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探索

来源 :大众科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ER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实现数学课堂生活化,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和有吸引力,进而提升他们学习积极性。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将生活资源应用其中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资源;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生活化教育理念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欢迎,教师逐渐将生活资源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在思考和解答简单的数学问题同时掌握相应知识与能力。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可以将生活化教学理念灌输其中,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提高其思维水平和数学素养。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生课堂情绪的起伏大都源于知识的趣味性和深度,数学教师想要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可以将生活资源引到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使课堂充满数学气息,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之在课堂中体验到生活的价值与意义,而不是走马观花,只是为了响应新課改号召。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能够轻松自在地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拓宽视野,为以后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授“认识人民币”一节时,说道:“同学们,当你们在超市购买零食或者购买游乐场门票时都要给售货员和售票员什么来换取自己所需的东西呢?”学生回答道:“钱!”教师道:“大家都见过几种不同的钱呢?”有学生道:“一百元!”有学生说:“五十元!”有学生说:“二十元!”教师道:“看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买了很多东西啊,那你们知道大家口中的钱在数学中叫什么吗?”学生摇头,教师解释道:“在中国,我们将钱称之为人民币,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两种,大家有没有见过硬币?”有学生道:“我见过1元钱硬币!”有学生道:“我见过五角硬币!”教师随即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讲述给学生,使其对人民币产生初步认识。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中很容易就接受了人民币概念,同时学会了辨认元、角、分以及懂得如何进行转化,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引用生活案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后,小学数学课本知识大都出自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喜欢上了数学课。小学生每天的生活除了学校就是家庭,因此对这两个地方最为熟悉,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除了将课本中一些例题展示给学生,还可以将一些生活案例引入其中,使其在生活案例中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克和千克”一节时,想要使学生掌握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可以通过引用生活中他们常见的事物,使其在熟悉的环境中产生数学学习兴趣并且掌握数学知识。课上,教师拿出一袋方便面,说道:“同学们平常吃的方便面有多重啊,老师今天上午在超市买了一包,发现它们平常的方便面重了好多。”学生立即展开激烈讨论,有人说:“我听妈妈之前说过,方便面包装袋上写着重量呢,老师你可以找一找。”教师很快发现了方便面袋子上印着的重量,说道:“这上面显示面饼86克,配料31克。这里出现了一个我们之前没有学习过的新单位‘克’!”学生争先恐后的抢着要看,教师随即将提前准备好的带有克数的方便面、瓜子、薯片、蛋糕等袋子照片展示出来,他们学习兴致立即高涨起来,并尝试读出其中数字。此时,教师顺势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讲述给学生,并引导他们自己得出了“1千克=1000克”,提高了其学习兴趣和思维水平。
  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生活中蕴含着各种知识,但往往人们都缺乏发现知识的眼光,尤其是小学生,如果大人或者老师不稍加引导,他们领略不到其中奥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可以巧妙地将生活资源引用在课堂教学中,引导他们在生活资源中发现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难题,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时,能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提高数学思维。
  例如,教师在讲授“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节时,首先将面积公式讲解给学生后,问道:“同学们,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棘手问题,你们能帮助我吗?”学生齐声道:“能!”教师道:“校长刚才交给老师一个任务,为我们年级5个班级换黑板,我在课前已经咨询了一家工厂,他们现在要求给出所需要黑板材料的面积,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计算出制作5个班级黑板所需的面积呢?”学生立即认真思考起来,其中反应较快的人说道:“可以先测量出一块黑板的面积,再将5个班级的面积加在一起就可以了!”其他同学也恍然大悟,有人说道:“我们先来测量一下咱们班黑板的长与宽,计算出面积后再乘以5就可以了!”教师道:“对啊,非常感谢大家帮助老师解决了这个大难题。”学生骄傲地抬起了头。教师通过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阐述给学生,使其通过所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其数学思维。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都可以将生活资源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龚卫波.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数学——浅议“生活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8):129-129.
  [2]林世文.运用生活实践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4):108-108.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学科是初中阶段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肩负着为学生传递各种物理奥秘的重任。本文主要探索了优化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途径,以期激起学生探索物理学科知识的热情,提升教学的效率,切实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  物理学科的学习,有助于丰富学生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拓宽视野。学生只有学好物理这门学科,才能掌握打开探索物理知识宝库的钥匙。鉴于当前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效率较低
期刊
摘 要:如果将语言比作一栋建筑,那么词汇便是筑造这座建筑的材料,是基石。英语学习的四大环节是听、说、读、写,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积累,不用说顺利完成这四个环节,即使是其中一个环节也是相当困难的。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事物;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由此可见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词汇教学; 有效策略;平行班  魏书生老师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期刊
摘 要: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工作者的真正进步。”“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有疑才能掀起思维的波澜,学习才不会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固然
期刊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实施情境教学,能拉进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文主要介绍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运用策略,以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运用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一定的场景中教学知识,使学生身处其中,亲自感受身边或生活中的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将情境教学法运用
期刊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和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探究任务型教学法在语文阅读中发挥的作用,以期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任务型教学法;阅读教学  阅读是学生快速了解世界的捷径,是学生增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而单一的教学方式与素质教育的理念不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提倡合作学习法,这种教学方法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以期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合作学习;课堂应用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相互交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中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新课改实施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教育形势,教师在教学中若一味按照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不仅阻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更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优化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是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探究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师愈发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而高质量的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品格,小学语文教师要继续沿着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的提升对语文课堂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视力度,积极的探索有效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助力。本文将就在语文课堂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
期刊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项需要学生与教师参与的动态性互动活动,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而且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无论形式如何,表现方法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施;一年级语文  对于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学生与教师的参与互动主要在于教师的引领,学生的兴趣主动。刚进学校的一年级新生,自控能力差,活泼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教学效果常常大打折扣。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主动去学习,让孩子通过主动学习,进行知识的探究,加强对知识的掌握,从而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一定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高效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全面地发展与培养。  关键词:培养;主动学习;小学语文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