝绸之路”交通与交流体系中具有突出的特点。它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兴盛于公元6-14世纪,沿用至16世纪,分布于今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交流,尤其是游牧与定居文明之间的交流。它成为长途贸易推动大型城镇和城市发展、水利管理系统支撑交通贸易等方面的一个出色的范例。它与张骞出使西域等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深刻反映出佛教、摩尼教、袄教等宗教和城市规划等思想在古代中国和中亚等地区的传播。
  “丝绸之路”的大漠古道,历经沧桑而荒废。虽然现代交通工具取代了骆驼,但“丝绸之路”魅力永存。
其他文献
20世纪末,科学家通过对IA型超新星测距的研究认识到宇宙在加速膨胀,进而推论出暗能量的存在。这不仅是天文学,而且是物理学的巨大突破。与人类一样,恒星也有生死。它们个个都像英雄那样,活着的时候光芒万丈,傲视群雄,死亡的时候也是轰轰烈烈,以一场大爆发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种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剧烈爆炸就叫超新星爆发。超新星的英文名称为supernova,nova在拉丁语中是“新”的意思,这表示它在天
1808年,法国著名博物学家、生物学的伟大奠基人之一的拉马克,在他的著作《动物哲学》中提出了人类起源于动物,并且是由猿演变而来的论述。63年后,进化论先驱达尔文发表了《人类原始及类择》一书,科学地论证了人类来自高级猿类,成为至今被人们尊奉的主流学说。其实在很多生物学家眼中,人与猿的分水岭并不十分明确,两者能够并存发展到今天,多少是有些偶然性的。可能在3000多万年前,它们本是同批“驴友”,只不过在
英吉利海峡是分隔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海峡,也是世界上海运最为繁忙的海峡之一。1994年5月6日,英吉利海峡隧道正式开通,这条海底铁路隧道将英国与欧洲大陆相连接,天堑变通途。据统计,在英吉利海峡隧道通车之前,每年约有5000万人次乘渡轮横越海峡,最繁忙的时候,每天有大约250趟渡轮日夜往返于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这4国的海湾之间。1987年3月6日,一艘名为“自由企业先驱号”的巨型渡轮在英吉利海峡
余莎:一次洗澡时,我突然发现自己的乳房大小不一。当时非常紧张,以为自己得了什么病。等妈妈下班回家后,我吞吞吐吐地说了这事。妈妈告诉我,一般来说,女性的乳房都是不一样大的。  生活老师:没错,女性的两个乳房要发育到完全一样几乎不太可能,只能说是“大小相似”,不是一侧稍微大一点,就是另一边稍微高一点。  蒋蕊:我右边的乳房比左边的稍大一些,穿着文胸还能遮掩,但是如果跟同学们一起在浴室洗澡,就很明显了。
在自然界,存在着某些科学难以解释的现象:有些动物虽然长相相似,基因也基本相同,但习性却相差甚远,比如猫和兔狲;有些动物因取食方式近似导致形体趋同,但它们却根本不是同一个物种,甚至没有半点亲缘关系,比如蜂鸟鹰蛾与蜂鸟。2014年8月20日,广东摄影师小欧一行人在路过鼎湖山的一处丛林时,发现有很多蜜蜂、蛾类和蝴蝶正在采蜜,其中还有一些类似蜂鸟的小精灵。这些小精灵迅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们拍下了照片,并
科学家们的预感很快得到证实。从1994年开始,各种亚型的埃博拉病毒又卷土重来。全球发生大小埃博拉疫情10余次,其中死亡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就有5次。特别是2000年10月在乌干达北部爆发的苏丹型埃博拉疫情,还引发了一场外交纠纷。原来,此时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中心的一家酒店正召开一个国际会议。有人发现,与会者中有乌干达的代表,有些人甚至就来自疫情严重的古卢地区。这个消息经媒体披露后,立即在肯尼亚引发
空间站代表了人类的最高科技和现代文明水平。中国航天人已经站在太空空间站时代的大门口。继2011年9月29日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之后,我国将于今年9月中旬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升空后将分别与今年10月中旬发射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2017年4月中旬升空的新研制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先后进行交会对接,为在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工作提供技术借鉴。空间实验室任务完成
世界上,有四个被公认为超一流的情报机构:美国的中央情报局、俄罗斯的克格勃、以色列的摩萨德和英国的军情六处。除克格勃外,摩萨德与军情六处都是在美国中情局的帮助下逐步发展壮大的。因此,许多人将美国中情局列为世界情报机构四强之首。作为美国情报体系中唯一一个独立的情报部门(即使国会也不能过问其情况),中情局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够成为个中翘楚呢?看完下面几个故事,也许你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委了。超级“捉迷藏”隐
2014年9月,众多好莱坞女星在iCloud云端的个人账户遭到黑客攻击,致使这些明星大量的私密信息被窃取并在网上被疯传,一时间成为引爆全球娱乐圈的重磅炸弹。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年轰动国内娱乐圈的“艳照门”事件是因电脑硬件维修而引起的,与此次“黑”进iCloud云存储系统相比,技术难度、实施方式已不可同日而语。这一变迁的背后,其实尴尬地印证了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云计算的发展。2007年第三季度,
生命体是以繁殖为目的,是能自发进行熵变的化学体系。曾经,科学家认为地球生命体只分为三种形式:细菌、古生菌和真核生物。不过法国科学家在智利和澳大利亚发现了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新的巨型病毒。这种病毒直径达1微米(相当于1000纳米),而大多数传统病毒的直径只有10~500纳米。科学家将其命名为“潘多拉病毒”(Pandoravirus),并确认它是人类已知的最大病毒。更奇怪的是,这种所谓的“病毒”并没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