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六十年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国之根本,发展之根基。纵观中国农业60年发展历程,党和国家领导部门从以“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为使命,到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与增加农民收入”为工作重心;这种转变,足以向世界展现出中国农业的发展速度及水平:居世界第一位的粮食总产量,不仅解决了13亿人民的吃饭问题,为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同时,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11318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52850万吨(截至记者发稿前,农业部暂未公布2009年粮食总产量),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的背后,既有“大放高产卫星”的“浮夸风”所导致的影响和教训,更有体制改革、政策惠农所带来的利好经验。
  
  开国大土改
  
  通常说,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是从1949年起步的。而中国的农业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便已经开始了触及“农之根本”的大动作。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便在解放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这是1950年“开国大土改”的一次经验积累。
  1950年6月30日,中央中央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在全国分期分批土改。一时间,“开国大土改”以暴风骤雨般的气势,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截至1952年底,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土改成功完成,全国约3亿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得7亿亩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资料,中国农业历史的新篇章从此掀开。
  农民分到土地,两千多年来热切盼望的“耕者有其田,以安身立命”的愿望得以实现。到195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1132亿公斤达到了3855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10公斤,比1949年的209公斤提高101公斤。这是全国农业恢复与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互助组和初级合作社在耕地私有的基础上成立起来,而且开始实行粮食、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粮食在政府的集中统一控制下实行计划调拨供应。1955年8月,粮票出现了,凭票供应粮食的年代由此开始。
  而1958年,伴随着公社化的全面实现,农民刚刚分到的土地、耕牛、农具等全部收归公有,“大锅饭”时代到来。同时,中央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简称“农业六十条”,规定人民公社“三级所有、(生产)队为基础”。也是在这一年,国家调整了“二五”计划指标,将粮食产量指标从5000亿斤提高到7000亿斤,并提出农业要“以粮为纲”。
  紧接着,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最困难的三年”在“放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口号下到来了,一面是虚假的“粮食亩产量层层拔高”;一面是真实的生产力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严重破坏,经济低下,农民生活再度陷入困境。1950至1978年前,可谓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发展历程中的第一次涨落。
  
  全民温饱
  
  不能说是否极泰来,但中国农业发展出现历史性的转机在1978年真就出现了。
  时光追溯到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在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转折性的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正式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其核心是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质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和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而提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多数人一定会想到率先实行“大包干”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想象着18位庄稼汉不畏惧坐牢杀头的危险、立下保证书、按下鲜红指印的情景。“多劳多得”的劳动观念也由此在农民心目中扎根。
  当时,由“吃大锅饭”转变到“大包干”,反对意见十分强烈。即使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阳关道”与“独木桥”的争论、走“资”与走“社”的争论仍在持续。为了稳定当时的农村和农业政策,1982年到1986年间,中共中央每年出台一个关于农村与农业改革的战略性文件,即五个“一号文件”,一步步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
  1982年的一号文件,其中就明确指出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3年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84年的《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强调了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1985年的《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第五个一号文件《关于一九八六年農村工作的部署》,肯定了农村改革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强调了进一步摆正农民的基础地位,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宗旨。
  农村改革的深入,转变了中国农业发展的面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1984年,是一个被载入史册的年份,在那一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历史性地突破了4亿吨,比1978年高出1亿吨,这个数字向世界宣布:中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个数字也是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经验的有力证明。
  改革中,农村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从1985年到1988年,改革的重点是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经济,乡镇企业成为重要支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兴起。
  到了1988年至2002年间,农村改革的步子明显放慢,农村又一次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发展作出了“牺牲”。因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扩张,农村土地大规模被占用;加上劳动力、资金大量外流,农业生产要素加快向城镇转移。
  
  提高生活质量是主线
  
  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工业化成熟推进。随着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而且又一次连续下发了五个“一号文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扎实部署。更为喜人的是,我国在国际上的农业大国地位在这个时期已基本确立。
  2006年1月1日,又一个让中国9亿农民记忆深刻的日子。那一天,《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开始生效,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中国的农民群众告别了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中国农民的命运也由此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近几年,中央连续出台多个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惠农政策,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2007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3917亿元,2008年中央支农资金达到4318亿元。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制度,开创了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
  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推行,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推广,减轻了农民看病就医的负担;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更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再看,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进一步被放开,又迈出了农业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出台,为农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农民工权益保护和服务工作加强,推动了城乡平等就业的进程;扶持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等,加速了“三农”问题的解决步伐。
  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就是,2009年8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农保”的实行,将惠农政策进行到底。进而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完美实现。
其他文献
小时候总念白字,一瓶不满,半瓶咣当,即使长大了也改不了。比如“凯觎”与“揶揄”这两个词,不仅难写,还总是区分不清。很久之后才弄明白:前者意即嫉妒,后者意即挤兑。  在2008年8月8日晚8时的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从天安门到“鸟巢”的29个脚即形状的烟火,想必给全国乃至全球的电视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未经证实的报道,设计者当初有一个方案是燃放59个脚印,象征中国建国59周年,但由
期刊
目前,随着激光打印材料越来越多,其耗材——硒鼓价格昂贵,少则400多元一只,多则千元以上,对公司和个人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我国市场上常见的方法是手工加粉,就是将硒鼓拆开,清除残、废墨粉,加入新粉再组装起来,这样虽然也能使用,但是加粉的过程就是废粉飞扬的过程,加粉操作对工作人员的肺部损害很大,而且对硒鼓损害相当大,仅能加粉一至两次便会报废。激光打印硒鼓加粉机,就是针对这种情况研制的。  该项目发明的
期刊
民族主义似乎是中国近代史的主旋律。自辛亥革命以来,历经抗日战争和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也走过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抗争和民族复兴的艰难历程。作为这种救亡运动的结果,中国迎来了共和时代。“共和”(republic)代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方向,我们建立的新中国也被称为“共和国”(The People’sRepublic of China)。但吊诡的是,人们似乎对于什么是“共和”却知之甚少。这就提醒我们,
期刊
有专家曾说,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要落后100余年。也有数据显示,当时的中国工业总产值只有140亿元,工业产品中钢15.8万吨,原油12万吨,原煤3200万吨,发电量43亿千瓦时,水泥66万吨。看到这些数据,站在如今工业大国的位置上,谁都能感受到这60年来中国工业发生的巨大变迁。  当年,“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主席感慨”一去
期刊
六十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刻变革。社会变革势必会反映在思想领域里,而每一次新思潮的出现又往往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先导力量。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人类发展史上从来就不缺思想者,只要有合适的土壤,人人都有权利自由思考并自由表达。    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建国初期往往被冠以“红色年代”的称呼。那是个整齐划一的时代,包括思想领域。那时候口号盛行,而口号往往
期刊
新中国争取了60年的和平发展,让世界为其称赞不止,而中国的军事实力便是这和平60年的坚实根基,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震撼世界的威武雄师。  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曾這样总结中国军事装备60年之变迁: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50年代末,通过引进仿制,我国基本实现了武器装备制式化。  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我国坚定不移地走自力更生之路,成功研制出歼8、强5飞机和导弹、驱逐舰等大批常规武器装
期刊
自2006年中国科协七大以来,各地科协和企业科协按照“三服务一加强”工作定位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以及“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方式,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科协系统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特点和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学科齐全的突出优势,积极开展动员和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企业自主创新服务工作。经过3年来的积极探索、大
期刊
日前,北京市政府发布修订后的《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首次规定今后商品房销售以套内面积计价。按照北京建委公布的新办法,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新建商品房预售或完成初始登记的现房销售应当按照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独栋别墅、整栋楼房和车位、车库的预售、现房销售则既可以按照套內建筑面积计价,也可以按照建筑面积计价或者直接按套计算。  在“天价”时代,公民对任何有关房价的新政都极为敏感。北京市此举立刻引
期刊
前不久,电网自动化保护控制领域的排头兵之一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纪年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我们要把民族工业看成一个整体,与兄弟企业进行重组或开展项目、资金、股权等方面的合作,从而打造一个全新的行业。20年内,中国的ABB、西门子就会诞生。”  “中国的ABB、西门子何时能够出现?”“如何打造中国的ABB、西门子?”这些疑问在中国制造业内一直被热议,尤其在今天针对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期刊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很多企业似乎都在标榜丰田。丰田管理体系中,有很多精妙之处。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丰匪把劳动分为实质劳动与非实质劳动之后,管理者从这个分类中一下就获得了科学的入口与高效的管理。  实质劳动这个词的提出一下就把管理者带入丰田“新成本主义”式的工作方式中,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为了说明这种分类的妙处,我们先从一个具有同样功能的例子说起。  2008年奥运会的安保,相信大家都理解对于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