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胃窦干细胞的鉴定及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转基因小鼠和谱系追踪技术鉴定胃窦干细胞,观察其在Apc基因突变和致癌剂暴露时参与肿瘤发生的作用。

方法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Cck2r-BAC-CreERT小鼠、Apcflox小鼠、R26-Td Tomato小鼠。杂交获得Cck2r-CreERT/R26-Td Tomato小鼠用于干细胞谱系追踪;分别采用Cck2r-CreERT/R26-Td Tomato/Apcflox/flox小鼠观察Apc基因突变,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胃癌时CCK2R干细胞在胃窦肿瘤发生中的作用。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在胃窦腺体基底部+4位置成功鉴定CCK2R干细胞,约占0.8%。体内谱系追踪和3D培养的类器官提示,该干细胞具有维持正常腺体稳态和多向分化潜能。在H.felis/MNU诱导胃癌模型中,18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到CCK2R细胞来源的肠化生和异常增生病灶,伴随CD44细胞(13.7±2.8比4.3±0.2,t=6.152,P<0.01)、Muc2细胞(21.8±4.1比0.8±0.2,t=5.673,P<0.01)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细胞增加(30.3±5.9比20.7±2.4,t=4.854,P<0.01)和Tff2细胞减少(0.7±0.2比4.3±1.8,t=5.346,P<0.01);36周后CCK2R干细胞来源的肿瘤细胞占70%。在Apc基因突变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时,CCK2R干细胞在4周形成腺瘤样肿瘤灶。

结论

胃窦部CCK2R干细胞维持腺体正常稳态,Apc基因突变或H.felis/MNU持续诱导时是一种肿瘤干细胞,参与肿瘤发生。

其他文献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肿瘤广泛侵袭、转移,临床尤为难治。目前,手术切除辅以同步放疗和化疗的标准治疗策略效果不尽理想。分子靶向治疗的迅猛发展为临床改善胶质瘤患者预后甚至治愈带来了希望。尽管如此,现阶段的靶向治疗仍然存在诸多局限,探索更多的有效治疗靶点并实现个体化治疗策略是突破当前局限的关键因素。全外显子测序以其高覆盖率、高捕获率和价格经济等优势成为二代测序中最受青睐的检测技术。利用全外显子测
期刊
目的探讨BRAFV600E/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的蛋白表达及与肺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16例PTC患者的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RAFV600E、TERT表达,并结合其临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PTC肿瘤组织中,62.3%(446/716)存在BRAFV600E蛋白表达,30.9%(221/716)存在TERT蛋白表达,18%(129/716)的患
目的观察B细胞转位基因3(BTG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BTG3蛋白和mRNA水平。将MCF-7细胞分为Blank组(不转染)、NC组(转染空载体)和Ex-BTG3组(转染过表达BTG3载体)。噻唑蓝(MTT)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4(TRAF4)低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取临床结直肠癌手术标本做免疫组织化学切片,观察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RAF4表达差异。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入TRAF4的小干扰RNA(siRNA)后E-钙黏蛋白(E-cad)、Snail、Slug等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用Transwell方法检测沉默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 DIGIT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通过显微镜采图观察管核比值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血管生成相关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用短发夹RNA(shRNA)靶向的DIGIT转染使HMEC-1中的DIGIT表达沉默,观察DIGIT沉默对细胞活力(锥虫蓝染色法),迁移能力(Trans-We
期刊
目的比较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tarate (HTK)与Uinversity of Wisconsin Solution(UW)液冷保存大鼠后肾原基同系和异种裸小鼠移植的效果,探索器官保存液评价新模型。方法从受孕第16天(E16)近交系Lewis(RTl1)大鼠提取后肾原基,以0~4 ℃ HTK或UW液保存24、48、72、96 h,植入Lewis鼠(Lewis→
TCRγδ+上皮内淋巴细胞(IELs)是肠上皮内淋巴细胞中独特的亚群,该群细胞来源于骨髓和胸腺内的初始T细胞,经胸腺内或外发育,并通过血液和淋巴循环迁移至肠道上皮层,其分化和发育受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肠道菌群和食物抗原等肠道微环境的影响和调节。TCRγδ+IELs无需抗原递呈细胞的刺激即可迅速活化并识别各种病原体,从而高效分泌细胞因子、介导炎性反应、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与肠上皮细胞发生cro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