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中国对欧美债务难有万全之策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yue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金融危机的延续,债务危机正在折磨着这个本已疲惫的世界经济,从希腊引发的欧债危机,到美国两党“掌中玩物”的美债问题,再到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迷局,几乎每一处都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致命伤。如何看待金融危机之后这些必然要发生的债务问题?中国在这场债务博弈大局中又该如何应对?7月31日,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博士为此接受了《投资者报》专访。
  
  美债比欧债情况还差
  
  《投资者报》:从欧洲到美国到中国,目前无一例外全都笼罩在债务危机的阴云之中,您如何评价这一全球性现象?我们能够躲过这场债务危机吗?
  沈建光:早前市场最担心欧洲债务危机的时候,我就提出观点,美国债务情况可能比欧洲还要差。根据美国财政部声明,到今年5月16日,美国联邦政府已触及法定的14.29万亿美元公共债务上限;如果国会不能在8月2日前提高公共债务上限,美国将面临债务违约风险。
  其实,摆在美国面前的选择无非有三种:麦康纳-里德方案、大幅减赤方案、以及不提高债务上限而导致美债技术性违约。麦康纳-里德方案是一项多阶段的计划,短期内立即提高债务上限1000亿美元,然后再分阶段更大幅度地提高债务上限,伴随着相应的开支削减。而民主党主张大幅减赤方案,即一次性将债务上限提高至2.7万亿美元,这样到明年年底前美国政府都有能力偿还债务。
  两党方案的主要分歧在于:一是分一次还是分两次上调债务上限?二是医疗保险及补助开支削减问题,民主党坚持不能削减。对于奥巴马来讲,一次性上调债务上限到位,可以确保总统选举不受政府违约危机的困扰。但是共和党却坚持通过“分两步走”的短期方案,希望以此给2012年的总统选举增加政治砝码。另外,医疗改革是奥巴马在任期间致力推进的一项改革,所以其坚持反对大幅削减医疗保险等财政支出。
  另外,由于当前美国经济增长缺乏动力,乏力的经济增长将影响财政收入,而失业率高涨又将加大财政支出的压力,糟糕的经济与财政状况相互影响,加之财政问题的解决又面临国内政治障碍,因此,无论美国财政问题如何解决,三种道路如何选择,美国经济增长都将受到影响,经济前景更加悲观。
  而欧洲方面,上周欧盟各成员国已经就希腊的二次援助达成一致,欧盟同意向希腊提供总额1090亿欧元的官方支持,此外还将从私人部门筹集500亿欧元的资金,短期内缓解了市场对欧债危机的担忧。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欧元区债务问题是欧元框架尚不完善造成的,财政不协调问题仍没有解决良方,并且欧元区核心国与非核心国之间、核心国内部一直存在着矛盾,因此欧洲主权危机问题是个长期性的过程。但短期内,通过“新债抵旧债”,希腊不会重组与退出欧元区,欧洲问题不会即刻爆发。
  欧美债务危机不断蔓延,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恶化中国出口环境、造成外汇储备损失、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国更应利用好这一阶段,加快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出口企业升级以及“走出去”战略机遇。另外,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同样引起了各界关注。我认为,由于存在地方财政信息不透明,县级财政、中西部部分地区偿债能力较弱,作为偿债资金主要来源的土地出让收入未来存在不确定性等原因,地方债务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但是,从数据上来看,审计署公布的2010年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为4.9万亿,低于早前预期。2010年末地方政府性债务总规模为10.7万亿,加上6.75万亿国债,我国当前的债务负担率为44%,低于国际公认的《欧洲联盟条约》60%的债务负担率控制标准,此比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风险是整体可控的;另外,由于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正在加大,目前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管理政策已经从原先过度依赖地方政府信用逐步向落实抵、质押担保措施转移,按信用方式发放的贷款占比正在下降。
  
  美元将持续疲软
  
  《投资者报》:在这场全球性债务危机中,有关美国债务违约的事,表面看更像一场美国国内的政治游戏,但市场仍然对此保持了高度警惕,不管其谈判结果如何,人们大都相信美元贬值是必然的,您如何判断美元的未来?
  沈建光:我早前曾多次发表文章提到,下半年美元仍将保持弱势。首先,正如我上面所说,美国债务情况远差于欧洲。当前美国国债占GDP比重已经逼近100%,高于欧元区80%左右的占比。美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超过10%,也远高于欧元区6%的水平。目前,国会两党处于政治利益的考虑,迟迟未能在提高债务上限方面达成一致。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可知,美国的财政赤字历来与弱势美元相傍相依。因此我们判断,只有美国财政情况出现明显改善,美元才有走强的可能。
  其次,从美国经济基本面来看,由于当前美国经济缺乏增长动力,经济复苏前景更加令人担忧。一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增速便呈现下滑的态势,一季度实际GDP增速同比增长1.9%,远低于去年四季度3.1%的增速,预计本周五即将公布的二季度美国GDP数据将更加悲观。
  另外,尽管当前美国制造业有所恢复,但对于消费主导的美国社会来讲,服务业的低迷影响着美国就业与内需提升,严重拖累GDP下滑。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失业率升至9.2%,而就业岗位增长仅为18000个,也是9个月以来最少的。从经济增长角度来看,我上个月刚出访欧洲,拜访了欧洲央行与德国央行的一些朋友,他们对欧洲的前景保持乐观态度,特别是在核心国德法两国的带动下,认为欧洲情况好于美国。
  再有,欧美利差持续存在。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影响财政收入,而失业率高涨又将加大财政支出的压力,糟糕的经济与财政状况相互影响,加之当前上调债务上限面临国内政治障碍,未来美国自救看似别无他法,只能寻求货币政策。我认为,尽管第二轮量化宽松(QE2)已经退出,但较差的经济数据仍不排除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或者变相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预计美国加息要推迟到2012年。因此,由于美国经济数据令人堪忧、美国债务情况远差于欧洲、欧美利差持续存在,预计未来美元将会疲软。
  
  美元贬值有利于美国
  
  《投资者报》:伯南克曾被誉为拯救金融危机的英雄,但同时也被讥为“印刷先生”,很多人认为,美国现在需要的不是伯南克,而是保罗·沃尔克,否则,美元危机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沈建光:两年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集中阐述了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内在缺陷与系统性风险,引发了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广泛探讨。我认为,美元作为全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主要困境。由于当前美国经济恢复弱于预期,美国政府寄希望通过增加美元供给以提高国内需求,通过弱势美元促进出口,提振国内经济和就业。同时,由于美国债务问题凸显,美国政府更希望通过行使印制国际最主要储备货币的“特权”,以稀释对外债务负担。因此,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讲,超发储备货币并引发美元贬值无疑是有利的。
  然而,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元大幅贬值,一方面使得享有美元资产的储备国面临严重的储备资产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将继续引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恶化全球通胀局势。正如周小川行长所表述的,“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
  
  中国难有万全之策
  
  《投资者报》:6月5日,联合国首次警告美元有崩盘危险,面对这一警告,对于有巨额外储及美国国债的中国来说,该如何应对?
  沈建光: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作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者,中国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及美元资产高达60%以上,美元大幅贬值必将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储备资产安全问题。但是,尽管美国和欧洲的经济都存在诸多问题,但由于当前人民币不可兑换,资本项目仍实行管制,人民币仍然无法取代美元和欧元的地位,短期来看并没有万全之策。而从长期来看,放宽资本项管制,实现人民币可兑换,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让人民币尽快成为储备货币才是应对欧债危机最为积极的方式。
  
  《投资者报》:在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常常受制于美元因素,特别是当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出现两难境况时,大多和美元相关,如何理解这种相关性?中国央行能够摆脱美元吗?
  沈建光:在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全球货币格局之下,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同样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此轮通胀压力较大,要求货币政策持续收紧。我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写过《结构性通胀还是全面通胀开始?》一文,具体讲述了本轮通胀的长期性特征,既有国内的原因,也有国际方面的原因。从供给角度来看,中国的产能过剩现象已经随着需求的大幅提高和落后产能的淘汰而发生改变。特别是刘易斯拐点出现以后,劳动工资的上涨不再支持供大于求的传统状态,而工资上涨将对物价有长期和持久的推动力。高资产泡沫和资源价格调整也为通胀加上隐忧。
  另一方面,紧缩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国内经济放缓,但是由于输入性通胀并不可控,“小滞胀”的持续时间长于预期。从去年10月以来,中国政府便采取了收紧的货币政策,并且已经牺牲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本轮通胀的全面性,特别是输入性通胀压力的不可控因素,一定程度的 “小滞胀”——即经济走势出现适度回落且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不可避免,加大了收紧政策的程度与持续时间。
  
  《投资者报》:最近两年来,当美元和欧元竞相贬值之际,中国也在这两者之间走钢丝,一会儿“做多”美元,一会儿又“做多”欧元。最近周小川又强调了对欧元区和欧元的信心,在这场微妙的三角博弈中,中国好像只是在充当欧美平衡的一个砝码,对此您如何看?
  沈建光:我认为,在全球货币体系博弈之下,中国似乎难有万全之策。从短期来看,继续实行“紧货币,宽财政”的政策,能够确保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在货币政策选择方面,应优先选择对经济增长影响小、抗通胀效果更加明显的价格型工具。应该更加注重刺激消费、落实保障房建设、减少行政干预等,以化解经济增长的短期矛盾。
  另外,正如上面所讲,从长期来看,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消除外汇储备“被动”积累才是应对之根本。我认为,促进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有以下好处:一是符合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二是降低人民币依赖美元储备的风险;三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未来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四是避免大量资本流入,降低央行操作的难度;五是享受铸币税收益;六是缓解国际社会对中国是“汇率操纵国”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批评。我认为,“十二五”期间,伴随着资本账户逐步开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汇率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实现人民币可兑换的时机已经成熟。而促进人民币可兑换,也可以为今后十年,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欧亚集团(600697.SH)这家商业流通企业不爱随大流,业务模式独特,尽管面临风险,但往往能获得比较丰厚的回报。  欧亚集团是吉林商业龙头,今年上半年经营情况较好,所有门店均有盈利,其中欧亚商都等主力百货店收入增长均在30%左右;欧亚卖场占比60%左右的租赁部分稳定提租,联营部分比例有所增加,冰场等配套业态也顺利开业。  这一切源于欧亚集团积极发展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在别人通过租赁物业,快速发展
期刊
“永远受益于联想和电信,”这是创业板公司联信永益名字的最初由来,但好名字并没有给这家公司带来好运。相反,自去年3月18日登陆创业板以来,这家看上去来头不小的公司“问题”不断,上市前业绩的水分和诚信的缺失也显露无遗。  看看这家公司上市前后的荒诞故事吧。  联信永益成立于2002年12月,业务涵盖行业应用软件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和专业技术服务三大领域,客户主要集中在国内电信运营商、烟草、政府、电
期刊
暴利往往是垄断企业共同本性,通过剖析政企不分的铁道部财报可以得出另一个定律:低效才是垄断企业的深层基因。  8月1日,铁道部财务司在上海清算所网站公布了2011年上半年主要财务及经营数据报告,上半年铁道部营业总收入3525.5亿元,盈利42.9亿元,但此前一季度,铁道部亏损37.6亿元,这意味着二季度铁道部盈利超过80亿元。而2010年全年铁道部仅实现1500万元微利。  通过对铁道部最近五年的财
期刊
8月2日,ST新太(600728.SH)发布了定向增发第二次修订稿,而就在一周内的7月28日,这家戴帽多年的高科技公司刚刚修订了1月17日发布的定向增发预案的内容。两次修订稿的惟一变化是,公司将募资总额共调低了4900万元。  ST新太投资者关系部一位女士8月3日对《投资者报》表示,董秘刘颖和证券代表王文捷最近都在外地出差忙于公司摘帽和定向增发事宜,无法接受采访,她本人不了解公司为何一周内两度修改
期刊
一批上市公司正成为地方政府或地方国资委获取应急资金的来源。  为了遏制地方债可能带来的危局,地方政府及地方国资委正在想尽办法筹集资金,以应对未来地方债偿债高峰。因此,掌控着654家上市公司股权的地方政府和国资委可能将此作为一个应急出口。  这并非臆测,来自上市公司减持公告和大宗交易的记录为此提供了佐证。根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的统计,在地方政府或地方国资委控股的654家上市公司中,今年以来被减持
期刊
在贷款难和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发债热情高涨。可是近期由于城投债违约风险以及资金紧张的影响,公司发债状况在7月份开始骤然冷却。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发现,今年以来(截至8月2日,下同),上市公司发债总额达到4071.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3.6%。然而,7月份发债规模环比下降六成。由于银行利率不断提高,公司发债成本也在增加,今年发债利率远高于去年水平。    今年发债规模同比
期刊
纺织服装行业可能孕育着机会,8月初该行业延续了7月份跑赢市场的突出表现。由于近几个月来棉花等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一些年初对产品有所提价的公司将获得额外的利润,而这一预期还得到了机构的认可。  服装行业同样进入王亚伟的视野。公募“一哥”王亚伟掌舵的华夏策略精选公布最新前十大重仓股,服装行业的美尔雅公司进入其中,这也是王亚伟近两年来首次涉足纺织服装行业。    产销两旺价格上调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
期刊
鄂武商A(000501.SZ)控制权之争终于有落下帷幕之势。8月3日,鄂武商A公告了要约收购报告书,这也是A股市场首次因争夺公司控制权发起的要约收购。  根据公告,鄂武商A的大股东武商联与武汉经发投、武汉国资公司作为共同收购人,向鄂武商A除收购人以外的全体流通股股东发出部分要约收购,拟以每股21.21元的价格收购鄂武商A合计不高于2536.24万股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要约收购所需最高资金总
期刊
2011年A股最大IPO项目广受市场关注,不仅因为这家公司的国企身份,更因为其所在行业正提速发展。  7月29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水电”)通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拟发行35亿元,预计募资173亿元。  中国水电属于国有特大型工程建设企业,公司建设了建国以来65%以上的大中型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工程,一直是中国江河治理、水电开发的骨干企业。公司以工程承包为核心业务
期刊
中国南车(601766.SH)原定于8月5日召开审议再融资方案的股东大会,被推迟至9月29日。按照其在8月3日公告中的解释,是“由于近期发生了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以及美国国债给市场带来不利影响”。  投资者都明白,此“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是指震惊中外的“7?23”甬温线动车列车追尾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投资者也早已知道,出事的两列动车均为中国南车旗下公司生产。  然而,投资者并非通过中国南车获悉这些信
期刊